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本渠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930470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本渠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本渠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本渠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本渠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本渠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本渠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本渠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本渠道2020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共青团十六大与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他对全国广大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中第一点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与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类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蓬勃而起。它的产生,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成才环境、就业方式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都与以前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给高校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带来了诸多新情况。一从相关资料

2、看大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及其原因笔者2020年就撰文引证:早在2020年11月,来自全国13所外语外贸院校的教授学者聚会,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俞慧、许继亮先生认为,大学生已成为心理病变的“重灾群体”。抽查显示:重庆市大学生中,自杀未遂发生率为1.7%,近一年内的发生率为0.6%;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3%,近一年内发生率为4.7%。心理专家表示,一成以上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的现象仍值得社会关注。2020年10月15日发生的硬盘杀人事件: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杀死了一个老师。2020年10月16日下午1点多,徐汇区田林路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校的

3、一名男生在宿舍内持刀刺向室友,被刺的男生不幸身亡。据悉,惨剧的起因可能只是一些琐事纠纷。很多现象表明: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的多发群体。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要高于其他青年群体,主要表现:一是焦虑。对当前遇到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恐惧。二是冷漠。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包括生命都不感兴趣,终日随波逐流,无所事事。三是狭隘。为一些小的意见和得失而烦恼,耿耿于怀,百般计较。四是自以为是、任性自私、事事以我为中心目中无人等。五是自卑。因此打架斗殴、厌学休学退学现象较为普遍。针对上述问题,原因分析有很多:诸如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个人生活压力;

4、自主学习造成大一学生失去了方向和压力,无法适应;家庭条件较差、疾病、身体残缺或者外表不够理想等,也造成很多大学生虚荣、自卑、嫉妒、郁闷、仇视,甚至走向极端;80后大学生由于大量的独生子女,滋生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随意使用暴力的倾向和行为。但是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更深层次分析,就是当今职业院校大学生既没有上世纪60年代青年那样崇高的社会理想,又自我感觉没有名牌大学那样的相对进退自如的就业前景,因而对未来失去理想和信念,自我价值欲望膨胀,社会价值理念缺失,这个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二、职业院校大学生理想教育

5、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原因(一)职业院校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于普通本科高校有所不足教育体制改革后,职业院校的兴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职业院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尤其是许多院校把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训放在第一位,考虑现实市场需求多了,对大学生理想品德信念养成等教育工作放松了。(二)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实施的难度较大职业院校兴起以后,招生比例在逐年攀升,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己成为世界第一。为了保证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与学院扩张建设需求的同步增长,各职业院校招生条件和招生分数有了较大的下降,管理教育难度在加大,大学生理想教育专业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等同

6、正规本科院校相比都有着一定的差距。(三)资源短缺、硬件不足造成德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很多职业院校是在中专学校基础上升级的,学校经费、师资、校舍和教学手段等硬件呈现供不应求状态。在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投入上,不论是理论教学需要的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还是改善学生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条件等,经费都难以充分保障。职业院校大学生理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数量急增而分源不高,分源偏低造成很多学生在中学就失去远大理想的斗志。二是学生生源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职业院校相对收费不高,贫困学生群体增加,“家贫百事哀”的阴影难以回避。三是从封闭的中学走向了相对开放的校园生活,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现实社会的不良影响与世

7、俗的东西在学校也流行开来,请客送礼、没有背景难以谋事的社会潜规则和不良恶习像毒瘤一样弥漫了学生空间,甚至有的学生为了考试及格也要想方设法请客送礼。四是很多职业院校在德育方面的师资队伍多为半路出家东拼西凑,缺乏专业系统训练,跟不上时代节拍,理论素养不够,教育手段简单,教师深入了解国情深刻分析现实的能力有限,因而难以进行正确有效令人信服的积极引导。五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校园内外的生意场所、娱乐设施与教室相伴为邻,使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更加紧密,校园不再是单纯的象牙塔,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未来定位在现实生活的中低层社会技术角色,城市周边的人们、家庭、事业和奋斗,被认为往往是自己未

8、来生活的缩影,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多大价值,创业无好路,就业无强项。因此这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趋向低沉化,道德观念相对淡漠;娱乐消费观念日趋强烈;学习观念直奔功利性;价值取向更多注重于向钱看。三通过理想信念教育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什么是理想?理想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人生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也就是人们口语说的志向、志气。古人云:“哀大莫过于心死”,这个心死,就是没了志向和志气。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笔者多次和学生深入谈心,谈到动情处,说起未来,很多学生都唉声叹气,很多同学明显的有“心死”的表现。所以本人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耐心

9、细致地和他们分析国情,坚持以最积极的心态,畅谈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让学生产生坚定的美好时代感,和他们分析微小却坚韧的人之生命本质,剖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鼓励他们到周边街道、社区、企业、农村调研走访,心存高远而又求真务实地帮助他们,让他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寻找立足现实的未来有可能实现的人生目标,架构出他们自己的理想并逐渐求证形成信念。我所在的学院的宗旨是定位在管理型、地方性、服务型上,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有好多我带过的职业学院的大学生,树立了学以致用的理想目标,坚定了毕业后去适应时代需求的信念,有的决定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立志艰苦创业。有的同学还直接表示,毕业后回去和父母一起,从大棚种植开始,开发现代农业产品,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因为对身处的社会有了光明思维,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心,多年来,我所任课班级的学生,都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学生都十分信赖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给了他们富足的精神食粮,很多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中,还多次和我联系,进一步交流探讨理想信念,并深表感恩谢师之情。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