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建设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93553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机电一体化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建设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建设目标及思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张家口及周边京津冀晋蒙五省市装备制造业为服务面向,创新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的体制机 制;创建“过程六化,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 教学团队;充实校内外实训基地功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区域内装备制造业高 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具体目标如下:1. 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健全以专业对口行业企业专家为主要成员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完善运行制 度体系。校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在合作企业建立的工作站。2以装备制造业为依托,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

2、“工学结合,德能并育”为切入点,创建 “过程六化,工学一体” 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3以机电设备生产过程和生产任务为载体,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机电设备生产核心岗位工作领域 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以核心岗位的工作内容构建课程内容,以机电设备生产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建设“工学结合” 的优质核心课程 3 门,其中1 门达到国家级精品课水平,2 门达到省级精品课水平。研制与修订7 本工作任务导向的教 材。建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包。4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省级水平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引进1 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国外进修、国 内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培养 1名

3、专业带头人;培养 4名、引进1名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强的骨干 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8 名;增聘专业对口的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共10 名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任教师与兼职 教师之比达到 1:1。5增强校内实训基地功能,新建数控机床拆装实训室,扩建或改建机械加工中心、CAD/CAM创新实训室、数控 加工中心、特种加工实训室、焊接实训中心和电工实训中心,新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等,使校内实训基地具有教学、 生产、科研、培训、技能鉴定等多项功能。新增 15 个校外实训基地,使本专业达到 40个校外实训基地,扩大由顶岗 实习到定岗就业的学生比例。完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机制,整合教育资

4、源,共建机电生产性实训基地。6.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建设结构合理、网 络层次分明、安全、可靠、可管理的覆盖全院的网络。7. 依托我院张家口市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创新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每年对外各种技能培训 800 人次左右,职业技能鉴定 500 人次左右,农民工培训 100 人次左右,科技开发或技术革新 项目不少于 1项。每年为对口支援院校培训师资 20人次左右。三、主要建设内容按照学院“工学结合,德能并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 职业素质和职业

5、能力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创建 “过程六化,工学一体”的的人才培养模 式。进行合理地 “一重构、三整合 ”。课程重构:对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解构,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机制整合:将学院管理机制与企业管理机制整合起来,基地管理企业化,企业管理学习化。着力营造出具有着强 烈社会责任感的文化氛围。师资整合: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模式,选择骨干教师进厂锻炼,出任技术人员,企业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和能 工巧匠参与教学和实践指导,实现校企师资力量的有效整合,并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设施整合:将学校专业教学的生产设备、有关实验室与企业生产性设备和实验条件整合起来,形成生产性实习实

6、训基地,有效地开展工学结合,完善管理机制。(一)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1. 建设内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以董事会(理事会)为组织模式的校企合作体制。形成在理事会领导下,健全以 专业对口行业企业专家为主要成员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完善运行制度体系,共同建设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 课程,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育技能人才,共同革新生产技术,共同合作学生就业,共建共享师资团队的校 企合作运行机制。继续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深化福田雷萨“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共建,由市政府牵头,我院与清华大学国家现代材料科技信息网络中心

7、、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张家口市科学技术与地震局共同组建了张家口市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创新服 务平台。平台成立了矿机装备、风电装备、农机装备、环保装备、汽车零配件 5 个研发中心和葛昌纯院士工作站。组 织张家口市规模以上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组建了张家口市先进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逐步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 学校为主体、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平台建设坚持政策引导,项目带动,通过市场 运作、多方投入,实现“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切实为张家口装备制造业出谋 划策,做好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引进、嫁接及成果转化,从而实现以企业为主体、

8、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入合作,帮 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助推张家口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 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撑。(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地方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创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工作过程要求的导向作用。通过企业人员访谈、下厂调研、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手段,与企业共同制 定培养目标、培养途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 “过程六化,工学一体 ”的人才培养模式。1. 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专业服务面向:张家口及周边京津冀晋蒙 5 省市装备制造业。主要工作

9、岗位:机电设备安装与操作、机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与实施等;相关工作岗位:机械产品营销、机械产品售后服务、行政管理等;发展工作岗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与技术管理、机械制造生产组织等。与企业专家合作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面向机械行业生产制造企业,开展岗位群需要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岗位 能力等的广泛调查, 共同进行职业分析,根据岗位职责分析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需要的职业能力和 职业素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2。表2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岗位工作 任务工作任务内容职业能力1.机电设备安 装操作1-1

10、机电设备安装1-1-1机床安装1-1-2其它机电设施、设 备、装置等的安装1-1-3安装过程中的安 全防护1-1-4与技术、设备工具 管理部门等协调沟通1-1-5设备安装报告 设备安装的作业计划和作业规 程制定 设备安装的组织实施能力 简单起重设备的操作能力 设备安装精度的检测与调整能 力 安全防护知识和能力 文字表达、语言沟通能力 常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能力1-2机 电设备 操作1-2-1普通机床(车床、 铳床、磨床等)操作1-2-2数控机床(数控车 床、数控铳床、加工中 心)操作1-2-3其它机电设施、设 备、装置等的操作1-2-4加工产品的质量 检测1-2-5与工艺技术人员、 设备工具管理

11、人员、产 品用户等沟通交流 机械加工工艺制定 普通、数控机床操作能力 通用刀具、夹具、量具选用能 力和刀具刃磨能力 识图能力 数控编程能力 零部件精度检测能力 交流沟通能力 安全防护知识和能力2.机电 设备运 行维护2-1机电设备 运行2-1-1机电设备运行2-1-2机电设备维护2-1-3运行维护记录 具有安全操作能力 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能力 具有判断机电设备运行状况是否正常的能力 具有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的能 力 技术参数记录、分析与处理能 力职业素质1. 积极的人生态 度,强烈的事业心。2. 爱岗敬业,责任 心强。3. 善于与他人的合 作、交流与协商, 具有团队协作能 力。4. 具有语言及文字

12、 表达能力。5. 通过自主学习获 取新技术的能力。6. 具有获取信息和 综合处理信息的能 力。7. 遵守规章,重视 安全。8. 具有成本意识, 节约成本,降耗增 效。2-2机 电设备 检修2-2-1系统故障诊断2-2-2机械系统检修2-2-3控制系统检修2-2-4失效系统修复或 配置,失效零部件测绘 与配制 具有正确诊断、排除系统故障 的能力 系统故障分析判断能力 具有识读液压系统原理图的能 力 具有拆卸与装配常用液压元器 件,搭接液压基本控制回路的能 力 零件测绘能力、零部件配置与 制作能力 具有识读机床电气原理图的能 力 具有安装、调试机床电气系统 的能力2-3机 电设备 维护2-3-1机

13、械系统维护2-3-2控制系统维护 机械设备结构图、电气图识读 能力 机械系统维护能力 控制系统维护能力3-1机 械加工 工艺规 程编制3-1-1零件常规加工工 艺卡片的编写3-1-2零件数控加工工 艺卡片的编写3-1-3工序卡片的编写 机械加工工艺的识读 机械加工工艺制定能力 具有正确选用零件材料的能力 机床、通用刀、夹具的选用能 力 绘图能力 专用夹具、工装的设计能力3-2机 械加工 工艺规 程实施3-2-1工艺规程实施的 计划与组织3-2-2工艺规程实施的 作业指导及辅助3-2-3与相关部门和人 员的协调沟通 工艺规程实施的计划、组织与 实施能力 加工质量分析的能力 工艺规程实施时现场技术

14、指导 能力 加工工艺调整改进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3.机械 加工工 艺制定 与实施2. 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电设备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机 电设备安装、操作、调试和维护,机械制造工艺制定及实施,机电一体化产品初步设计,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组织、技 术管理及产品营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就业岗位(群):主要工作岗位:机电设备安装与操作、机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与实施等; 相

15、关工作岗位:机电产品营销及售后服务;发展工作岗位:机电产品设计、技术管理、生产组织等。典型工作任务: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机电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运行、操作、检修与维 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机电产品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典型工作任务。毕业资格与要求:通过计算机一级和英语应用能力B级测试,取得维修电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或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之一。3. 创建 “过程六化,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聘请的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人力资源主管、教育专家和校内专家、骨干教师组成 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开设课程,提出能力、素质要求,确定理论、实践 学时比例,提出教学团队人员素质要求;企业充分参与和审定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参与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工作, 以此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依托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包括顶岗实习基地),在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 讲授和指导下,通过具体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保证人才培养过程和工作的紧密结合,把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融 入到工作情境中。创建 “过程六化,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