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95311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招商引资是积极利用外来资金,推动地方经济开展的重要手段,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对促进地方经济开展、增加财政税收、拓宽就业渠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和落实“全党抓经济、首要抓园区、核心抓招商思想和理念,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效果,为全市经济社会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仍然存在政策不完善、规划布局不合理、根底设施不完备、效劳水平较低、人才队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招商引资工作。为进一步搞好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向高层次、高质量、可持续

2、方向开展,市人大牵头,市政府研究室、市工商联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调研、专题座谈等多种方式对全市2022年以来的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一、全市招商引资根本情况经过几十年工业开展的积累,六盘水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以煤炭、钢铁、电力和建材为主导的重化工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可持续开展能力,在攀西-六盘水经济区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全省增比进位、后发赶超和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六盘水市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全面推进“三化同步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为全面建设“五个六盘水,实现经济实力进

3、入全省“第一方阵和城市竞争力进入全国地级城市200强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根底。一招商引资方面。2022年以来,全市招商引资工程数量和到位资金大幅增长,实现了重大突破。截止到今年8月底,我市招商引资工程签约资金2978.9亿元,引进工程525个,其中:2022年引进工程288个,实际到位资金237亿元,同比增长176%。今年1-8月,新引进工程228个,实际到位资金401.76亿元,同比增长198%。二园区建设方面。园区建设是招商引资工程落地的主要依托。去年以来,我市掀起了园区建设新高潮,形成了以园区建设带动招商、以园区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开展的新格局。目前,全市纳入规划建设的园区有12个,其中:工业

4、园区11个,现代农业园区1个。11个工业园区分别是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工业园区、盘北经济开发区鸡场坪工业园区、水月工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保田工业园区、中箐工业园区、岩脚工业园区、大湾工业园区、发耳工业园区等。另外还有正在争取报批六枝经济开发区和大河经济开发区。截止2022年8月,全市园区共入驻企业272户,2022年实现产值305.02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2%以上,实现税收8.52亿元,解决就业2.36万人。2022年,全市规划标准厂房建设工程22个,总设计面积为195万平方米,建成面积38.78万平方米,在建面积87.2万平方米。

5、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1-8月,全市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占全市50万元以上工程投资的35%以上,逐渐成为完成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二、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和兴旺地区相比,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软、硬环境建设方面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集中表达在以下九个方面:(一招商引资政策不完备,缺乏标准性和前瞻性在招商引资方面,我市没有出台一个全面系统的政策,招商工作主要是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参考周边地区的政策,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政策不统一,执行不够透明,弹性较大,口径不一,尤其是

6、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的标准上,各县区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群众意见大,矛盾突出,工程推进难。二是缺乏延续性,一些部门“新官不理旧事,新任领导不愿为投资者办理前任领导遗留的手续。三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内外不一致,一些优惠政策只针对外来投资者,外乡企业望策兴叹,造成我市不少企业到外地投资,资金严重流失。四是招商引资优惠条件不统一,谈判随意性大,合同拟定不标准。五是招商引资鼓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招商引资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亟待理顺目前,全市园区中,机构健全及人员配齐的只有钟山开发区、水月两个园区,管理功能根本完善的仅有钟山开发区、两河开发区和水月工业园区。绝大多数园区管理机构存在班子不健全、内设机

7、构和人员配备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技术力量薄弱、协调效劳水平较低等问题,难以到达省市对园区管理工作的要求。全市5个经济开发区中,只有红桥新区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能较好地保障园区开展。水城、两河、盘北和大河4个开发区均由县区代管,尚未建立真正独立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三招商引资管理不标准,缺乏制约机制招商引资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对签约双方没有明确的违约责任,缺乏监督措施,履约率受到影响。对于招商一方,由于作为招商引资优惠条件的土地价格、土地使用、拆迁安置、工程规划手续等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致使签约双方纠纷不断,不仅给一些投资者违约、毁约提供了借口,也使政府诚信受到了损害。由于没有建立相应

8、的违约惩罚措施和退出机制,少数投资者缺乏诚信,只是利用园区优惠政策搞“圈地运动,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如引进的青年汽车生产工程、博罗冠业公司高压电子铝箔生产工程等留下的后遗症,很值得总结和反思。四园区规划缺乏前瞻性,工程布局不尽合理我市产业园区中,除红桥新区、两河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有完整总规和详规外,有一局部产业园区只有一个总体规划,如木岗产业园区和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详细的产业布局规划还在制定之中;有些园区如盘县的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盘南产业园区和水城县的发耳产业园区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详细的产业开展规划。有的园区虽有规划,但功能定位不准确,缺乏科学性,许多工程引

9、入后,选址经常遭到随意更改或调整,导致企业建设本钱加大,建设周期加长。有的园区产业规划虽然定位明确,但招商中仍然存在“饥不择食现象,对工程引进把关不严,一些入园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入园工程与园区的规划定位不符,主导产业不突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不多。已经引入的一些企业之间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致使园区的产业特色不突出,缺乏竞争优势。红桥经济开发区已于今年建成投产领翔国际五金机电城,但在不到五公里的水月园区,同样以经营机电的源禧五金机电城已落户开工,加剧了行业竞争态势,类似情况应该尽量加强统筹协调,防止恶性竞争。五根底设施建设滞后,不适应招商引资需要由于资金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市多数园区的根底

10、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尚未到达招商引资的根本条件。如大多数园区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道路交通、拆迁安置产城互动等方面的根底设施建设都未得到全面解决,极大地制约了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和工程建设的推进。例如:源喜公司是水月园区引进的一家综合性开发公司,开发资金数亿元,在建设过程中,因园区供水无保障、拆迁困难大、供电不正常,工程进展十分缓慢。三、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建议为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六盘水市经济持续健康开展,结合本次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一健全体制机制,为招商工作提供政策保障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并完善全市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积极营造开放包容、公平透明、保障有力的开展环境,增强经济社会开展活力。一

11、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有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现行各项招商引资政策,提高土地补偿、拆迁安置标准,建立各项保障机制,着力解决规划、建设、土地审批、企业准入和退出园区、内外企业待遇不统一等问题,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标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开展。二是及时研究制定支持园区开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充分授权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推动园区根底设施建设,改善园区开展条件,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园区向高端开展。三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体制、考评奖惩机制、招商引资工程帮办制、全程代理制、工程跟踪落实责任制、入园工程后续效劳等各项制度。四是统一制定招商引资工作奖励政策

12、,以调动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统筹规划建设,打造招商引资平台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市产业园区。科学性、前瞻性规划是引领我市园区建设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要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国发2号文件精神,结合“十二五规划及全市产业开展重点,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形成功能完备、各具特色、有机链接、竞相开展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一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要与城市化、城镇化战略相衔接。把工业园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做到科学规划、严格实施、逐步到位。二是规划与产业开展结合,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进行超前谋划。三是要加强工业园区的专项规划工作

13、。园区内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水、供气、供热、通讯、治污等要有专项规划,按照专项规划要求逐步实施,促进产城互动。四是园区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要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开展,加强节能减排,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开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目前,我市除钟山经济开发区、水月工业园区、盘北经济开发区、红果经济开发区推进速度相对较快外,一些园区开展非常滞后。建议采取一区多园的型式,对产业园区进行整合,既能降低行政本钱,又便于从上级争取资金和政策。如水月工业园区、大河园区和大湾园区可以整合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六枝的岩脚、路喜和木岗整合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加快园区建设,打造招商引资

14、平台。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那么,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和资金,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多渠道、多模式进行社会融资,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解决根底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缺乏的难题,加快推进园区标准厂房、交通、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物流等根底设施建设,尽早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吸引力。二是划出局部园区作为合作园区或者外办园区,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整体开发,也可以划定一定区域的标准厂房,配套适当的优惠政策作为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园区。三加快工程库建设,提高招商引资效率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科学研究论证工程,加强工程储藏。一是要围绕国发2号文件对我市的战略定位、明确

15、的产业导向、政策措施和提出的试点、示范等,抓紧谋划一批、储藏一批、实施一批大工程。目前虽然已按照文件要求梳理出对接的工程4000多个,投资概算约1.5万亿,但不管从量上还是质上,都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工程还只有一个名称,没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储藏工作差距很大。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大企业应该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及时开展行业工程规划、论证,切实把工程储藏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强化工程储藏。二是围绕“三化储藏工程。工业化方面,要以煤炭产业、电力产业、钢铁产业、有色产业、煤化工产业、建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新兴产业“八大产业为重点,谋划和储藏工业工程;农业现代化方面,要以马铃薯、蔬菜、茶叶、油茶、

16、猕猴桃、核桃、中药材、烤烟、畜牧“九大产业为重点,谋划和储藏特色农业工程;城镇化方面,要积极利用气候资源,以旅游业、物流业、休闲度假业、体育训练业为重点,以城市拓展建设为主要依托,谋划和储藏一批根底设施工程和现代效劳业工程,打造“凉都品牌。三是围绕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谋划工程。要积极谋划储藏原料加工、出口创汇等东部产业转移工程,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节能、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工程,加快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步伐。四增强效劳意识,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优质效劳是最好的招商软环境。各级各部门应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效劳意识,牢固树立亲商、爱商、安商、敬商的理念,为招商引资提供坚强保证。一是坚决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