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改进模板施工方法提高框架柱梁接头砼质量_secret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93070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成果]改进模板施工方法提高框架柱梁接头砼质量_secre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QC成果]改进模板施工方法提高框架柱梁接头砼质量_secre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QC成果]改进模板施工方法提高框架柱梁接头砼质量_secre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QC成果]改进模板施工方法提高框架柱梁接头砼质量_secre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QC成果]改进模板施工方法提高框架柱梁接头砼质量_secre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成果]改进模板施工方法提高框架柱梁接头砼质量_secr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成果]改进模板施工方法提高框架柱梁接头砼质量_secret(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花园一期二标段18#楼新建工程QC小组改进模板施工方法,提高框架柱、梁接头砼质量编制人:xxxxx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9月30日改进模板施工方法,提高框架柱梁接头混凝土质量xx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xxxx花园一期二标段新建工程QC小组发布人:xxx工程概况: xxxx花园一期二标段工程是xxxx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住宅楼工程,工程位于xx市西环路、北二环路口。该工程由xx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其中6#9#楼由xx市方圆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15#18#楼由苏州xxx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xx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工程开工日期2006年8月5日,计划竣工日

2、期:2007年5月20日。xx花园一期二标段工程实施的住宅楼新建工程,新建建筑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由八栋住宅楼及一个地下车库组成。其中6#楼建筑面积为3530平方米,地下一层主体六层框架结构住宅建筑;7#、9#楼建筑面积各为3406平方米,地下一层主体六层框架结构住宅建筑;8#楼建筑面积为3530平方米,地下一层主体六层框架结构住宅建筑;15#楼建筑面积为3272平方米,六层框架结构住宅建筑;16#+17#楼建筑面积为6380.98平方米,六层框架结构住宅建筑;18#楼建筑面积为6210.14平方米,六层框架结构住宅建筑;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47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一层框架结构。QC小

3、组概况:小组简介小组类型攻关型课题注册小组名称xx花园一期二标QC小组成立时间2006年6月5日小组人员9人注册编号课题活动时间2006.6.52007.1.13QC小组教育时间平均38小时以上活动频次1次/旬出勤率98%2、QC小组成员简介:序号姓名分工性别文化程度职务职称1xxx组长男本科分公司经理工程师2xxx副组长男本科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3xx副组长男本科项目经理工程师4xxx副组长男大专项目总工程师工程师5xx组员男大专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师6xx组员男大专项目施工员工程师7xxx组员男大专项目施工员工程师8xxx组员男高中木工班长技术员9xxx组员男中专木工翻样技术员选题理由及

4、目标:1、实施公司质量方针,以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框架柱梁接头砼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主体砼质量,关系到工程“优质结构”的质量评定。3、以往我公司的施工的主体框架结构中存在着柱梁接头混凝土不平直,几何尺寸不准,接口漏浆,缺棱掉角,割角不清晰等质量问题,影响了工程质量的评定,为此,选择在本工程上通过运用QC方法,消除以上质量通病,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实现该工程“优质结构”的目标。4目标分析:公司向社会作出“确保优质工程”的承诺,并在公司内部形成共识,在材料、机械、技术、资金及人员上给予全力支持。选择最优质的木工队伍进行施工,并选派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操作师傅现场指导和

5、监督。施工现场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我们有完成目标的信心和决心。目标值根据施工质量验评标准,结合本特点,制定柱、梁交接处模板质量标准如下:序号项目施工规范允许偏差本工程控制允许偏差合格率1柱、梁交接处模板质量5mm4mm90%制表人:xxx 日期:2006年7月18日PDCA循环第一轮PDCA循环P1计划阶段P1-1现状调查:QC小组为了改进框架柱梁接头支模工艺,克服柱梁接头中存在的通病,对近期施工的胜浦镇丽景华庭工程在柱梁接头处的模板施工方法上存在问题造成柱梁接头处砼质量通病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工作,具体调查结果见表:序号 工程名称砼不合格点项目丽景华庭工程不

6、合格点频率(%)累计频率(%)1表面平整度185844.044.02柱梁节点方正134231.075.83柱梁接口漏浆(外)92216.792.54胀模(处)275.397.85其他132.21006合计431301007调查人符学春、陈标柱梁接头砼质量排列图主要因素:砼表面平整度差、柱梁节点不方正。注:A区为主要因素-主要在第一循环中需解决的问题;B区为次要因素;C区为一般影响因素。P1-2原因分析通过调查分析,QC小组于2006年6月12日开会进行分析讨论,认为模板工程中表面平整度及梁柱节点砼不方正,正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具体分析见下因果分析图:表面平整度及柱梁节

7、点不方正因果分析图通过以上因果分析,QC小组进行认真讨论,找到了影响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及柱梁节点混凝土不方正的末端原因,根据总结、评价后以下几点原因为主要原因:1、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2、柱梁接头模板施工工艺不3、合理;4、柱梁处混凝土浇灌方法不5、正确;6、支撑加固不7、恰当;8、模板刚度不9、够。P1-3制定对策:针对以上五个主要原因,经过QC小组全体成员的认真讨论和研究,征求公司内部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意见,并一起制定了相应措施:对 策 表序号主要原因目标对策措施责任人时间1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组织操作人员技术培训,学习操作规程刘 辉施工前2柱梁接头模板制作安装方法不合理

8、改进柱梁部位模板制作安装工艺1、按制定方法进行技术监控2、做好模板制作安装工艺技术交底符学春施工前施工中3柱梁接头处混凝土浇灌方式不正确采取二次浇灌方法先柱后梁板1、调整柱梁接头混凝土的浇灌方法,柱施工缝在梁底下3cm;2、做好混凝土技术交底刘 辉施工前施工中4支撑加固不恰当增强支模刚度,防止胀模1、改进模板支撑方法,调整支模间距;2、作好支撑布置的技术交底。刘 辉施工前施工中5模板刚度不够增加模板刚度1、调整多层板厚度;2、经计算科学加密支撑间申成庆施工前施工中制表人:xxx 日期:2005年10月10日(二)实施阶段实施一:项目经理部首先根据原指定的施工段,采用“样板段”的方法进行施工。实

9、施二:有刘辉对木工班组进行技术培训,学习制作和安装操作规程进行技术交底,做到事先有样板,事中有检查。实施三:改进梁接头原有的制作安装工艺,采用柱梁连接施工方法,所谓柱梁连接方法是指柱梁接头部位的柱子模板与下部柱子模板在梁底下100150处断开,做到一次制作,一次安装,二次拆模的施工方法(先拆主模,后拆柱和梁板模板)。柱子模板和柱子帽模板由木工按翻样图统一制作编号,安装时对号安装,此项工作负责实施,负责指导和检查。实施四:调整框架混凝土浇灌方法,采取分二步进行浇灌,第一步先浇柱子混凝土,柱子混凝土施工缝设在梁底下3050mm处,此时混凝土已进入柱帽70120mm左右,然后第二步再浇柱梁接头和梁板

10、混凝土,此项工作由黄晓峰负责实施,刘辉负责指导和检查。实施五:模板多层板由原九夹板改为采用竹胶板,增加其刚度,钢管排架支撑和柱子钢管抱箍严格按“模板施工方案”中规定间距进行施工,此项工作由黄晓峰负责实施。(三)C1检查阶段 15#楼三层“样板段”的支模和浇砼工作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于2006年10月14日基本完成。QC小组于2006年10月23日下午对拆模后的柱梁接头砼质量进行检测,以检测发现操作工作基本上掌握了柱帽连接法的施工要点,柱梁接头处基本消除了平整度差及柱梁点砼不方正的现象。(四)A1巩固处理 QC通过第一轮循环,在框架梁接头砼质量进行检测,以检测发现操作工作基本上掌握了柱帽连接

11、法的施工要点,柱梁接头处基本消除了平整度差及柱梁节点砼不方正的现象.(四)A1巩固处理QC小组通过第一轮循环,在框架柱梁接头砼质量方面基本消除平整度和柱梁节点砼不方正的质量通病,从检查结果看,柱梁接头处混凝土上拆模后的外观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截面几何尺寸正确,阴阳角方正,无明显的蜂窝麻面现象,但在检查中发现部分柱梁接缝存在着漏浆现象,为进一步提高柱梁接头砼的质量,将消除以上的漏浆现象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第二轮PDCA循环P2计划P2-1现状调查QC小组针对第一轮循环中发现柱梁接口处砼存在漏浆问题,开展QC小组活动,对柱梁接头处质量进行详细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如下表序号项目总测点不合格点频率(

12、%)累计频率(%)1柱梁接口漏浆601344.844.82表面平整度60517.262.03柱梁节点方正60413.875.84胀模(处)50413.889.75其他50310.31006合计280291007调查人xx、xxx、xx制表人:xxx 日期:2006年10月28日根据调查结果统计表,作如下影响因素排列表:制表人:xxx 日期:2006年10月28日柱梁接头砼质量排列图注:A区为主要因素在第二循环中解决的问题;B区为次要因素;C区为一般因素。P2-2原因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找出了目前15#楼三层“样板段”柱梁接头砼质量存在接口漏浆质量问题,通过如下因果分析,找出其主要原因:制表人:x

13、xx 日期:2006年11月10日 柱梁接口漏浆因果分析图通过以上因果分析,找出了造成柱梁接口砼漏浆的末端原因,确定以下几点为主要原因:1、自检不2、认真;3、砼塌落度过大;4、梁、板、柱模板接口不5、合理。P2-3制定对策针对以上三个原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 策 表序号主要原因目标对策措施责任人时间1自检不认真加强自检力度、增强质量意识每木工班组增加一名自检员,加强检查指导工作袁则兵施工前2砼塔落度过大控制砼塔落度在3050mm之间,定时检查安排专人检查砼塔落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调整严松军施工中3板与梁柱模板接口方法不合理改进板与梁柱接口的施工工艺,采用铲口法相接和压条封钉板与柱梁模板接口的支撑方法,做好该方法的技术交底和监控。刘辉施工前施工中(二)D2实施阶段实施一:由项目部经理陈兵负责每木工班组选派一名自检员,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和健全质量与奖罚挂钩,做到每三天评比一次。实施二:由项目部质检员严松军负责即使掌握原材的含水率情况,开始搅拌时每半个小时测试一次塌落度,使踏落度植控制在3050mm之间,待相对稳定后每2h抽查一次,搅拌砼时除质检员有权调整用水量外,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