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实状况调查汇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92804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实状况调查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实状况调查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实状况调查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实状况调查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实状况调查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实状况调查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实状况调查汇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实状况调查汇报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路径。现在父母普遍忽略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把眼光更多地集中在分数上,常常为孩子考不好着急,极少为孩子没有好习惯着急,或即使知道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只是一味的埋怨孩子慌张不细心却不知怎样下手。所以,学校、老师、家长怎样合作,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主要。小学数学教育因为有着它独特的优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所以,我们围绕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实状况展开了研究。调查详细

2、目标我国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和智力原因相关,80%和非智力原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爱好、性格等关键非智力原因中,习惯又占有主要位置。数学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做完题后进行检验、验算,找到错误要进行订正,这也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现。我们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的现实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目标在于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详细目标是:1、经过对学生自查现实状况、老师教学引导和家庭教育配合情况三方面的调查,发觉学生自查缺失的原因及根源,为培养学生自查习惯,提升学生计算正确率作好铺垫。2、经过调查研究

3、实现对学生自查习惯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反思,含有一定的责任感。3、经历调查分析促进学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中形成“正能量”,促进教学互长,营造师生之间良性友好的教学气氛。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对象和范围时间:xx年10月。对象和范围:西安市试验小学五年级一班至八班,每班随机抽取十名学生及家长,部分老师。2.调查方法问卷法:学生问卷、家长问卷。观察法:随堂进行观察,查看作业本,测试情况。访谈法:和老师、学生及家长交谈。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3、调查内容调查内容是充足地了解学生在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影响下,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原

4、因和实际行为,其中包含学生数学学习状态,课业负担情况,学生自查习惯的实际情况,家长在督促学生学习方面的行为和方法,和老师对于学生自查习惯的了解和定位等等。经过为期30天的周密调查,走访了一线的数学老师,和部分学生和家长进行交谈,随机发放80份家长问卷,80份学生问卷,并全部收回,我们发觉学生的数学自查现实状况令人担忧。1、忙于学习,无暇思索,动力欠缺。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合理的时间安排和充沛的精力是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保障。经过调查我们发觉,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现实状况令人堪忧:只有%的学生能主动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80%的学生全部需要老师或家长的部分督促和帮助,还有%的学生必需在老师和

5、家长的监督和催促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失去了督促和检验则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爱好不浓,学习依然处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从调查中我们发觉%的学生常常会参与课外活动或学习,仅有%的学生没有参与课外学习和教导。我们来算一笔账,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学生在校时间按5小时计算,一周为25小时。据调查高年级学生在校外学习时间通常在10小时以上,我们按10小时计算,则学生一周在校内外上课时间长达35小时,相当于一周7天,天天全部是工作日。学生的在校作业时间按每日一小时计算,课外作业时间通常也为5小时,再加上每日读英语最少15分钟,合计约12小时。这么学生一周内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时间总计

6、约为47小时,约占一周时间的三分之一。学生充分的睡眠时间通常不得少于十小时,约占一周时间的二分之一。那么学生还剩的六分之一时间在干什么呢?吃饭、洗漱、准备、上学、放学学生基础处于忙于应付全部学习任务的状态,在这一状态长久的影响下,致使学生们无暇思索:“我为何而学?”“我该怎样学?”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2、重视成绩,轻视引导,气氛欠缺。从学校教学中能够了解到,现在多数老师在实施新课标理念中,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怎样利用日常练习、作业、测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等关注不够。老师过于关注学生答题的正确率,过于关注题目标答案本身,对于学生犯错的其它客观或主观原因没有引发足够的重视,这些隐性的学习

7、力制约和影响着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在社会原因和家庭期望的影响下,多数学生和家长全部渴望考取理想的中学,为孩子营造愈加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因此成绩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杆。在课改和教育导向的正确引导下,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逐步被扭转,但成绩仍然是学生学习评定的硬指标。为此家长们努力实现本身的最优化,打造孩子的最好化。她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学习严格把关,往往将作业检验的任务,甚至测试反思大包大揽,出现学习上的问题立即指导。表面上,当日问题当下处理,但长此以往,形成了孩子强烈的依靠心理,成为的做作业的机器,计算的工具,不愿自查,只是坐等家长的评判,而这使得家长们也骑虎难下,也叫苦不迭。据调查常常监

8、督检验学生每日作业情况的家长占调查总数的% ,在测试后为孩子查找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高达90%,而在家长眼中学生含有日常自查习惯的仅占调查总数的%。过于关注成绩,轻视对学生的自查引导,学生们缺乏自查的气氛。3、流于形式,难成实效,方法欠缺。学生在学习中为了快速完成学习任务,留给自己更多“自由”的时间,她们急于完成学习任务往往忽略自查这一步骤。在课堂练习中,只有答案不一样才会思索错因。在交作业后,见到老师批改的错号才会找自己处理问题的误区,缺乏自查意识。所以,在考场上,总有些学生答完题无所事事,折纸、画画、玩尺子。多数同学的检验能够用一个“看”来概括状态,看来看去也看不出因此然,任时间从身边滑过。尽

9、管有部分验算的同学,和其说是在验算不如说是二次计算,自查方法显著欠缺。据调查,学生含有数学预习习惯的占调查总数的40%,学习后立即复习的占%,能自觉自查的占%,单元学习后,测试后自查的学生分别占%、%。学生自查意识淡漠,自查方法单一,极难实现有效自查,就不能经历自查过程,体验自查优势,难以形成自查形成的良性循环,提升数学素养。因为首先,时下常见的做法是老师部署完作业,总不忘要求学生让家长检验签字,这么既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靠性,减弱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意识,淡化了她们心中的责任感,同时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其次,面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因为对作业失去了热情,往往是只要完成作业

10、就万事大吉,不愿关心作业完成的质量,更不愿去反思从作业中得到什么启示。再就是,在数学检测中因为不会进行自查,任时间急忙流逝,而学生无所事事。针对学生自查习惯缺失这一现实状况,我们能够经过以下方法作以尝试:1、引导自查,领会自查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自查,反思和小结有效的自查方法。当然老师在每节课全部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和练习的量,课堂的承载量有限,所以,老师能够经过练习中的某一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归结自查的方法。比如,学生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经过观察板演,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发觉自查方法并加以归结,看图形特征,想面积公式,验计算结果,对单位是否一致。2、家校沟通,营造自查气氛。

11、在家庭作业这一步骤,有关作业自查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展现的形态是学生草草检验流于形式,家长检验才是实质。在学生自查时家长更有甚者在孩子旁边不停提醒,指指点点,造成孩子强烈的依靠心理。而学生本存的一丁点儿自查自信也被家长的一声怒斥和好心指点所替代,取而代之的是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家长,相信老师。所以,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络,家长立即反馈学生的自查结果,老师定时在家长中给方法上的引导和孩子自查结果的展示,排除家长的迷惑,形成家校协力,为学生营造自查气氛。3、立即激励,体验自查效应不论是课堂练习中,还是在作业中,老师全部应作一位善于观察的引路人,发觉学生自查行为应立即肯定,对于学生收获自查结果,老师更应大力表彰,引导学生去浮躁,静思索,利用楷模的力量感召学生细心自查,让“正能量”扩散开来,使得数学素养的提升习惯和自查习惯相辅相成,学生经过心理体验感受自查的带来的良性效应,促进自查方法的展现多样化,自查技巧的提升快速化,和自查习惯的养成长期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