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龙舟会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93072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山龙舟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乐山龙舟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乐山龙舟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山龙舟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山龙舟会一、 回答问题1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什么内容?答:重点写了乐山龙舟会的盛况。2 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乐山龙舟会的盛况?答:规模宏大,极具地方特色。二、 文章结构1 点明乐山是举行龙舟竞渡得天独厚的地方。2 乐山龙舟会规模宏大,极具地方特色。3 龙舟会的场面很热闹。4 赛龙舟的过程真是“千顷水面琉璃滑,白艘龙舟竞争先”。5 传统的抢鸭子竞赛是龙舟会上精彩纷呈的项目之一。6 晚上的放漂灯活动是压轴节目。三、 资料乐山“龙舟节”乐山龙舟节是“龙”的世界。“龙舟文化”的精髓是乐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精华,主要表现在龙、佛、山、人几个上。“龙”是指历史悠久,具有民间传统的龙舟赛活动。“佛”,与乐山

2、城隔水相望,依山凿成的乐山大佛。“山”,主要指海拔3099米,面积117平方公里,以雄、秀、险、奇、幽闻名于世的峨眉山。构成了古人“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所称的独特景色。“人”,乐山地灵人杰,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人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和当代郭沫若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同世界许多古老民族一样,经历了图腾崇拜阶段。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灾害、恐龙、海莽缺乏正确认识,既恐惧又崇拜,更希望能战胜它们,同时各个部落也需要一种标记,以便识别和联合,于是产生了图腾。中华民族的图腾主要是龙。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许多龙的神话,在这些神话中,龙是水神。中国是农业大国,水利十分

3、重要,居住在水中的龙王,专管呼风唤雨,保风调雨顺,因而中国大地上凡有江河的地方均建立了龙王庙。龙舟源于春秋战国,“龙舟节”形成于唐代。唐代贞观年间,天下大旱,草木焦枯。金角老龙因不服鬼谷子大师课言,私改风雨簿,将长安城内应得“三点”雨水改成为“七点”,城外该得的“七点”改为“三点”。结果成内淹死不少黎民百姓,城外仍是赤地千里。玉帝得知,勃然大怒,命唐朝宰相魏徽于五月五日午时三刻将金角老龙斩首,龙头滚入皇宫,吓得唐皇不得安宁,赐金角老龙每年正月连头十五日,既玩龙灯十五天,五月脱头五日,既划龙船五天,从此产生了“龙舟节”。龙舟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渡,在龙舟竞渡种种传说中,以源于屈原最为广泛。屈原

4、的爱国精神最为人民景仰,屈原悲愤自沉最为人民同情,历代龙舟竞渡都把龙舟和屈原联系在一起。楚梦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并命舟楫以拯之”。乐山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端午举办龙舟会,各家门上挂艾叶、菖蒲、煮粽子、饮黄酒的民间习俗,其含义是驱除水妖、鱼、虫对屈原的伤害,寄托对屈原的哀思。龙舟竞渡由祭神向祭人的转化,表明了人民精神上的变化,社会的进步。龙舟竞渡虽有祭神祈祷,企求丰收或是纪念屈原的含义,但同时又是广大农民休闲时的一种娱乐活动。在紧张的插秧后,利用插秧苗返青的时间在端午节开展龙舟娱乐活动,松弛一下劳累的身心,然后精力充沛地投入生产,争取农业丰收,因此端午节龙舟会成了农民的狂欢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