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甲酯工艺说明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933823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烯酸甲酯工艺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丙烯酸甲酯工艺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丙烯酸甲酯工艺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丙烯酸甲酯工艺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丙烯酸甲酯工艺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烯酸甲酯工艺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烯酸甲酯工艺说明(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000吨/年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第一章 生产原理及工艺特点在该单元中丙烯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被用作催化剂。1.1 酯化反应原理丙烯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是一种生产有机酯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H2=CHCOOH+CH3OH CH2=CHCOOCH3+H2O这是一个平衡反应,为使反应有向有利于产品生成的方向进行,采用一些方法,一种方法是用比反应量过量的酸或醇,另一种方法是从反应系统中移除产物。1.2 丙烯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1)酯化反应器的主反应酯化反应器的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H+(IER)* CH2=CHCOOH+CH3OH CH2=CHCOOCH3+H2O

2、AA MEOH MA *IER指离子交换树脂 (2) 酯化反应器的副反应 CH2=CHCOOH十2CH3OH (CH3O)CH2CH2COOCH3+H2O MPM:(3-甲氧基丙酸甲酯)H+(IER)* 2CH2=CHCOOH十CH3OH CH2=CHCOOC2H4COOCH3+H2O D-M(3-丙烯酰氧基丙酸甲酯二聚丙烯酸甲酯) H+(1ER) CH2=CHCOOH+CH3OHHOC2H4COOCH3 HOPM(3-羟基丙酸甲酯) H+(1ER) CH2=CHCOOH+CH3OH CH3OC2H4COOH MPA(3-甲氧基丙酸) H+(1ER) 2CH2=CHCOOHCH2=CHCOOC

3、2H4COOH D-AA(3丙烯酰氧基丙酸二聚丙烯酸)其他副产物是由于原料中的杂质的反应而形成的。典型的丙烯酸中的杂质的反应如下: CH3COOH+R-OHCH3COOR十H2O C2H5COOH+R-OHC2H5COOR十H2O丙烯酸甲酯的酯化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它是一个可逆反应,本工艺采用酸过量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应在如下情况下进行:温度:75(MA) 醇酸摩尔比:075(MA)由于甲酯易于通过蒸馏的方法从丙烯酸中分离出来,从经济性角度,醇的转化率被设在60-70的中等程度。未反应的丙烯酸从精制部分被再次循环回反应器后转化为酯。用于甲酯单元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恶化因素有:金属离子的玷污

4、、焦油性物质的覆盖、氧化、不可撤回的溶涨等。因此,如果催化剂有意被长期使用,这些因素应引起注意。被金属铁离子玷污导致的不可撤回的溶涨应特别注意。1.3 丙烯酸回收丙烯酸回收是利用丙烯酸分馏塔精馏的原理,轻的甲酯、甲醇和水从塔顶蒸出,重的丙烯酸从塔底排出来。1.4 醇萃取及回收醇萃取塔利用醇易溶于水的物性,用水将甲酯从主物流中萃取出来,同时萃取液夹带了一些甲酯,再经过醇回收塔,经过精馏,大部分水从塔底排出,甲醇和甲酯从塔顶蒸出,返回反应器循环使用。1.5 醇拔头醇拔头塔为精馏塔,利用精馏的原理,将主物流中少部分的醇从塔顶蒸出,含有甲酯和少部分重组分的物流从塔底排出,并进一步分离。1.6 酯精制酯

5、精制塔为精馏塔,利用精馏的原理,将主物流从塔顶蒸出,塔底部分重组分返回丙烯酸分馏塔重新回收。第二章 生产流程说明2.1丙烯酸甲酯生产流程框图丙烯酸酯化反应器丙烯酸分流塔醇萃取塔醇拔头塔酯提纯塔丙烯酸甲酯醇回收塔甲醇重组分废水薄膜蒸发器2.2丙烯酸甲酯生产流程叙述 从罐区来的新鲜的丙烯酸和甲醇与从醇回收塔(T140)顶回收的循环的甲醇以及从丙烯酸分馏塔(T110)底回收的经过循环过滤器(FL101)的部分丙烯酸作为混合进料,经过反应预热器(E101)预热到75度后送至R101(酯化反应器)进行反应。为了使平衡反应向产品方向移动,同时降低醇回收时的能量消耗,进入R101的丙烯酸过量。 从R101排

6、出的产品物料送至T110(丙烯酸分馏塔),该塔进料温度69,塔顶温度41,塔釜温度80,再沸器温度89。在该塔内,粗丙烯酸甲酯、水、甲醇作为一种均相共沸混合物从塔顶回收,作为主物流进一步提纯,经过E112冷却进入V111(T110回流罐),在此罐中分为油相和水相,油相由P111A/B抽出,一路作为T110塔顶回流,另一路由P112A/B抽出的水相一起作为T130 (醇萃取塔)的进料。同时,从塔底回收未转化的丙烯酸。 T110塔底,一部分的丙烯酸及酯的二聚物、多聚物和阻聚剂等重组分送至E114(薄膜蒸发器)分离出丙烯酸,在操作温度120.5下回收到T110中,重组分送至废水处理单元重组分储罐。T

7、110的塔顶流出物经E130(醇萃取塔进料冷却器)冷却后被送往T130(醇萃取塔),温度30。由于水-甲醇-甲酯为三元共沸系统,很难通过简单的蒸馏从水和甲醇中分离出甲酯,因此采用萃取的方法把甲酯从水和甲醇中分离出来。从V130由P130A/B 抽出溶剂(水)加至萃取塔的顶部,通过液一液萃取,将未反应的醇从粗丙烯酸甲酯物料中萃取出来。从T130底部得到的萃取液进到V140,再经P142A/B抽出,经过E140与醇回收塔底分离出的水换热后进入T140(醇回收塔),塔顶温度60,塔釜温度92,再沸器温度95。在此塔中,在顶部回收醇并循环至R101。基本上由水组成的T140的塔底物料经E140与进料换

8、热后,再经过E144用10的冷冻水冷却后,进入V130,再经泵抽出循环至T130重新用作溶剂(萃取剂),同时多余的水作为废水送到废水罐。T140顶部是回收的甲醇,经E142循环水冷却进入到V141,再经由P141A/B抽出,一路作为T140塔顶回流,另一路是回收的醇与新鲜的醇合并为反应进料。 抽余液从T130的顶部排出并进入到T150(醇拔头塔),塔顶温度61,塔釜温度70,再沸器温度74。在此塔中,塔顶物流经过E152用循环水冷却进入到V151,油水分成两相,水相自流入V140,油相再经由P151A/B抽出,一路作为T150塔顶回流,另一路循环回至T130作为部分进料以重新回收醇和酯。塔底含

9、有少量重组分的甲酯物流经P150A/B进入塔提纯。T150的塔底流出物送往T160(酯提纯塔),塔顶温度38,塔釜温度56,再沸器温度64。在此,将丙烯酸甲酯进行进一步提纯,含有少量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的塔底物流经P160A/B循环回T110继续分馏。塔顶作为丙烯酸甲酯成品在塔顶馏出经E162A/B冷却进入V161(丙烯酸产品塔塔顶回流罐)中,由P161A/B抽出,一路作为T160塔顶回流返回T160塔,另一路出装置至丙烯酸甲酯成品日罐。3车辆制冷与空调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车辆隔热壁、制冷方法与制冷剂、蒸汽压缩式制冷一简答题1. 什么是隔热壁的传热系数?它的意义是什么?答:隔热壁的传热系数指车内外

10、空气温度相差1时,在一小时内,通过一平方米热壁表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可以概括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温差传递的热量。 它可以表示出车体隔热壁允许热量通过的能力,愈大,在同样的传热面积与车内外温差的情况下,通过的热量就愈大,隔热性能就愈差。2. 热量是如何从隔热壁一侧的空气中传至另一侧空气的?答:热量从隔热壁一侧的空气中传至另一侧的空气中,其传热过程可以分为:1)表面吸热热量从一侧的空气中传至隔热壁的一侧表面;2)结构透热热量从隔热壁的一侧表面传至另一侧表面;3)表面放热热量从隔热壁另一侧表面传至另一侧的空气中。3. 如何改善隔热壁的性能?答:(1)尽可能减少热桥;(2)不同材料必须完全密贴;(

11、3)减少漏泄;(4)选用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4.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各有何作用?答: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数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实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如电磁阀、分配器、干燥器、集热器、

12、易熔塞、压力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5. 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蒸发吗?蒸发与沸腾有什么区别?答:是。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是汽化的又一种形式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液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液体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液体温度保持不变。6. 制冷剂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热力状态是如何变化的?答:制冷剂蒸汽由蒸发器的末端进入压缩机吸气口时,压力越高温度越高,压力越低温度越低。制冷剂蒸汽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过热蒸汽,压力由蒸发压力P0升高到冷凝压力Pk。为

13、绝热压缩过程。外界的能量对制冷剂做功,使得制冷剂蒸汽的温度再进一步升高,压缩机排出的蒸汽温度高于冷凝温度。过热蒸汽进入冷凝器后,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先是散发出一部分热量,使制冷剂过热蒸汽冷却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在等温条件下,继续放出热量而冷凝产生了饱和液体。饱和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元件,由冷凝压力Pk降至蒸发压力P0,温度由tk降至t0。为绝热膨胀过程。 以液体为主的制冷剂,流入蒸发器不断汽化,全部汽化变时,又重新流回到压缩机的吸气口,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排出,进入下一次循环。7. 制冷剂在通过节流元件时压力降低,温度也大幅下降,可以认为节流过程近似为绝热过程(即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那么制

14、冷剂降温时的热量传给了谁?用于干什么?答:这个过程中热量传给了自身,使部分制冷剂液体汽化成蒸汽。8.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有哪些假设条件?答:理论循环假定: 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 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 假设除两大换热器外,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 假设制冷剂无流阻损失。9. 什么叫液体过冷?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答:过冷液体:当冷凝剂在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后,如果液体继续向外放热,制冷剂的温度就会低于饱和温度(对应于冷凝压力的冷凝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制冷剂液体称为过冷液体。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的影响: 使单位制冷量增大; 使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 单位功保持不变; 使制冷系数增大。总之,制冷剂液体的过冷有利于制冷循环,可提高制冷循环经济性。10. 试写出制冷剂R11、R115、R32和R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