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94982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聚合思维技巧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 (或译成集中性思维、 辐合式思维 或辐集式思维等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 1959 年提出“智力 三维结构说” , 其中提到智力活动的进行,叫做智力“运算” ,包括 5 个填目 :认知、记忆、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和评价。其中的 求同思维即聚合思维。聚合思维是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 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方向集中于同一方面 ,即向着一个相同目标去思考。 它是以问题的条 件、前提与某一答案联系为基础的 ,因而也是一种综合性思维。 在聚合思维法的运用过程中 , 第一步是掌握各种有关信息 ;第 二步是对掌握的各种已知信

2、息进行清理 ,从而找出它们共同 的东西 ,发掘事物的本质 ;第三步是客观地 ,实事求是地得出科 学结论 ,获得思维目标。 虽然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两种不同 方向、不同作用的思维方法 ,但是在实际思维过程中 ,发散思 维和聚合思维往 结合运用 ,并互相补充。因为人们要完成某 项任务、 解决某个问题 ,开始都有一个思维基点 (即已知信息、 思维出发 (),然后经过发散、 联想、 得出许多新的信息的解释 , 这是一个发散的过程。这许多新信息、新解释本身并不能马 上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 ,而是为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提供了各 种各样的可能。 所以 ,对这些发散所得出的新信息、 新解释必 须进行清理、 筛

3、选、 得出一个正确的思维结果 .这过程又要运用聚合思维了。 把太阳的光线通过聚焦集中在一点上 ,能点燃 火把 ;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能削切自如 :将小铁棒磨成针 ,它就 锋利无比 ,这都是物理的作用、 人的思维若经过“聚焦” , 也能点 燃智慧的“火把” , 帮助人们把散乱的材料聚合、归纳在一起, 并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而洞察事物的本质、使人们看问题一 针见血、入木三分。 人运用思维去分析问题要做到一针见血、 入木三分 ,也必须使思维“聚焦”才行。聚焦式思维 ,实际上是在 思维的深刻性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它以思维的广阔性为基础 . 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 ,朝最关键之处也就是问题之所在发起 猛攻。因

4、为好钢用在刀刃上 , 只要用劲 ,聚焦式思维当然就能 入木三分了。著名诗人的作品脍炙入口 ,世代相传 ;著名文艺 评论家、社会问题批评家对问题的分析往往一针见血。成功 的秘诀在于他们不是广撒网 .而是选择“鱼儿”最集中之处下手 , 因而每有所获。 如羊城晚报 “街谈巷议”的专栏作家* 先生 短小精悼的文章就能给人这样的感觉。当然这有赖于把思想 变为文字的笔下功夫 ,但他真正的功夫、思考却在文章之外, 在选择撒网点之前 ,他早已进行了多角度的透视 ,因而能抓住 要害。古代诗人为写一首好诗 ,不仅要随时把各种好句装在马 背的口袋里 ,还要长时间全神贯注地“推敲”, 才能写出字字珠玑的作品。不少人说

5、话、写文章像记流水账 ,洋洋万言 ,但不 得要领 ,便是缺乏聚焦式思维所致。 通过多角度透视找到问题 的症结并解决它是聚焦式思维的要旨 ,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养成集中精神、自始至终围绕某一问题进行长时向思考和打破 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围棋手的“长考”功夫是一般人所望尘莫 及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一步棋的思考可以是 1 小时、两小 时甚至是 3 小时。这似乎占去了不少时问 ,但是 ,在经过深入 的“长考”后,棋手们所走出的那一着 ,往往是顺境时能乘胜追 击、逆境时亦可扭转败局。围棋手有这么出色的“长考”功夫 , 皆因他们注意训练大脑的集中能力 , 在“一定要赢”的日标指引 下,全神贯注于棋路的分析中 .正是借助于聚焦式思维 ,他们往 往能走出一步定输赢的妙着 ,令人拍案叫绝。有人说 ,聪明人 有3 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善于选择长远的奋斗目标;第二个特征是善于最大限度地利用主客观条件,选择最佳的方法去实现目标 ;第三个特征是具有实现目标的勤奋和毅力。 聚焦式 思维就是其中的第二个特征。要使自己看问题的能力入木三 分 ,就要锻炼善于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 选择最佳方法以实 现目标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