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模式评估汇报材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95192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学模式评估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办学模式评估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办学模式评估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办学模式评估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办学模式评估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办学模式评估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学模式评估汇报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科学发展,特色办学,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城阳职专始建于1958年,已历经51载春华秋实。在职专几代人 的不懈努力下已发展成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青岛市汽车维修 业职教集团龙头学校。现有全日制中专在校生3200余人,主要开设汽 车运用与维修、幼师、建筑等9个专业。学校高扬“以能力为本,以 就业为导向”的鲜明旗帜,改革创新,奋勇超越,办学美誉度和影响 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有质量、有特色、有活力的办学局面。学校 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军民共建标兵单位、青岛市依法 治校先进单位、青岛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现将学校工作 汇报如下:一、以和谐校园文

2、化浸润师生的精神世界和谐校园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师生风尚为一体。我校顺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 融入企业管理的文化理念,以建和谐校园、育金色蓝领为核心,系统 构建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凝炼办学精神,对接企业需求培育共同的价值取向。学校确立了 “建和谐校园,育金色蓝领”的办学理念,“尊重、责任、尚美、超越” 的校训,“文明、奋进、务实、和谐”的校风,“厚德、博学、严谨、 创新”的教风和“修身、明理、乐学、崇技”的学风,构建了校园文 化的基本框架。建设“读书、美德、礼仪、素质、心理健康”等七条 文化长廊,结合区域功能悬挂100多条经典

3、语句,让校园每一个细微 处都闪烁着文化的光芒,以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以丰富多彩 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人,以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激励人。二、以“三三式”德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1.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 本任务,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 德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意 识,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学校闪亮的名片。2. 扎实推行“三三式”德育工作策略 着眼于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推行全员育人、全程关注、全面发展的“三全”德育;着眼于学生的 自主发展,抓好暖心、爱心、信心等“三心”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终 生发展,培养

4、学生的敬业、专业、乐业等“三业”精神,建设更贴近 中职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德育体系。日前我校“三三式德育 工作策略”研究,获得“全国德育管理科研优秀奖”,学校被评为“全 国德育管理科研先进学校气三、以骨干专业建设助推学校可持续发展1. 加强骨干专业建设。学校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引领, 紧紧对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加强骨干专业建设,探索更有 利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提升内涵 发展、特色办学水平。建立健全了建筑实验室、汽修实训基地、微机 室、幼师实训基地、电工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40余个实验实习室, 实验设备总价值1087多万。图书馆藏书共计7万余册,

5、电子图书20 余万册,报刊122种。汽修、幼师专业步入了省、市骨干专业行列。 2005年,汽修专业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财政支持的名牌专业,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一次性投资320万,建成汽车维修车间和汽车维 护保养中心。2008年学校投资180万元更新微机室两个、建设多媒体 教室30个。2008年9月,由全市十所职业学校和十三家企业参加的 青岛市汽车维修业职教集团落户我校。2. 细化专业方向,突出专业特色。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实用 性”的原则,拓宽专业基础,开全专业基础课,增开具有拓展专业技 能的相关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学好专业、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和继续 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细化专业方向,将

6、建筑专业的课程内容调整为 建筑施工、建筑资料、建筑安全等方向;将汽车运用与维修的课程内 容调整为汽车装潢、汽车饭金、汽车电工、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多个专 业模块;幼师、建筑专业实行小班化教学,便于教师个别指导,提高 教学效率。专业方向的调整,使我校骨干专业的专业化程度更高,专 业技能的方向性更强,与社会需求、区域经济结合得更紧密。四、以高效愉悦课堂建设为切入点,深化办学模式与课程改革1大力推进高效愉悦课堂建设。以“五让”进课堂为载体,即让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幸福成为课堂的主题,让成长成为课堂的主 线,让激情成为课堂的主流,让反思成为课堂的主动力。今年7月我 校成功召开“高效愉悦课堂建设论坛”,

7、得到教体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如今高效愉悦课堂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我校承担的市级课题职业学校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级课题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化培养研究 已批准立项并完成了立项书。近三年来,有6名教师在国家级论文评 选中获奖,60多名教师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30多名教师在国 家、省市级优质课、公开课评比中获奖。2.积极探索办学模式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 业为导向,加强冠名班、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学分制等 办学模式改革。近年来学校与海尔、世纪阳光旅行社等实行冠名培养, 与青岛国货、森泰达、各大幼儿园等进行订单培

8、养,安排汽修、电子、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青岛地恩地、精诚电子有限公司实行半工半读。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正确处理“工与学”的关系,在“工与学”的时间 安排上,既满足企业需求,又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在“工 与学”的内容上,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与本专业相近的企业,建立合作 关系,尽可能使学生所学专业与企业实践相吻合,提高实践教学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正确处理“半工半读”和学生权益保护的关系,在“半 工半读”中,注意劳动强度适合学生身心状况,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并使学生的劳动得到合理的报酬。学分制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 顺利进行的保证。学分制改革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合理分配学 习时间提供了条

9、件,为学校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搭建了平台。 校企双方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学校、企业共同教育、管理和培训学生 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教育教学同就业 紧密结合,按照企业对技能性人才的要求加强实践培训,实现学校育 人同企业用人的零距离对接。3.深化课程改革。在所有专业中实行主干课程过关制度,以分 层次教学和选修课开发为突破口,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调整专业教 学计划,在高一增设普通话、礼貌礼仪、音乐、硬笔书法等课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二就业班以“实用对路,足用优质”为原则, 压缩文化课,加大专业课课时比例,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和选修课活动, 举办学校专业技能大赛、才艺展示活

10、动,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建筑专 业中级施工员考核通过率为100%,汽修、电工专业中、初级达级率均 为100%,幼师专业岗位合格考核通过率为92%。今年在青岛市专业技 能大赛中建筑、汽修、幼师专业均获得一等奖,建筑测量前两名、 建筑CAD制图前五名均被我校包揽,幼师六项技能中我校学生夺得四 项第一,三名学生获得“青岛市技能未来之星”称号,汽修、建筑专 业今年六月代表青岛市参加全国大赛,分别获优秀奖和三等奖。五、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关键。学校采 取“师德提升、校本培训、骨干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 积极为教师创造和谐成长

11、的环境。1. 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努力 形成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师长的和谐师生关系。实施教师素质提 升工程,将师德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了师德考核方案, 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情操。2. 推行“菜单式”校本培训模式。根据教师不同需求推出多媒体 技术培训、教法培训、课题研究培训、班主任培训、新教师培训等培训 菜单,由教师进行选择,将培训成绩纳入继续教育学分。3. 突出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定期组织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和 大专院校、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进行新技术、新技能培训。近三年选派 130多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技能培训,2人赴德国研修。每年 安排20余名汽

12、修、幼师、建筑专业的教师到相关4S店、幼儿园、建筑 公司等挂职锻炼,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明确要求有部 颁专业技术等级标准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必须考取相应的等级证书。 目前,所有专任教师均达本科学历,部分教师正在参加研究生学历进 修。建筑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0位,都有中、高级资格证书,达到了 “双 师型”教师标准。六、以出口通畅带动入口广阔为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学校设立了实习就业服务机构,安排专职 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外联千家企业,内通万户家庭”活动,先后与 城阳建安公司、胶建集团、上海大众汽车青岛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青 岛地恩地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定协议,挂牌建立了 150多家校外实 训基

13、地,较好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每年召开办学恳谈会、推 介会和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每学年修订各专业教 学计划,加强就业指导,扎实开展创业教育,学校以对学生和用工单 位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家长和企业的信任,家 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和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均达95%以上,学生实习到 位率年年达100%,毕业生就业率年年达98%。招生人数年年突破计划 指标,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积极与高校牵手办学,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 校签订办学协议,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学校举办职业教育二十六年来,面向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不断 探索办学理念,

1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地方 经济建设培养了 3万多名技术、管理和生产一线急需的高、中级技术 应用型人才,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赞誉。2008、2009年分别为全 国中职德育会议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协会提供参观现场。职教论坛、 中国教育报等十几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我校的办学经验。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学校将以此次办学模式改 革评估和骨干专业评估为新的平台,大力实施特色强校、人才强校、 创新强校和质量强校战略,以培养“龙头专业,品牌教师,优秀学生” 为重点,深化“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改革,努 力将学校办成具有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教师团队、一流的专业配 置、一流的教育质量,特色鲜明、机制灵活、管理科学,在全省、全 国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学校。二。九年十一月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