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9) 物质在细胞内的代谢 新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93629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9) 物质在细胞内的代谢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9) 物质在细胞内的代谢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9) 物质在细胞内的代谢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9) 物质在细胞内的代谢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9) 物质在细胞内的代谢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在细胞内的代谢【教学内容】 物质在细胞内的代谢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蛋白质、糖类和脂类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和意义,并认识各种物质代谢间的密切联系。【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本节内容涉及生化知识较多是一大特点。教材还围绕三大营养物质的来龙去脉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三类营养物质的代谢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 三类营养物质间的关系。【教材处理】 由于物质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涉及到较多的生化知识,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学懂这些基础知识,又要把握好有关生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考虑到高二已讲过蛋白质、糖类的代谢,所以先进行复习,以期达到温故

2、知新的目的,而后再讲脂类代谢。 .结构 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考点导析习题练习 .教法 以归纳法为主【教具准备】 “糖类代谢”过程活动投影片 “蛋白质代谢”过程活动投影片 “脂类代谢”过程活动投影片【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物质代谢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生物体的自我更新。动物体对食物消化、吸收后,营养物质运输进入细胞,开始了物质在细胞内的代谢。 .新课讲授 一、糖类代谢(葡萄糖) 直接被组织利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被合成肝糖元储存,血糖浓度小于0.1%时肝糖元又可分解成葡萄糖; 被合成肌糖元,以供肌细胞的能量所需; 转化为脂肪储存。即: 分解 CO2+H2O+能量 分解 合成 肝

3、糖元 血糖 合成 肌糖元 转变 脂肪、(非必需AA) 二、蛋白质代谢 直接利用合成组织蛋白质; 通过氨基转换作用,氨基转移给其它化合物形成新的氨基酸; 经过脱氨基作用,氨基转变为尿素排出并释放能量;不含氮部分合成糖类。即: 合成 组织蛋白质 转氨基作用 新的氨基酸 氨基酸 含N部分 转变 尿素(排出体外) 脱氧基作用 不含N部分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转变 糖类、脂肪 三、脂类代谢 直接利用构成机体的组织; 储存于皮下; 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再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化为肝糖元; 被腺体用以合成特殊分泌物。即: 构成 机体组织 储存 皮下脂肪 脂 类 分解 甘油、脂肪酸 氧化分解

4、 CO2+H2O+能量 转 化 肝糖元 合成 特殊分泌物例题分析:根据下列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过程的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体内的组织蛋白 d 含N部分 转变 f食物中的 a 多肽 b 氨基酸 e 不含N部分 氧化分解 g c 合 成 h 新的氨基酸(1) a过程在人体的-(器官)内进行,作用于该过程的酶有-。(2) b过程在人体的-(器官)内进行,作用于该过程的酶有-。(3) 进行d过程的场所是细胞内的-。(4) c和e两过程分别叫做-和-。(5) g、h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分析和解: 本题涉及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在细胞内的代谢的全过程。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物质代谢知识。蛋白质的初始

5、消化部位是胃,其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而后是在小肠中通过肠液中的肠蛋白酶、胰液中的胰蛋白酶作用下分解成为多肽。多肽在小肠中在肠肽酶的作用下成为消化终产物氨基酸。 物质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在细胞内,如: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就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进行的。氨基酸用于供能首先必须通过脱氨基作用,而后不含氮部分才能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或者转变成糖类、脂类。转变成新的氨基酸则需通过氨基转换作用。 .课堂小结 综上所述,三种物质的代谢具有统一性。(1) 三种物质的代谢过程,都包括直接利用建造组织、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或 转化、合成为其它物质以供利用和储存。(2) 物质代谢不是孤立进行、互不相干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的。这对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糖类 脂肪 氨基酸 表糖类转化成为非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 .作业布置 整理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的全过程。【课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