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2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950627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2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2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2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2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2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2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23)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oA. 水谷精微B.津液C.元气D.精2. 气血生化之源是()0A.心 B.肝C.脾 D.肾3 .肾在液为()。A.泪 B.涎C.汗 D.唾4. 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液的病理变化是()。A.血虚 B.血瘀C.血热 D.血寒5. 肝在血液代谢中的主要作用是()。A.贮藏血液B.调节血量C.调畅气机 D.直接生血6. 下列不是道地药材的是()oA.甘肃的当归B.宁夏的枸杞C.青海的大黄D.广东的黄侬7. 不属于四气的内容是()。A.寒 B.热C.辛 D.凉8.

2、 具有收涩作用特点的药味是()oA.咸 B.辛C酸D.苦9. 归经是指()。A. 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B. 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C. 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D. 药物作用的趋向性10. 生姜能()。A.止痉B.止呕C.止血D.止带11. 气血不足的而色是()oA.青色B.赤色C.白色D.黑色12. 阳明经头痛的部位在()oA.两侧太阳穴 B.前额连眉棱骨C.后头部连项部 D.头颠顶部13. 与气陷无关的是()。A.遗尿 B.脱肛C.子宫下垂D.腹部坠胀14. 声音高亢有力,连续不断多见于()oA.寒证 B.气虚证C.实证 D.阴证15.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多见于()oA.疟疾 B.表证C

3、.阳明腑实证D.少阳证16. 补法能()。A.改善或消除表证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C.改善或消除虚证D.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17. 桑菊饮主治()oA.风寒表实无汗 B.风寒夹湿C.风温初起D.气虚外感18. 下列不属于小柴胡汤的组成的是()。A.黄苓B.半夏C.人参D.白芍19. 热毒痢疾,治宜选用()oA.龙胆泻肝汤B.黄连解毒汤C.白头翁汤D.左金丸20. 具有回阳救逆功效的方剂是()。A.四逆散 B.四逆汤C.当归四逆汤D.理中丸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21.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 方法。22. 藏象:即脏,是藏于

4、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即征象、现象,是人体内在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和 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根据其位置形态和功能特点,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23. 炮制: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 一项传统制药技术。24.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 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体。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25. 简述常用有毒中药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中毒的原因。答:(1)常用有毒中药,系指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即:砒石、砒霜、水 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

5、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螯、青娘虫、红娘虫、 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 红粉、轻粉、雄黄。(4分)(2)中毒原因,一是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矶、斑鳌、蟾酥、马钱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 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2分)二是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人参,独角莲代天麻使用;(2分)三是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四是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时 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五是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萎同用而致中毒。此外,还有 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

6、母及用药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2分)26. 举例说明阴阳消长平衡。答:(1)消即减少、衰减,长即增加、旺盛。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关系始终处于此消彼长、 此盛彼衰、此进彼退的动态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此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即为“消长平衡”。(5 分)如:一年之中,从冬至春夏,阴消阳长,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从夏至秋冬,阳消阴长,气候从炎热逐 渐转凉变冷。但从一年总体来看,四时气候变化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中。若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失调,出现阴 阳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则会出现病变,如寒证、热证、实证、虚证等。(5分)27, 简述补益剂的使用注意。答:(1)补益剂多滋腻,脾胃虚弱者或

7、多服久服,应注意健脾、和胃、理滞以滋运化。(2)应辩清“大实有赢状”的虚假证候,或“至虚有盛候”的假实证候。(3)虚证并见邪实时,直视具体情况扶正、祛邪并举。(4)补益剂为虚证而设,不虚勿补,不可滥用。(5)补益药质多浓厚,宜文火久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每点2分,共10分)28. 举例说明常色和病色的区别。答:(1)常色:是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其特点是明润、含蓄。中国人的正常面色特点是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色又可分为主色和客色两种。(2分) 主色: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基本肤色,属于个体特征,终生基本不变。(2分) 客色:是指受到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气候等)影响而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而色。(2分)(2)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其特点是晦暗(面色枯槁晦暗,是精气虚衰的表现)、 暴露(某种而色异常明显,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2分) 善色:即病人的面色虽异常,但仍有光明润泽之象者。表明病轻,脏腑精气未衰。(1分) 恶色:即病人而色异常明显,且晦暗枯槁者。表明病变较重,脏腑精气已衰。(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