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95320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与人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沪科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与人 学导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分类、动滑轮和滑轮组物体移动距离和拉力的距离关系,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及转化。技能目标:会使用动、定滑轮,能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理解功率的意义、机械效率,会相关计算。进一步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影响机械效率高低因素及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过程,掌握实验中注意的事项及研究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对机械与人的学习,体验机械在生活、生产中应用,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提高学习中的效率,发挥最大的潜能。 学导重点 及方法 由于重点:建立能量的初步概念,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这是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变化

2、及其转化的前提基础,是学习的重点,难点:理解并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具体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预设1、 五一初二*班的同学和他爸爸去旅游由于路滑将车陷入泥坑怎么也推不上来,你能根据滑轮知识,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借助木桩设计一种方案,将船拉上泥坑请你说说你的设计方案关系?你能帮我解决吗?2、 初二*班的学生去工厂找他的爸爸,看看到他的爸爸和好多工人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好多人也搬不动,*班的学生想到了刚刚学习的滑轮及其应用的知识,立刻在地上画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工人师傅利用他的设计方案,只用了一个滑轮和几根圆棒就轻松的搬动了,你知道他的方案吗?3“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

3、间实验室,于2020年9月29日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分别于2020年11月3日、2020年6月18日和2020年6月13日成功实现与“神州八号”、 “神州九号” 和“神州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目前已超出设计寿命,处于超期服役阶段;将来“寿终正寝”时,在指令控制下落向地球,在大气层烧尽或落向海洋。则“天宫一号”在发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如何转化的?过 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2分钟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播放视频:激发情绪,涉及到那些知识。进入学习。自学指导8分钟1.通读教材和资料,解决生成单上的问题,在记录本上写出答案、思路、拓展,既要用规范的物理语

4、言表达,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同时提出自己还有疑惑的问题,写在记录本上。2.不会的可以求助同伴和老师个辅:成绩、习惯较差的学生和相关学科长问题预设:知识回顾,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名单:并对各小组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2个辅前面的好学生,主要是对学生的个别小问题的指出,平时要注意,比如单子的完成,以及这一段时间的态度问题等。讨论指导7分钟1交流时要找出问题的答案、思路和拓展,并在黑板上标记,组内帮助学科长做好展讲的准备。2老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疑难问题的解答。教师及时点拨学科长如何做。3. 教师观察对组内的交流情况进行评价指导。个辅:整体较差的小组。问题预设:注意

5、:引领思路与方法。1.五一初二*班的同学和他爸爸去旅游由于路滑将车陷入泥坑怎么也推不上来,你能根据滑轮知识,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借助木桩设计一种方案,将船拉上泥坑请你说说你的设计方案关系?你能帮我解决吗?2.初二*班的学生去工厂找他的爸爸,看看到他的爸爸和好多工人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好多人也搬不动,*班的学生想到了刚刚学习的滑轮及其应用的知识,立刻在地上画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工人师傅利用他的设计方案,只用了一个滑轮和几根圆棒就轻松的搬动了,你知道他的方案吗?展讲指导6分钟1根据选定的问题,各组学科长代表小组展讲,用规范的物理语言表达,要有起始语、陈述语、讨论语,要说答案、思路和拓展。要调动并引

6、领同学做出补充或提出质疑。其余组做好记录、补充和质疑。2教师维持秩序和评价、规范学生的展讲;同时引导其余组提出质疑。初二*班的学生去工厂找他的爸爸,看看到他的爸爸和好多工人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好多人也搬不动,*班的学生想到了刚刚学习的滑轮及其应用的知识,立刻在地上画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工人师傅利用他的设计方案,只用了一个滑轮和几根圆棒就轻松的搬动了,你知道他的方案吗?答案:思路:根据滑轮的特点和压力一定时,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一些拓展: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甲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则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

7、用,这两个力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绳子股数的判断:数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包括动滑轮挂钩上的.平常有“奇动偶定”的说法,即绳子起点如果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是奇数段,反之是偶数段.2“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20年9月29日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分别于2020年11月3日、2020年6月18日和2020年6月13日成功实现与“神州八号”、 “神州九号” 和“神州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目前已超出设计寿命,处于超期服役阶段;将来“寿终正寝”时,在指令控制下落向地球,在大气层烧尽或落向海洋。则“天宫一号”在发射过程中动能和重

8、力势能是如何转化的?释疑: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故火箭发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因此不是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而是别的能转化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拓展:1.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在对接的过程中,天宫一号和飞船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相对于飞船是运动的,而在对接成功后,天宫一号和飞船之间的位置是静止的。注意是对接过程中和对接完成后。飞行器经大气层下落时2.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因此会出

9、现在大气层烧尽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3. 在太空中因为是真空,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4在进站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而出站时是把重力势能在转化为动能进行利用。因为在地铁进站时,车要停下来,而车此时是有很大的动能的,若刹车,就把这些动能转化为了内能而损耗了,若进站时让车上坡,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贮存起来,这样就减小因刹车消耗的机械能;地铁在出站时,车原来处于静止没有动能,需要消耗燃料的化学能才能启动,运动起来,若利用下坡,则可以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便于启动,节省了燃料,起到节能的作用本题通过火箭发射以及飞行器对接考查其中的相关知识,注重了物理知识与科技的联系,是中考

10、的热点. 精讲点拨 审题答案 方法 拓展4分钟问题训练单,考查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填空题读完题后再填写,读题时标注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填完后再读一遍检查。选择题读清题干,标注关键字词,分析4个选项后作答,做后再检查。1 注意在做的时候要认真审题,明确涉及的知识,认真完成。完成的将解题思路写在题目旁边。2 学科长批阅组内完成的单子,交流时在组内订正,同时交流解决组内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规律。教师巡视并批阅学科长的单子,发现单子中出错较多的问题,同时对各组的训练过程和结果做好评价。6. 张明学校里机械能的知识后,利用橡皮筋、木板、瓶盖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抛掷乒乓球的装置使用时,将乒乓球

11、装入瓶盖,用手指按下抛掷杆,这时橡皮筋被拉长(如图1),这个过程中抛掷杆相对于一个 (选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或“等臂杠杆”);当松开手指,乒乓球被抛出(图2),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 转化为乒乓球的 能释疑:由图示可知,用手指按下抛掷杆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杠杆为一个省力杠杆;当松开手指,乒乓球被抛出的过程中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乒乓球的动能故答案为:省力杠杆;弹性势能 训练指导10分钟1合上课本,开始考试,认真审题,做题。2思考做题所用的知识和方法3教师做好评价和及时的强调和指导。个辅:关注并个辅基础较差的学生。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

12、钩码重0.5N)(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1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 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探究,考虑杠杆 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 N释疑:(1

13、)在调平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哪端高,平衡螺母要向哪端移动;(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在B点挂的钩码个数或拉力的大小;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分析出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3)若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中点处,此时重力恰好作用在支点,若不在中点,此时杠杆的平衡会受重力的影响,根据重力的方向判断出重力是使杠杆向哪个方向转动,从而判断出测量结果偏差解:(1)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右端偏高,平衡螺母需向右调节;(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4G3L=FB2L解得FB=6G需挂6个钩码若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则FB=

14、6G=60.5N=3N;若拉力F向右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变大;(3)若不计杠杆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向上L向上=F向下L向下F3L=3G6L解得F=6G=60.5N=3N由于杆的重心在杆的中点,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与钩码同时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3N故答案为:(1)右;(2)6;3;变大;F的力臂变小;(3)重力;3 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利用平衡条件公式时,要注意分析力和对应的力臂 打点收获3分钟1 回顾本节所学、所思、所想,同伴之间相互说一说本节的收获。2. 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说出自己的收获。3. 教师提问2-3名同学,其他同学也可自告奋勇的表达。 导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