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950511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 小麻雀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不听劝告妈妈,试图飞出窝来却一不留神落到窝下,遭遇到了大花猫袭击,麻雀妈妈为救他,奋不顾身地用身体挡住大花猫,最后导致自己的尾巴被花猫咬掉的故事。一起看看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欢迎查阅! 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1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 小麻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把这篇课文安排在教材的开场是有其特殊的含义的,说明了这篇课文在教材中是十分重要性。 小麻雀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不听劝告妈妈,试图飞出窝来却一不留神落到窝下,遭遇到了大花猫袭

2、击,麻雀妈妈为救他,奋不顾身地用身体挡住大花猫,最后导致自己的尾巴被花猫咬掉的故事。 本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 根据新课标的第三阶段(-6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能够正确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并抓住重点句子,了解其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文中的重点句,并理解其意蕴是本教

3、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阅读“学习链接”,或查找更多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找高尔基的童年等作品来读一读。 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设计,贵在创新,贵在切合学生实际,叶老先生曾说 “教是为了不教”,因此,结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本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

4、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时间控制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 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将采用启发式谈话导入:四年级是我们学过了一篇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让我们看到了动物中伟大的母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也是关于麻雀的课文小麻雀。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大作家高尔基的这篇童话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收获呢随后揭开课题,并简要了解作者高尔基的概况后,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

5、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麻雀,麻雀妈妈又是个怎样的妈妈同时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环节中,我首先设臵一个问题:从第一至第十三自然段小麻雀与麻雀妈妈的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采用

6、分角色的办法,抽选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来朗读第一至第十三自然段。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问题答案。 接着,全班有感情的朗读14-19自然段想想小麻雀和妈妈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从中你看出了什么。紧接着,我将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重点理解课后练习第二题的句子,并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能理解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

7、展延伸。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课后星号题中的那个问题。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习强化。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 3体验课文故事情节生动、细致,陪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 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优美词句小笔记本上; 作业2: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过不听父母劝告的情况,是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课后把它写出来。 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时间控制1分钟

8、) 板书边写边讲:本节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母子对话:小麻雀充满好奇,充满疑问;妈妈则细心照看,再三告诫;第二个阶段是经历危险:小麻雀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妈妈奋不顾身,保护孩子;第三个是内心感受:小麻雀既高兴又难过。最后总结出全文的思想感情是:不听劝告吃苦头;经受磨练长本领!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求全面而简洁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2 一、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

9、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

10、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还记得哪些篇 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小朋友以启示, 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 (2)记、写生字:蹈、瞪、舔、懊 重点指导:蹈。(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 右边部分谁认识舀(

11、o) 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 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 这个字哪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 你还知道哪个字带“陷”的右边有什么特点(馅。韵母是) 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区分、记好“稻、滔、蹈、韬、陷、馅“ (3)词语:区分恼脑 恼:生气、使生气。烦闷 脑:头。脑筋 你能根据意思,选正确的字填空吗 懊()、大()、()袋、烦()、()人 、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1)拉出成长发展阶段: 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 (第八自

12、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第十九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 (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 (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 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5、作业: 书写生字、生词 熟读课文。 五年级上册课文小麻雀教案

13、3 一、教学要求: .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普季克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教学难点: 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妈妈。今天,我们就随着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笔,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

14、验呢。 (二)新课: 、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 ()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默读课文1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普季克: 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 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 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指名读。 (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