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语文试讲公开课资料独坐敬亭山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950588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四语文试讲公开课资料独坐敬亭山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四语文试讲公开课资料独坐敬亭山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四语文试讲公开课资料独坐敬亭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四语文试讲公开课资料独坐敬亭山(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朗读课文。2. 学习生词:亭 组词:凉亭、亭子 造句:(举例并找同学示范) 3. 课文学习:作者简介:李白,我们都知道是伟大的诗人,唐代的著名诗人,被尊称为(问:什么啊?)“诗圣”.思想感情:这首诗表带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在大自然之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在寂静的山林中感到了胸襟的坦然。!诗句解析:众鸟高飞尽: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孤云独去闲: 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举个例子

2、吧:大家都正在教室里安静的学习,能听见汽车在马路上鸣笛的声音,是吧。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注意:孤 闲 相看两不厌:你看我,我看你,都觉得很满足。只有敬亭山: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4. 跟读课文.5. Homework:大家回去要背诵我们今天所学的诗,记得明天默写!Beginning:大家好,今天呢,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我国呢,山川秀丽,景色优美。那大家知道我们安阳也有一座山,是什么山呢?太行山。大家又去那里玩过吗?很美很好玩,是吧!好,那现在我们去爬另一座山:敬亭山。来,一起去学习大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Ending:好,现在下课,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