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92772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防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基础知识1、人体有多少个椎间盘?人体脊柱的结构非常复杂,脊柱的椎骨共有32 块。因环推与枢椎之间,骶椎尾椎之间不 存在椎间盘,所以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 个。它们均位于两个椎体之间。腰部的椎间盘最厚, 约为9 毫米。从腰1到骶椎之间都存在有腰椎间盘。人们常说的椎间盘突出实际上指的是腰 椎间盘突出,其实颈椎、胸椎之间均有椎间盘,也同样可以突出,不过症状和体征,以及治 疗方法不同而已。2、椎间盘有几部分组成?椎间盘通常包括三个部分:软骨板;纤维环:髓核。椎间盘实际上是一个密封的容器,上下有软骨板,它是透明软骨覆盖于椎体上、下面能环中 间的骨面。上下的软骨板

2、与纤维环一起将髓核密封起来。纤维环由胶原纤维束的纤维软骨构成,位于髓核的四周。纤维用的纤维束相互斜行交叉重叠, 使纤维环成为坚实的组织,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负荷.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 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韧带,后侧的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 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髓核是一种弹性胶状物质,为纤维环和软骨板所包绕。髓核中含有粘多糖蛋白复合体、硫酸 软骨素和大量水分,出生时含水量高达90% ,成年后约为 80。3、腰椎间盘的结构会随年龄而改变吗?成人椎间盘组织无血液供应,靠淋巴的渗透维持营养,仅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液供应。椎 间盘是身体负荷最重的部分。因此,20

3、 岁以后,腰椎间盘开始退行性变,髓核含水量逐步 减少。由于脱水,髓核张力减低,椎间盘可变薄。同时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胶原纤 维增多,髓核失去弹性。身体的剧烈运动,可引起纤维环的各层纤维互相摩擦,产生玻璃样 变,从而失去弹性,最后导致纤维破裂。因此,随着年龄的线大,腰椎间盘的结构老化,其 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4、腰椎间盘的功能有哪些?腰椎间盘与颈段、胸段椎间盘的功能基本相似,在介入脊柱承受躯干重量,联系肢体,保 持整个身体正常的生理姿势,进行躯干的各种运动时,腰椎间盘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具体的 功能如下:(1) 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随椎体的发育,椎间盘增长,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长度

4、。(2) 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3) 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即使椎体间仍然有一定的倾斜度,但通过髓核半液状的成 分使整个椎间盘承受相同的应力。(4) 缓冲作用。由于弹性结构特别是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压力下可变扁平,使加于其上 的力可以平均向纤维环及软骨板各方向传递;是脊柱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 作用,使由高处坠落或肩、背、腰部突然负荷时,起着力传导的缓冲作用,起到保护脊髓及 脑部重要神经作用。(5) 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6) 保持椎间孔的大小,正常情况下椎间孔的大小是神经根直径的310倍。(7) 维持脊柱的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不一,在同一

5、腰椎间盘其前方厚,后方薄, 使腰椎出现生理性前凸曲线。5、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神经根或马尾神 经,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称为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或腰椎间盘纤维 环破裂症。6、腰椎间盘突(膨)出症好发于哪些位置?腰椎间盘突(膨)出症,90%以上涉及最下两个椎间隙。国内外都以下位两个椎间隙多见, 这一方面是因下位两个间隙劳损重,退变多,易突出,另一方面是腰5 及骶1 神经在椎管内 分别跨越下位两个椎间盘,当椎间盘突出时,压迫牵拉神经根产生典型的临床症状,易于被 临床发现。有人通过研究髂嵴间线高低与下腰椎间盘退变的临床相

6、关问题,证明腰5骶1或腰45椎 间盘退变率与髂嵴间线的位置高低有关。髂嵴间线高者,腰5骶1退变差,而腰45退变 重;髂嵴间浅低者,腰5骶1退变重。另外,多数统计资料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容易发生在左侧,主要原因可能是多数人在运动和 劳动时,右手用力,右侧腰背肌肉紧张力较强,椎间盘相应在右侧所受的压力较大,挤压的 力量传导至左侧,可使左侧纤维环撕裂,并将髓核挤至左侧而造成突出。7、为什么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 不少患者虽不情愿,但又时常成为“拜访”医生的“回头客”。该病复发率高的原因有如下 几点:(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

7、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 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 髓核再次突出,导致本病复发。(3)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本 病的复发。(4)术后的病人虽然该节段髓核已摘除,但手术后该节段上、下的脊椎稳定性欠佳,故在 手术节段上、下二节段的椎间盘易脱出,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8、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应采取什么样坐姿?由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可以看出,久坐或坐姿不正确是导致椎间盘突出的原因之一,那么 究竟采取

8、什么样的坐姿才能将这种风险减少到最低呢? 正确的坐姿应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如有可能,最好在双脚下垫一踏 脚或脚凳,使膝关节略高出髋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 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疲劳。久坐之后也应活动一下,松驰下肢肌 肉。另外,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不宜坐低于20cm的矮凳,应坐有靠背的椅子,因为 这样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量,使腰背部相对处于松驰状态,减少腰背劳损的机会。9、卧床休息的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怎样下床?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需要下床,怎样下床才 能避免腰椎过度活动,减少腰

9、部负担呢? 患者仰卧位下床时,先将身体小心地向健侧侧卧,即健侧在下,两侧膝关节取半屈曲位,用 位于上方的手抵住床板,同时用下方的肘关节将半屈的上身支起,以这两个支点用力,患者 会较容易坐起,然后再用手撑于床板,用臂力使身体离床,同时使半屈的髋、膝关节移至床 边,然后再用拐杖等支撑物支持站立。按上述方法起床可使躯干整体移动,从而减少了腰部 屈曲、侧屈、侧转等动作,不致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适。如病人难以单独下床,可在家属帮助下以同样方式下床。10、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采取什么样的睡眠体位比较好?人的睡眠姿势大致可分为仰卧、侧卧和俯卧三种方式。仰卧时,只要卧具合适,四肢保持 自然伸展,脊柱曲度变化不

10、大。侧卧一般不必过于讲究左侧还是右侧卧位,因为人在睡眠中 为了求得较舒适的体位,总要不断翻身,一夜约20-45 次。俯卧位时胸部受压,腰椎前凸增 大,易产生不适感。所以,一般以采取仰卧和侧卧位为宜。有条件的患者,仰卧位时应在双 下肢下方垫一软枕,以便双髋及双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减小椎间盘后 突的倾向,同时也降低髋腰肌及坐骨神经的张力,这样能有效地防止腰椎间盘突(膨)出症 的复发,是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的最佳体位。11、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使用腰围有什么好处?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卧床或牵引后,医生总要求患者佩戴腰围,那么,腰围对治疗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有什么好处呢

11、? 首先,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佩戴腰围的主要目的是制动,就是限制腰椎间的屈曲等运 动,特别是协助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动作,以保证损伤的腰椎间盘可以局部充分休息。 特别是急性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因局部的急性炎性反应和刺激,可有不同程度的肌 肉痉挛,佩戴腰围后,减少了腰的活动,可起到加强保护的作用。合理使用腰围,还可减轻 背肌肉劳损,在松弛姿势下,减轻腰椎周围韧带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善椎间隙内的 压力。经过卧床和牵引后的患者开始下床时,每次时间较短,运动量较少,运动范围也不宜太大, 这时,佩戴腰围可使腰椎曲线保持较好状态,对加强疗效很有好处。12、佩戴腰围的注意事项腰椎间盘(膨

12、)突出症及其他下腰部疾患的病人,在佩戴腰围时注意以下几点:(1)腰围的规格要与自身腰的长度、周径相适应,其上缘须达肋下缘,下缘至臀裂。腰围 后侧不宜过分前凸,以平坦或略向前凸为好。不要使用过窄的腰围,以免腰椎过度前凸,也 不要使用过短的腰围,以免腹部过紧。一般可先试戴半小时,以不产生不适感为宜。(2)佩戴腰围可根据病情掌握时间,在腰部症状较重时,应经常戴用,不要随时取下,病 情轻的患者,可以出外时,特别是要较长时间站立或一个姿势坐着时戴上腰围,在睡眠及休 息时再取下。在症状逐渐消退、体征逐渐变为阴性以后,应去掉腰围,开始逐渐恢恢腰的正 常活动,一般整个使用时间以46周为宜。(3)佩戴腰围以后应

13、注意腰部活动,由于腰围仅限制了屈曲等方面的活动,而不能减少重 力,所以戴上腰围仍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活动,一般以完成日常生活、工作为度。对于手术 后、严重腰椎骨折、脱位等患者,腰部活动要按医嘱进行,解除腰围也应经医生同意。(4)在使用腰围期间还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增加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和减轻腰肌的萎缩。13、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哪些人?(1)年龄方面:本病多发于2 55 0岁的人群,占整个发病人数的7 5%以上。虽然这 个年龄段是人的青壮年时期,但是椎间盘的退化已经开始了。(2)性别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这是由于男性在社会工作中从事体力劳动的 比例大于女性,腰椎负荷亦长期大于女性,从而

14、导致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3)职业方面: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但仍以劳动强度较大的 产业多见。此外,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员亦有相当大的比例患病。(4)环境方面:长期工作或居住于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比较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据统计长年从事矿井井下作业的人,患本病的比例较高。(5)其他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与遗传因素有关呢?目前尚没有最后结论,但可以肯 定的是某些腰椎先天性发育不良的人,如患脊椎侧弯、先天性脊椎裂等疾病的人,同时并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此外,如孕期妇女,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导致体重突然增 长,加之肌肉相对乏力及韧带松弛,亦是诱发本

15、病的危险时期。二、病因病理1、椎间盘突出的常见病因是什么?(1)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经常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 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更易造成椎问盘较大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 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2)外力作用有些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 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例如装卸工作人员长期弯腰提举重物,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策 状态。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伤。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问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1)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尤其是在上述退变产生后,修

16、复能力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2)椎问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而后纵韧带在腰5、骶 1 平面时,宽度显著减少,对 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明显减弱。(4)诱发因素1)突然负重或闪腰:突然的腰部负荷增加,尤其是快速弯腰、侧屈或旋转,是 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2)腰部外伤:在暴力较强、未引起骨折脱位时,有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此外,进 行腰穿检查或腰麻后也有可能产生椎间盘突出。3)姿势不当:起床、起立等日常生活和某些工作中,若腰部处于屈曲位时,突 然给予一个外加的旋转动作,则易诱发髓核突出。4)腹压增高:腹压与推间盘突出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在剧烈咳嗽、打喷嚏、 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5)受寒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推间盘的压力增加, 也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