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每一个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934852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每一个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注每一个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注每一个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每一个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每一个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每一个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什邡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职业中专学校 林洋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于高素质的职业人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采用各种措施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家长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从自身子女的实际出发,将子女送到职业类学校就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各种习惯也不好,给中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和困扰。一、 中职学生现状的思考:由于注重选拔功能的初中教育关注成绩、关心考试、关心升学率,那些成绩不好,甚至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到了初中三年级,据学生反映,只要不影响老师

2、上课和其他同学听讲,班主任老师一般不会找自己的“麻烦”,因为在老师心中,他们迟早要进入职中学习,是不会影响班级的升学率和平均分的。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越来越差,以至于进入职中后,不能适应学校的严格管理,这也是造成部分职中学生流失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中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更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职中的学生普遍成绩差、习惯差、自信心不足而抗打击能力强,对学校的管理和老师的教育,普遍存在抵触情绪,我曾经在很多新生班进行过调查,学生都能找出自己的很多缺点和错误,但对于自己的优点,普遍认为自己很少有优点,甚至个别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优点,这和他们从小的教育环境有很大

3、的关系。虽然按照现代教育理论,人的能力可以分为语言能力、数学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音乐鉴赏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和自然观察能力等八种,学习能力只是其中的几种。然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在分数和升学率的压力下,初中学校和老师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多种能力的培养,用一种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结果导致那些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较差的学生成为了所谓的“差生”,成为应试教育的淘汰者和牺牲者。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甚至于只会读书和考试,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差的“书呆子”!其次,传统德育模式在目标上要求太高,脱离了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内容上也很抽象,在学生无法理解“祖国”和“人民”为何物的小

4、学阶段就要求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影响了学生对德育内涵的理解;标准单一化(三好)也无法适应现代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德育目标与健康人格的塑造脱节,直接造成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出现偏执、自私、冷漠等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传统的德育方式往往也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被动参与,甚至成为德育活动的演员和观众,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学生丧失了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动的德育教育当然不可能取得成人想要达到的效果,致使部分学生进入职中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缺乏起码的是非观念,成为品行方面的“差生”。这些学生进入职中后,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带来不同的结果:一些

5、侧重于“关住”,把学生关在学校里,让你没办法外出惹是生非!一些侧重于“管住”,文的武的软的硬的一起上,让你不敢犯任何错误!这两种管理方法带来的结果是:学生要么不出事,出事就出大事!二、中职学生教育的建议和对策:作为职中的老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全面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需求,帮助他们分析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给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学生明确目标,用企业和社会对职业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逐步改掉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在职中学习的两三年时间内迅速成长和成熟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职业人。职中老师,既要做学生的老师,更做学生的朋友,允许学生犯错误,更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良好的师生关

6、系,必然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职中的老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懂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人才的可能性,要让学生懂得“只要有一技之长,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为将来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还要发现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尤其要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在职场上,情商的重要性不亚于智商,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比智商更加重要。作为学校,也要为中职学生的成长提供相对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不能用普通高中的标准和培养模式来要求学生。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培养他们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要用他们身边的典型来教育和引导他们成人长才;在专业课和公共学科之外,学校可以利用下午第三节课和晚自习时间,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不同的兴趣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便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进入企业后,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教育,不可能一触而就,对职中学生教育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两次活动就能使学生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但是,只要充满爱心的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长期艰辛的付出必然换来学生的点滴变化,最终汇聚成大批合格甚至于优秀的职业人从学校走向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