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93718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分)1.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分)( )A蘸水zhn 奄奄一息n 名讳h.掂量dn 契诃夫k 咀嚼C.荣膺yng 吹毛求疵 绽裂zhn D腻歪n 滑稽可笑j 颓唐u.没有错别字的是(3分)( )阔绰 无原无故 侍侯 温顺B.隐匿 无精打采 吆喝 腌臜戏谑 不可救要 驾驭 伶俐D置息 心甘情愿 帐蓬 魁梧3.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分)() A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就连手指头也像一面胜利的旗帜。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的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C.“这好像是席

2、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D.火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4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 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志效尤。5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1)这意到它的舌头并 通常那种健康的红色, ,一种暗黄色,好像蒙着一层粗糙的、半干的黏膜。 ()至少,这总是真的,他 想着, 又翻过身, 见先前给幻像蒙蔽的现实世界。6.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1)只有穿

3、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2)孔乙己着了慌,伸出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4)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一层灰色。二、阅读(32分)(一) 戏如人生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来找我。我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不免对他肃然起敬。他说明来意,要我介绍一家东京歌剧院,由他购票入场,惟特准许他在散场后到后台参观一下。霎时间,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日本女戏子。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

4、,替他订了当晚票位,并拜托票房经理指定一位服务员,在散场时引带这位老者进入后台参观。第二天早上,这老人特来致谢辞行。他很得意地说,此次游日,过境签证只限两天,他只能重点考察三个目标,虽很细微,却能由微而窥大;尤其最后一项,得我之助,混入后台,所见所闻,极有心得。这时,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我问道:“是哪三项?”“我是个缺德鬼,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考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这次我来东京,千街万厦,不在眼里。但看,一、菜篮,二、公厕,三、后台。我首先站在东京旧式菜市场门口,看一个个日本主妇提着菜篮出来,篮中食物相当丰富,尤其种类分配均匀,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点;其

5、次,我到新宿高架电车道下面,观察日本人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这是日本最丢脸的一面;最后,承你安排到剧院后台参观,使我非常感动,藉此了解日本民族的特质。”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切问道:“您看到什么?”“昨夜演出茶花女悲剧散场时,我被带到后台,这时,女主角正由一个老妇扶着走下台来,她仍不停地唏嘘、呜咽着,表情非常悲怆,似乎戏还在上演。那老妇一边替她拭泪,一边安慰道:姑娘啊,戏已经落幕了,我们不在巴黎,在东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运的姑娘,你慢慢回过头来吧!乖,好姑娘,回过来吧!慢慢的后台这一幕,使人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这时,那

6、老人大大膨胀起来,形同巨人。我再三请他留下长叙,却留他不住,他才走到门口,又折回来道:“差一点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经过你的储蓄室旁边,偷看一下,发现有一条抹布不够干净,再见!”他的形象终于消失在人还重。1 老人为什么自称是个“缺德鬼”?这表现了老人什么性格?老人自称“缺德鬼”,是因为 。(不超过15个字)这表现了老人的性格特征 。(不超过个字)2老人说“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他感到“非常过瘾”的是 (不超过18个字)他“感慨万千”的是 。(不超过70个字)3.通观全文,作者写“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作用是什么?答: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二项是()“人生如戏”表现了

7、中国人乐观开朗的一面。B本文表现了希望民族奋进,渴望民族振兴的拳拳之心。C“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表现了日本民族的劣根性的一面。D.本文精心剪裁,刻意取舍,产生了以小见大,见微知着的艺术效果。本文多用对比手法,如中国与日本的对比,我与老人的对比,我对老人前后感觉的对比等。 (二) 奇迹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

8、明不白地死了;村里还要庄基排队。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姑夫说

9、:“我供他!”爹白了他一眼,说:“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姑父坚决地说:“供!”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这时候,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扭头一看是爹。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

10、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摔死算啦!”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不是么?(摘自微型小说选刊). 文中揭

11、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是:_.文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_. 文中两次写“文”一夜未眠,其表达作用是:_4 文中依次写“文”、“爷爷”、“赵伯”、“姑夫”求爹让“文”复读,其构思技巧是:_5.文章大篇幅地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而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_6.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句话进行表述。_ 三、作文(50分) 课文提醒幸福中说:“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生

12、活的感受。文章不限体裁,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1C 2.B 3. 4.B5.(1)不是 而是 (2)一面一面 以便.(1)写出阔绰的穿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神态。 (2)写出孔乙己生怕孩子还有吃他的豆时的慌张,反映他善良诚恳以及迂腐的性格。 ()表示他对酒店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同时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以遮掩自己被嘲笑的窘态。这就写出此时此地孔乙己内心的几分炫耀,也显示出他诚实迂腐的性格。 (4)描绘出孔乙己在内心深处的疮疤“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被戳痛时一下在脸上表现出来的神态。二、(一)1不看表面内里,往往使人难堪。实事求是,认真执著。(简析:文中“素来察人观耳后

13、;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即是对这一自称的解释,只不过说的具体些。)2了解了日本民族认真执著的民族素质。看到了两个民族的优劣长短。日本人不管做什么都认真执著,所以进步快,发展快。中国人却“人生如戏”,随便敷衍,所以落后,发展慢。(简析:“昨夜得见戏如人生”指日本女演员的表现,“感慨万千”当指中日比较。)欲扬先抑,形成跌宕,为后面形象逐层放大做铺垫。(简析:后文有“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他的形象再放大了”、“形同巨人”等句,由此可知前面是铺垫。)4、D(简析:A不符合老人的意思,,“人生如戏”是对中国人的批评;C过于夸大;E我与老人不能说是对比。)(二)1.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2.为下文爹不为说情所动作铺垫,同后文爹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3. 分别写出了“文”因高考落榜的懊丧和复读无望的辛酸之情。4.层层蓄势,表现“文”的锲而不舍. 详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文”的锲而不舍的性格,其复读时的努力、考上大学的结局可想而知。6. 详写“文”是一个认准目标不言放弃的有志青年。(以上每题各3分,共1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