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94619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一、理论部分:1、牛产的概念:是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2、生产管理的概念:生产管理是对生产系统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 生产管理的内容:(1)生产系统的设计(2)产品和服务设计(3)厂址选择(4)设施布置(5)岗位与工作设计生产管理的目标: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高效:生产效率高 低耗:低成本灵活: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生产不同的品种和数量以及新品种(高柔性) 准时: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其所需要的合格产品和服务 合格产品和满意服务3、制造性生产含义:是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2、制造型生产分类及各类别的概念和特点(1)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分为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连续性生产:加工对象工艺过程连续的生产,如炼油、化工、冶金、食品和造纸等 特点: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协作与协调任务少离散性生产:加工对象工艺过程离散的生产,如机床、家电、计算机、汽车等 特点:地理位置分散;协作关系复杂;生产管理任务重(2)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为备货型生产(MTS)和订货型生产(MTO)备货型生产: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 通过成品库存随时满足用户需求。特点:由生产者进行产品的功能开发与设计产品,一般为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 且品种不多;产品生产批

3、量很大,生产过程比较稳定,生产计划、组织和控制相对 简单。订货型生产:按用户订单进行生产。订单反映了用户的需求,包括产品的性能、数 量、价格、交货期等,然后按照订单组织设计和生产特点:产品品种多,生产技术工作量大,很难做出标准化生产流程,资金占用 大,生产周期长和各种消耗高。(3)按生产的重复程度分为大量大批生产、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 大量大批生产:指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的一种重复性生产。 特点:产品品种少,产量很大,生产过程稳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很高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指产品品种不单一,每个品种均有批量,生产有一定的重复 性的生产特点:产品品种较多,产品数量大

4、,生产过程相对稳定 单件小批生产:指产品品种繁多,每个品种的产量小,生产重复程度低的生产。特点:产品标准化程度极低,生产稳定差,一般采用通用设备或多功能设备4、生产过程的构成:分为制造过程和服务过程制造过程: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产的全过程。包括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 等待停歇过程、存储过程和自然过程。服务过程:从顾客到达到顾客满足需求离开的全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要使生产过程保持连续性、比例性、平行性、均衡性(节奏性) 与准时性,以缩短生产周期。5、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确定企业使命和主要目标T战略分析T战略选择战略实施6、企业战略和生产运作策略之间的关系:企业战略为该公司提供了

5、整体性方向,它涉及范围广,涵盖整个企业。生产运作战略面较窄, 主要与产品、工序、方法、使用的资源、质量、成本、生产准备时间及进度安排密切相关, 为了使生产运作战略确实有效,将其同公司战略联系在一起是十分重要的相反,公司战略的制定应考虑到生产运作战略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同样,生产运作战 略必须与该公司的整体战略相一致,做到两者之间相互一致而非相互冲突。7、生产能力的概念:企业的设备与设施,在一定的时期内(年、季、月),在先进合理的技 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代表产品的概念:结构和工艺具有代表性,产量较大的产品。9、假定产品的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产品,只是为了结构与

6、工艺差异大的产品有一个统 一的计量单位而引入的一个概念。8、能力与负荷的平衡:当负荷 生产能力时,应设法利用富裕的生产能力,避免浪费。当负荷生产能力时,应采取措施:扩大生产能力、加班加点、转包、调整任务。调整能力和负荷使其差额尽可能小。9、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及做法(1)改变库存水平:通过库存调节生产,维持稳定的生产率。(2)改变生产率:根据需求的变化改变生产率,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这是JIT的策略。方法:加班加点、增减劳动人数、转包外购等。(3)改变工人数量:实际上是改变生产率。(4)混合策略:既考虑需求的变动性,又考虑生产过程的稳定性。10、MTS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1)确定每个

7、时期的需求(2)确定每个时期的能力(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转包合同)(3)确定企业的库存策略(4)确定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转包合同、库存维持费用、缺货等的单位成本(unit cost)(5)制定计划方案并进行成本计算(6)在可行的计划中,选择最令人满意的。否则,重新计算成本,再进行比较分析11、库存的概念:库存是一切闲置的用于未来的资源,是企业资源的储备。分为在途库存、 在制品库存、应急库存、成品库存等。库存的作用:好处:缩短订货周期,提高对用户的响应性;维持生产均衡、平稳;防止发生缺货;起应急和缓冲作用,使生产不中断;形成规模经济:争取数量折扣、分摊订货费用或生产准备费用。 避免价格上

8、涨。弊端:占用大量的资金;企业要支付库存维持费(管理费、场地费等),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腐烂变质、损坏等引起的损失;库存掩盖了生产经营中的各种矛盾。12、库存问题分类(1)单周期库存与多周期库存 单周期库存:也称为一次性订货问题,即某物料在一定时期内只订货一次,消耗完也 不再补充订货,其库存时间不会太长。多周期库存:又称重复性订货问题,即对某物料的需求在较长的时间内是重复的、连 续的,其库存需要不断地补充。2)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库存独立需求的概念:用户(或环境)对企业系统输出的需求。如企业生产的产成品,提 供给其他企业继续加工的半成品。其需求量是不确定的,一般可通过预测的方法来估算。相关需求

9、的概念:又称为非独立需求,是指生产系统内部物料转化各环节之间所发生 的需求,它依附于独立需求,可根据独立需求精确地计算出来。如自行车与轮胎之间的关系。注:相关需求可以是垂直方向的(与其零部件之间垂直相关),也可以是水平方向的 (与附件、包装物之间水平相关)。3)确定型与随机型库存确定型库存:库存问题的参数是确定的(需求率与提前期均为固定的常量); 随机型库存:库存问题的参数是随机变量(需求率或/与提前期为随机量)。13、库存总费用计算库存总费用一般以年为时间单位,年库存费用包括以下4项: 年维持库存费(Holding cost),以CH表示。年补充订货费(Reorder cost),以CR表示

10、。年购买费(加工费)(Purchasing cost),以CP表示。年缺货损失费(Shortage cost),以CS表示。若以CT表示年库存总费用,贝UCT=CH+CR+CP+CS对库存进行优化的目标就是要使CT最小14、单周期库存模型欠储费用和超储费用的含义及计算(1)欠储(机会)成本:需求量大于订货量导致缺货而造成的损失。(2)超储(陈旧)成本:需求量小于订货量导致超储而造成的损失。 注:机会成本或超储成本对最佳订货量的确定起决定性的作用15、MRP的输入、输出和处理过程和传送看板。生产看板用于指挥工序的生产,它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及其数量。传送看板用于指挥零件在前后两道工序之间的移动。看

11、板使用规则:无论是生产看板还是传送看板,使用时都必须附在装有零件的容器上金 必须由需方工序凭传送看板道供方工厂提取零件,或由需方向供方发出信号,供方 凭传送看板转运零件要使用标准容器 当按生产看板加工零件时,只生产一个标准容器所容纳数量的零件,当容器装满时, 一定要将看板附在标准容器上不合格的零件绝对不允许挂看板,没有挂看板的容器绝对不允许运走17、组织准时生产的条件(1)产品设计标准化和模块化(2)通过混流生产减少成品库存(3)减少调整准备时间(4)建立多功能制造单元(5)开展“5S”活动(6)准时采购(7)从根源上保证质量17、对象专业化形式和工艺专业化形式的概念及特点:对象专业化形式:以

12、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为对象,按照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要求,组织相 应的生产设备或设施,形成流水般的连续生产。优点:生产周期短,运输路线短,减少车间 之间的协作联系,简化计划管理,便于质量管理,可划小核算单位,有利于经济核算。缺点: 生产过程适应性差,不便于工艺管理,不能充分地利用生产设备和面积。工艺专业化形式:设备和人力按工艺内容组成一个生产单位,每一个生产单位只完成相同 或相似工艺内容的加工,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加工路线。优点:能较好适应产品品种的变化, 便于工艺管理,能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缺点:生产周期长,运输路线长,生产单 位之间协作往来频繁,使计划管理、在制品管理、质量管理等各种管理工作变得复杂。18、工时定额的概念:是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19、工作测量的方法:(1)测时法(2)抽样法(3)预定时间标准法(4)模特法20 MRP的输人有3个部分:产品出产计划(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和库存状态文件。 产品结构文件又称为物料清单文件,它仅仅是所有元件的清单,还反映了产品项目的结构层 次以及制成最终产品的各个阶段的先后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