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925977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语》十则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语》十则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语》十则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语》十则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教案重点与难点 : 重点 :1. 认读字词 ;2. 理解各则语录 ;3. 整理、积累语 言材料。难点: 分类式学习笔记活动的实施 教学过程第一个教学板块 : 认读课文。 (15 分钟左右 )1. 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2. 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3. 听读课文 , 注意校正读音 , 体会语调。4. 分“则”朗读课文 , 每读一则 , 都要求对应着“点 读”课文注释。5. 分学习小组 , 读课文 , 说注释 , 说译文。6. 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 : 析读课文。 (12 分钟左右 )1. 同学们双向交流 , 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2. 同学们试作批注 , 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3. 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 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 , 与学习习惯有 关”, 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4. 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 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第三个教学板块 : 理读课文。 (20 分钟左右 )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 , 请同学 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 ( 或者老师提出 整理的要求 , 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 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 551 一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陬 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 )人,

3、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2. 在“成语”类记下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 师3. 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 用于学习态度 : 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用于学习方法 :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用于思想修养 : 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方法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用于人生感悟 :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用于日常生活 : 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4. “难句翻译”类练习 : 有朋自远方来 ,

4、 不亦乐乎 ?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下课之前 , 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 ”。教案点评 :板块式教学思路 ,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教案示例二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 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 , 改进学习方法 (前部 )3. 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 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 : 目标 3教学难点 : 目标 3预习指导 :1. 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愠罔殆谓哉焉诲2. 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 , 试翻译课文。3.

5、熟读。教学过程 :1. 三分钟演讲。2. 创设情境 , 导入新课。请同学自由发言 , 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 言或谚语来 , 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言文入门 ( 教师讲 解):(1)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 直译和意译(2) 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 通假字(4) 朗读与背诵(5) 四种特殊句式4. 朗读指导(1) 教师范读课文。(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 , 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 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 , 学生齐读课文。(3) 抽二个学生朗读 , 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5. 指导文言句子翻译。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 , 要与

6、学生讲清以下几 点 :(l) 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2) 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 双音词。 (3) 弄清虚词的用法。 (4) 补充适当的词语。 (5) 调整句子的语序。 (6) 揣摩句子的语气。 (7) 注意古今义 的不同。 (8) 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9) 四种文言文特殊 句式。6. 指导翻译第 1-5 则 :处理方法 :(1) 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 : 由个别的词义 , 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2) 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 , 然后学生 自己试译 ,不明白的举手发问 , 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3) 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4) 师生共同评价 , 纠正。7. 指导背诵

7、。8. 小结。 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 理.自由发言 , 不拘对错布置作业。(l) 课后练习一、二题。(2) 背诵全文。(3) 默写全文。第二课时&nb12 下一页论语十则教案 sp; 教学目的 :1.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 , 改进学习方法。2. 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后半部分 )。3. 朗读与背诵 .教学重点 : 目标 2教学难点 : 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教学过程 :1. 检查复习。2. 导入上一节课 , 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课 , 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课文。3. 翻译课文 6-10 则(l) 教师讲解下列难句 :子在川上 ,

8、 曰: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2) 学生尝试自己翻译 ,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 讲座, 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 .(3) 抽查二个学生翻译 ,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补充。4. 独立思考 : 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 ,有的谈学 习态度 , 有的谈学习方法 , 请各举例说明。抽查发言 , 学生互相补充 :(1)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 罔, 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默 而识之(2) 学习态度 :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 学而不厌 ;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 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

9、不如乐之者 ;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5. 片断写作 :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 , 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应该 怎样去做。 100 字左右写完后班内交流。 ( 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6. 小结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他的许多 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7. 背诵指导 : 抓关键词的背诵法。8. 作业(1) 课后练习三、四题。(2) 默写课文探究活动分类式学习笔记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 , 也称作“理读”。 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 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 练得越早 , 学生对语言材料归

10、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 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具体做法是在阅读 理解的基础上 ,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 纸, 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 (分为作家作品、 成语、名言警句难句翻译等 ) 整理课堂笔记 ( 或者老师提 出整理的要求 , 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 , 是在向 传统的做法挑战 :平时课堂上 , 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 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 , 包括对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的 笔记, 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习惯养成和提高教学效率 上, 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 习笔记” , 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 要求, 设计立意高远的课堂实践活动上一页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