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建设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931130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IP专享]建设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VIP专享]建设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VIP专享]建设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VIP专享]建设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VIP专享]建设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IP专享]建设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IP专享]建设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小组文化提高课堂效率小组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需要一种氛围,需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需要用评价的手段拉动小组内互助学习的积极性,综合起来,这就是一种文化。今天就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文化建设重点与大家交流。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各位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课堂成了他们培植兴趣提升能力的平台,成了他们展示智慧和才华的舞台。但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我发现学生失去了开始的好奇,也没有了刚开始时的兴趣,出现了明显的疲塌现象。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做引导。只有在小组内形成

2、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和正确的集体舆论,当问题出现时,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才有不竭的进取动力,反之,如果小组内没有积极的文化,即使本来努力的同学,也会慢慢地失去进取心。因此我们在使用 “小组 ”这一课堂的基本教学单位时,要下力气抓好小组的内部文化建设,做到 “用文化凝心聚力 ”。一、显性小组文化建设1 、科学划分小组一般是六人一组,全班可根据人数的多少分成若干小组。组内人员的搭配按组内异质的原则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学习情况要优、中、差结合(2)学生个人性格外向与内向结合。这样的搭配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学习互补,以优促弱;二是有利于纪律的相互约束,互相提醒;第三、最大的好处是性格的相互影响,外

3、向型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学习态度可以影响内向型学生,这样就逐渐地使内向的学生也有表达和交流的愿望。2、创设组标及组歌在老师的引领下,每小组的同学尝试着建设他们各小组的组标:它一般要包括组名、口号和各个小组成员在上面的签名。像坚持组、奋进组,雏鹰组、永不言败组等都可成为小组的组名。学生们选的口号也是很多,像“永不言弃;同甘共苦;携手共进;坚持到底;再坚持一小会儿;为理想而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还可以集体表决选择本组的“组歌 ”,组歌在上每周的班队主题活动前或其它一些活动开始前可以组织演唱、展示。3、合理利用班内墙报(书香栏)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学生参与合

4、作学习后等待的是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小组的认同,这种等待可以在评价中实现,还可以在成果展示中展现。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后续工作不能停滞,要及时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成果包括学生得到的喜报、老师的即时性评语、小组内课上课下集体完成的手抄报、艺术作品,特色作业等,展示可以通过班级墙报、板报、班刊即时地展现。4、黑板文化也是小组合作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将前后黑板分成同等多的部分,对应小组的个数每小组一块。除了板书板演所需的地方外,其它边角都是展示小组文化的阵地。小组内的口号,小组成员一致认同的名人名言,小组成员自己编写的格言都可以不定时的用彩色粉笔书写上去,以通过展示时时激励所有小组

5、成员和全班学生。5、组内对小组成员活动的评价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和小组成员的表现,组长和副组长要根据事先班内的训练要求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评价主题要多元化,可以有纪律评价、卫生评价、学习(发言、展示、作业等方面)评价。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可以有表扬、有鼓励、有建议。这些评价固定下来成为小组内部的常规工作后就自然演变成了小组的文化。二、隐性小组文化建设6、关于组内制度建设组内制度也就是小组成员共同通过的组内规范,用来约束小组成员的说、做、行。象小组长轮流任职制度。在刚进行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时,我们分的小组是异质同构,并且把表现最突出的学生定为小组长,目的是为了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是在长期的学习

6、过程中,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他小组成员的发展。为此,我们尝试着采用小组长轮流制度,这样锻炼了每一位成员的组织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再象小组合作学习规范对每一个小组在课上和课下的说做行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也是我们在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中自然产生的。7 、用动态的思维来管理小组,促小组文化的形成与持久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着学生管理各个小组的能力不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不能用统一的和不变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学生,所以,对合作学习的小组要实行动态的管理,教师的角色是做好小组长的引导、协调和服务。动态管理一般要

7、做好以下的工作。第一步,首先开好组长会,通过每周多次的组长会议明确组长的职责。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带头讨论,组织组员参与讨论,监督组员完成预习及各项作业的情况并进行检查与汇报;带头组织好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凝聚小组成员的向心力。第二,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组长管理经验交流会,商讨办法,经验共享。因为组长的性格各异,其管理能力也有强弱,有的办法多,有的办法少,召开交流会可以取长补短,经验共享,特别是他们交流的办法都来自于组长,来自于学生本人,往往更适合于管理学生,比老师支的招还有效果。在组长交流会中我们产生出很多合理化的建议:例如建立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发言。保证讨论过程更有实效性,有足够地讨论时间

8、。讨论达到全班互动,打破组界。使合作探讨更完善,更换不负责任的小组长。让每一个学生自发地主动学习,拥护小组长的领导,给某一些同学自愿选小组长的权力。给组长布置家庭作业和批改部分学生家庭作业的权力。给组长出题权,组长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指定同学讲题。举手发言不要浮在表面,要根据学生说理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给予奖励等建议。这些建议拿到班会讨论,经过全班学生表决采纳后大家共同遵守,保证了小组合作讨论始终具有活力。第三,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到学校参与到各班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来,让家长了解和理解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并从行动上和学校保持高度一致,支持小组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小组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9、。8、通过开展活动来提升小组文化文化要寓于活动中来发展和提升。如果在上课或参加班级活动时仅仅以对表现好的小组免家庭作业等简单做法来处理,可以说就是亵渎了小组文化的内涵。第一、我们要求时时处处不打破小组界限,时时处处以小组为基本的育人单位。在上课和活动时不打破小组界限,保证小组的整体性,以方便小组长对小组进行施政。像我们的班队主题活动、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升国旗和国旗下讲话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参加,活动后的奖励也不发给个人,而是给小组集体所有。第二、打造 “月月有活动、组组能参与 ”的良好氛围。如,三月开展植树节植树活动、五月开展艺术节活动,六月集中入队活动、七月毕业班宣誓活动,九月开展公民道德日宣传活动、十月举行体育节、十一月进行的“口琴演奏明星组 ” 评选、十二月进行的校园柿子文化节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尽力给小组提供更多的适合小组整体参与的机会。在活动前,我们把每一个活动进行分解,能直接由小组完成的部分我们组织小组竞标后完成,以此来加强小组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活力。近年来,恒涛双语实验学校在构建以“读、研、说、做 ”为核心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和推进过程中,一直把小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小组建设文化先行,有了文化就有了认同,就有了统一,就有了方向。新的学年我们将继续沿着这一方向,不遗余力地把高效课堂建设推向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