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之唐朝的繁荣时期及科举制的推广3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934376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之唐朝的繁荣时期及科举制的推广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之唐朝的繁荣时期及科举制的推广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之唐朝的繁荣时期及科举制的推广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之唐朝的繁荣时期及科举制的推广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之唐朝的繁荣时期及科举制的推广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之唐朝的繁荣时期及科举制的推广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之唐朝的繁荣时期及科举制的推广3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之唐朝的繁荣时期及科举制的推广3篇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背景:(1)魏晋以来,官员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且升迁很快,而出身卑微、才能出众的人却没时机做高官。(2)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加强中央集权。2、科举制度产生与开展的过程(1)诞生: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吏。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2)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大国学规模。当时进士科考试很严,录取率仅1-2%,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武那么天首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3、科举制度的影响:(1)积极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开展;加强了中央集权

2、;影响到周边国家。(2)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无视自然科学,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开展。4、科举制度对今天我国考试制度的启示:今天,我国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应当从知识考察转变为才能考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理论才能。中国古代史知识点:贞观之治(一)“贞观之治”1、出现的原因:唐太宗汲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重视开展消费。2、政策和措施:(1)重视开展农业,轻徭薄赋;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2)擅长用人,虚怀纳谏。任用人称“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3)整顿吏治,发挥国家机关效能

3、。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要求大臣廉洁奉公。(4)文化上,大兴学校,完善科举。(5)_上,实行开通的_,改善_,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各族领袖尊奉为“天可汗”。3、治世场面的形成(含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开展,国力逐步强盛,史称“贞观之治”。(二)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出色的政治家,是一位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在位期间,汲取隋亡教训,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开展消费,虚怀纳谏,知人善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开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人民生活改善,_融洽。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开元盛世1、原因:(1)主观原因: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励精图治,被称为“开元之治”。(

4、1)唐玄宗善用贤臣,任用姚崇、宋璟等人为相。(2)注意节省,销毁宫内的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品。(3)重视地方吏治,将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2)客观原因:前几位皇帝如唐太宗和武那么天都重视开展社会经济,为其打下根底。唐朝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为经济繁荣创造了政治前提条件。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表现:(1)农业进步:兴修许多水利工程,有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消费工具和技术改进,农产品品种增加、产量进步:出现曲辕犁、筒车等;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产量大大增加,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从西域传入许多蔬菜新品种;茶叶消费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人们抗天灾才能增强,如治理蝗灾。(2)手工业兴隆:陶瓷业:瓷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陶器唐三彩最为知名,其中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丝织业:丝织品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超。(3)商业繁荣:出现了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商业都市,长安城布局严谨,坊、市分开,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繁华的商业区,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3、“开元盛世”的含义:七下P15“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这一时期,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