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测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95220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曹刿论战》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曹刿论战》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曹刿论战》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曹刿论战》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测试题十年春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其师。既克 ,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

2、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1、给加粗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 ) 小信未孚( ) 牺牲玉帛( ) 曹刿论战( ) 登轼而望之( ) 遂逐其师( )2、为以下句子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曹刿请见( )A、拜见B、看见C、引见D、见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A、相信B、信服C、确实D、信用 彼竭我盈 ,故克之( )A、充满B、有余C、旺盛D、节约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A、因为B、按照C、用D、把3、以下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彼竭我盈 ,故克之。B、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C、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

3、逐之。D、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4、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夫战 ,勇气也。5、?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传说是 时期 , 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6、根据要求默写课文: 鲁庄公迎战强大的齐军的条件是: 。 曹刿在齐军三鼓之后才下令鲁军发动进攻的原因: 。 曹刿在齐军败退后不立即下令追击的原因: 。二、阅读(一)十年春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问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

4、信未等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状 ,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7、解释以下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8、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战那么请从。9、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 曹刿肯定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10、曹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上文略作分析:(二)子产论政宽猛郑子产有疾 ,谓子大叔曰:“我死 ,子必为政。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 ,其次莫如猛。夫火烈 ,民望而畏之 ,故鲜死焉。水懦弱 ,民狎而玩之 ,那么多死

5、焉 ,故宽难。疾数月而年。大叔为政 ,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 ,取人于萑符之泽。大叔悔之 ,曰:“吾早从夫子 ,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符之盗 ,尽杀之 ,盗少止。 (?左传?)11、解释以下加粗的词语: 子必为政( ) 夫火烈 ,民望而畏之( )12、翻译下面的句子。夫火烈 ,民望而畏之 ,故鲜死焉。13、读此文后 ,你有什么认识?治理国家和百姓 ,是用宽政呢 ,还是用猛政?(三)诫太子勇我闻天道无亲 ,唯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 ,未有奢华而能长久者。汝当储后 ,假设不上合天意 ,下合人意 ,何以承宗庙之重 ,居兆民之上?我昔日衣服各留一物 ,时复看之 ,以自警戒。又拟分赐汝兄弟。恐汝以今日皇太子之

6、心 ,忘昔时之事 ,故今高颎赐汝我旧所带刀子一枚、并菹酱一合 ,汝昔作上士时 ,所常食如此。假设存忆前事 ,应知我心。14、以下各句中“以的意义和“以自警戒中的“以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何以承宗庙之重。B、恐汝以今日皇太子之心 ,志昔时之事。C、上以为渤海太守。D、属予作文以记之15、“假设存忆前事 ,应知我心。“我心指什么?16、既是训诫之词 ,就应讲一番“大道理 ,隋文帝在训诲儿子的时候 ,为什么说要给儿子留下旧衣物服饰 ,一把刀子 ,一盒菹酱?三、写作有人说。“有两种东西 ,一巳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 ,二是健康。其实 ,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

7、为话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参考答案1、给加粗的字注音: jiàn fú bó guì shì suì2、为以下句子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A B C D3、B4、翻译下面的句子: 大大小小的案件 ,即使不能-一明察 ,但一定要依据实情处理。 作战 ,(是靠)勇气的。5、春秋 左丘明6、根据要求默写课文: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 夫大国 ,难测

8、也 ,惧有伏焉。二、阅读(一)7、解释以下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参与 同“遍 ,普及、普遍 可凭借8、翻译下面的句子: 这只是小信用 ,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 ,神灵不会保佑的。 如果作战 ,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9、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10、曹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上文略作分析: 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犯时 ,立即“请见 ,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 ,并主动要求参战。 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 ,有“远谋 ,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

9、 ,直接解答疑惑 ,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 ,循循善诱 ,启发、分析 ,促其领悟。(答案不限于以上所列三点;答出一点 ,言之成理 ,语言通顺 ,就可得总分值)(二)11、解释以下加粗的词语: 对人的尊称 ,多指男子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句首语气助向发语词 ,表示发议论12、因为火性猛烈 ,百姓看着就害怕 ,所以很少有人被火烧死的。13、提示:子产向大叔传授的道理与经验是 ,管理国家和百姓的方法其一是宽政 ,其二是猛政。不过 ,前者有个条件 ,那就是“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而大叔的执政实践是 ,他的党政失败了 ,最后只有采取猛政 ,发兵攻打芦苇大泽之盗 ,将盗全部杀死 ,才使社会国家稍有安宁。由此看来 ,管理国家和百姓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 ,宽猛相济 ,灵活运用。(三)14、D15、杨坚的良苦用心 ,就是担忧儿子“奢华 ,而不能使其统治长久维持。“历观前代帝王这一道理是为历史所证明了的 ,有前车之鉴。16、旧时衣物服饰、刀子、范酱等 ,这是“实物教育 ,时时使太子想起父王的教诲、自己过去艰苦的生活 , 以引为警戒 ,最具体 ,更能激发人。三、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