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99条读本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94193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99条读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健康99条读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健康99条读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健康99条读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健康99条读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99条读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99条读本(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99条读本第一部分理解健康概念掌握基本知识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载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的这个定义,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 它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 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 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2.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和维护自身及他人健康的责任。每个

2、人都 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为主越早越好,选择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投资。提高每个公民的健康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 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3.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健康生 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 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 参加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 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3、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 的指导。适宜运动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应 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控制 运动强度,一般以心跳加年龄的数值不超过 170为宜;每周的运动次数至少在3次以上。戒烟 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对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 烟。过量饮酒,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建议成年 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即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

4、效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 献的良好状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4. 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献血救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无偿献血利国、利己、利家人。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 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 200毫升至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 个月。5. 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健康体检是为预防疾病和改善身体功能而自觉主动接受的预防保健性医学检查。体检能 及时发现人体健康的隐患,使产生疾病的风险因素得到及时的排除。例如高血压、高血脂、 高血糖、恶性肿瘤等慢

5、性疾病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无声杀手”,但这些疾病发病早期一般没 有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通过定期全面的健康体检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少受罪、 多省钱。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是自我保健的重要方式之一。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年应 做一次体检。并且认真分析、保存、使用体检结果,作为健康保护的重要依据。第二部分营造健康环境创造健康家园6. 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 环境恶化的根源。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要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求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 境的

6、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7. 经常开窗通风。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是维护健康不可缺少的。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多种致病微生物。 让阳光经常照进屋内,可以保持室内干燥,减少细菌、霉菌繁殖的机会。接受阳光照射能提 高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通风不好的屋子,会增加病菌、病毒在室内传播的机会。勤开窗通 风,保持屋里空气流通,就可以避免呼吸污浊、有毒的空气,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维 护健康。8. 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卫生厕所是指有墙、顶、厕坑及贮粪池,无渗漏,环境卫生,无蝇蛆,基本无臭味,粪 便经无害化处理并及时清洁的厕所。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可以

7、防止蚊蝇孳生, 减少肠道传染病与某些寄生虫病传播流行。家禽、家畜应当圈养,禽畜粪便要妥善处理。9. 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村庄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改 善农村环境卫生,可以预防和减少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传播流行。10. 改善室内空气污染。随着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装修材料、家具和日用化学品大量进入室内造成污染。空 调的大量使用,更加剧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室内空气的污染主要来源是人体呼吸、烟气、微 生物、病毒、细菌、厨房油烟,近几年加剧污染的原因主要是装修材料、日常用品和空调综 合症。这些污染物随着呼吸进入人体内部,长期积累,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

8、康。11. 清洁卫生的家居环境有益健康。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其中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家中度过的。为 了维护您和家人的健康,要先从营造清洁卫生的居室环境开始。居室布置以清静、方便、舒 适、安全为原则。家具简单实用。床上用品以柔软、耐用、易晒、易拆洗的纯棉织品为好, 枕高不超过15厘米至18厘米。第三部分预防传染病维护大众健康12. 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结核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痰中有结核菌的病人有传染性。 具有传染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结核菌会通过喷出的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健 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飞沫的空气,结

9、核菌就会进入体内。13. 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早期诊断可以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减少传给他人的可能性。连续2周以上咳嗽、咳痰、午后发热或长期低热,面颊潮红、盗汗(通常是入睡以后开始出汗,醒来以后出汗停止或明 显减少)往往是肺结核的一个重要的可疑症状, 如果经过抗感冒治疗2周以上无效,或同时咯 血或痰中带有血丝,就极有可能是得了肺结核病。14. 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得了肺结核病并不可怕,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病人是可以治愈的。对肺结核病 人采取为期68个月在医生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 ),是当前治疗结核病的最主要方 法,其他治

10、疗方法均为辅助治疗。正规治疗 23周后,肺结核病人的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 按照医生要求,坚持全程、按时、按量服药是治愈的最重要条件,否则会引起难以治疗的耐 药结核病。15. 肺结核病人的家庭中其他成员须注意的问题第一,家庭中其他成员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儿 童机体抵抗力较低,容易感染上结核病。第二,对在家中治疗的结核病人,应督促其按时服 药,定期复查,直至治愈。第三,排菌的结核病人最好能单独居住,病人的衣物、被褥要经 常洗晒,病人的餐具可煮沸消毒;病人要将痰吐在纸上烧掉,也不能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 声谈笑以减少传播机会。第四,要注意给病人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对疾

11、病的抵抗能力。16. 政府免费为肺结核病人诊治提供痰结核菌检查、胸部 X线检查及抗结核药品目前,我国对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病人可到所在地的结核 病防治机构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17. 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疫苗指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相对 于患病后的治疗和护理,接种疫苗所花费的钱是很少的。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 经济的手段。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规定受种的 疫苗;二类疫苗,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预防接种效果与接种起始时间、接种 间隔、接种途径、接种剂量等

12、均有密切关系,需要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因此错过接种 的要尽快补种。18. 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每个儿童的基本卫生权利。为了保护儿童健康,根据疾病的流行特征和疫苗 的免疫效果,我国制订了国家免疫规划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对计划接种疫苗的 种类、接种起始时间、接种间隔、接种途径、接种剂量等作了明确规定。我国规定,免费为 儿童提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 苗、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8种,预防12种传染病。孩子出生后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每个家

13、长都 应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19.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 会传染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不会借助空气、水或 食物传播。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或感染者的一般接触不会被感染。 艾滋病和乙肝、丙肝一般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 设施传播,不会通过一般社交上的接吻、拥抱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播。20.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 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

14、法,同时也可预防丁型肝炎和由乙肝病毒 引起的肝细胞癌。我国现有的众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病人,其中绝大多数(60%80% )源于垂直传染,主要是母婴传播,大多又是围产期感染。新生儿围产期感染的慢性比 率(即成为乙肝病原携带者和慢性乙肝的比例)高达 90%,5岁以内儿童为25%30%,而青 少年和成年人仅5%10%形成慢性感染。所以,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是婴 幼儿,他们是预防乙肝的重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及6个 月注射第2针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 24小时内接种。单 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

15、的保护率可达 87%以上,且可受益终身。但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 生儿,还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12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须与 乙肝疫苗在不同部位接种),可显著提高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保护率达 95%以上)。也可 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 乙肝疫苗,间隔1个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这样,预防效果会更好。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21.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由于乙肝传播途径的特殊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

16、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 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可以正常学习、就业和生活。22.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注射和输液等医疗操作都有一定传播疾病的风险,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应做到:遵从医嘱,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可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 等疾病。必须注射或者输液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即每一个人每次注射时都必须单独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消毒的注射针管、针头,不能只换针头不换针管。23.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在性接触中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乙肝和大多数性传播疾病的危险。不要 重复使用安全套,每次使用后应打结后丢弃。24. 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长时间或者不当服用镇静催眠和镇痛等药物可以上瘾。药物上瘾会损害健康,严重时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