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E直缝埋弧焊管成型实用实用工艺全参数计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95118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COE直缝埋弧焊管成型实用实用工艺全参数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JCOE直缝埋弧焊管成型实用实用工艺全参数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JCOE直缝埋弧焊管成型实用实用工艺全参数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JCOE直缝埋弧焊管成型实用实用工艺全参数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JCOE直缝埋弧焊管成型实用实用工艺全参数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COE直缝埋弧焊管成型实用实用工艺全参数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COE直缝埋弧焊管成型实用实用工艺全参数计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COE直缝埋弧焊管成型工艺参数计算1成型工艺简介直缝埋弧焊钢管渐进式JCO成型的主要控制参数是钢板横向进给步长和上 模压 下量。将成型过程分解为N+1步(N为正整数),按设定步长对钢板进行横向自动 送进并进行折弯实现渐进式J C- 0成型。钢板以横向进入成型机,在送料小车 的推动下,近行第一阶段N/2个步长的多步逐次弯曲,实现钢板前半部的“ J”成 型;第二阶段首先使经过“ J”成型的钢板快速横向送进给至横向指定位置,从另 一端开始对未成型的钢板进行另一个N/2步长的多步逐次弯曲,实现钢板后半部分的成型,完成“ C”成型;最后对“ C”型管坏的下部进 行 一次弯曲,实现“ 0”成型,成型后开

2、口一般不大于120mm。图1为N=14的成型过 程简图:134S6 JV7 (V9 Ciw Qu Q他13 3ls 图1 N二14的成型过程简图2成型工艺各参数的确定JCO成型工艺的几个重要参数有步进距离、步数、上模半径、下模开口、折弯 下死点丫、折弯力、平行度以及挠度等。通过多个参数的合理应用配合才能得到良 好的管型。2.1步进距离(L2):根据实际模具使用情况及扩径率确定,通过长时间的生产 总 结,步进距离在一般在80170mm之间,可以得到良好的管型。2.2 步数(N ): N= ( C-2L1 ) /L2o ( L1 为弯边长度)23下模开口:下模开口的选用原则是在小于两倍预弯弯边长度

3、的前提下,尽量 选用 较大的开口(但开口不宜大于D/2,实际生产中开口大于D/2时,容易造 成压 伤),以减少设备的成型压力,从而降低损耗。2. 4平行度及挠度:平行度及挠度需在成型过程中,注意观察板边状态进行调整。 如开口量两端不一致,则需调整平行度,相对增大开口量大的一端的下死点数据; 如钢管开口中间大两端小或中间小两端大,则需增大或减小挠度补偿来进行调整。 2.5模半径的选用:根据说明书提供公式Rp二R / /1+K* dS*R/ /E*t进行选 择,选取模具半径小于、但最接近计算半径的模具。选取模具半径越接近计算值, 管型越好,也可可适当选取较大的步进,从而减少成型时间,大批量生产时,

4、此 点 尤为重要。Rp 一上模半径R/回弹后工件的内半径K 回弹系数(3 v KV 4)本公式中取K=3. 5穴一材料屈服强度E 材料弹性模量200GPat 一钢板厚度2. 6成型下死点Y:这里重点介绍成型数据的计算,也就是成型下死点Y值。以往生产,都是通过调试,才能找到理想的Y值,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管型也难以保 证,通过分析、现场实际应用以及对折弯参数的记录和整理,总结了以下公式,通 过以下公式求得折弯机下死点位置参考数据丫,大大减少了更换规格后的调整时间,并且能得到比较良好的管型。这里成型数据的获得是通过上模半径公式演变过来,通过假设成型后钢管开口量为100mm的情况下,计算出这时钢管半径

5、R1;通将R1代入上模半径计算公式, 计算出当成型后钢管开口量为100mm时,所需要的上模半径,这时的上模半径加一 个壁厚就是上模压至所需下死点时的外径R2 ;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出图中X的长度;并通过实际测量出折弯机压至下模的最低点403mm,计算出丫值大小;此处403为参考点数值,可通过其他方法获得,只需进行加减计算即可 获得成型数据,相关公式如下。(公式中R120为下模参数,其中未考虑圆角,55可 通过机械制图标注或者实际计算获得,见图2)成型后钢管半径R仁(C+ n*t+100 ) / n其中C= R/ (1+扩径量)-1 * n下压至下死点时,钢管外半径:R2= ( Rl-t) /1+K* oS*R/ /E*t+tX2= (R2+120 ) 2- (55+B/2 ) 2h=X-10-R2折弯机上模斥至下模的最低点位蜀数值为n,贝浙弯机使用数据图2通过以上计算数值与实际记录的大量数值进行对比,计算数值与实际数值差 不大于1mm,对生产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计算时需注意以下两点:1、计算时钢板屈服强度c S需尽可能的接近实际情况,但钢板屈服强度对结果影响相对较小2、下模开口对计算数据影响非常大,需精确到1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