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人民药讯3期讲解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925079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绥阳县人民药讯3期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绥阳县人民药讯3期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绥阳县人民药讯3期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绥阳县人民药讯3期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绥阳县人民药讯3期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绥阳县人民药讯3期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绥阳县人民药讯3期讲解(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绥阳县人民医院药讯2011 年第 3 期目录要重视用细菌药敏结果治感染 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医院不合理用药分析 慢性胃炎用药指南 最新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要重视用细菌药敏结果治感染细菌感染在人们生活中随时可以发生, 轻则不为人知,重则夺去病人的生命。 治疗用药一方面需要临床经验, 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寻找引起感染的细菌, 了解其 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的放矢地治疗,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举个例子:某男性,面部长了一个红肿的小疮,嫌不美观,将其抓破,次日 就出现怕冷、发抖、高烧、面部红肿、眼睛不能睁开等症状。当地医生经验性地 用大量青霉素 G 输液两天,病情反而加重。转到大医院后,立即抽血作

2、培养后, 经验性给予足量头孢唑啉治疗, 病情好转。第四天血培养结果报告金黄色葡萄球 菌生长,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头孢唑啉敏感,继续治疗。两周后患者痊愈出院, 这个病人被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为什么要做细菌药敏试验人体受到某些打击,例如外伤、肿瘤、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手术、艾滋病等 情况下引起感染, 这些细菌叫条件致病菌。 人体感染后, 到底是由细菌还是病毒、 真菌、寄生虫引起, 是致病性细菌还是条件致病性细菌, 单靠医生的眼睛是看不 出来的, 靠经验治疗也有一定局限性。 例如有的女性反复发生解小便灼热感、 解 尿频繁、解尿疼痛或出现血尿,只管用药不做细菌培养,治疗效果不好,最终进 入尿毒症阶

3、段。 如果尿路感染发生后,先做细菌培养,再用药,这样就可以了解 感染的是什么细菌, 对常用抗菌药物是否敏感, 非常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 取得 好的疗效,避免反复发作。细菌培养 阳性只是检查的第一步, 药物敏感试验 才能提供选药或换药的依 据,这需要用专门的时间、 专门的药物及相关设备进行。近年来,由于抗细菌药 物,例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的广泛使用,细菌对 这些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 也就是耐药的细菌大量出现, 使临床医生根据以前 经验进行的治疗失败, 某些危重病人的感染, 可因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无效而延 误治疗乃至死亡。此外,没有药物敏感性结果的支持, 医生长期使用

4、广谱抗菌药物, 往往使人 体正常定植菌群微生态失去平衡, 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或真菌性二重感染, 增 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天数, 增加医疗费用。所以当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出现感染 时,除了准确地培养出导致感染的细菌以外, 还要针对这个细菌做出抗菌药物敏 感试验,以便及时、 准确、有效地筛选有效的抗菌药物。 敏感试验结果还可以提 示所需抗菌药物剂量,帮助临床医生选用最佳药物及剂量。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还有助于细菌感染及耐药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耐药菌 株的流行情况, 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因此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炎症 时,千万不要自己随便服用抗菌药物, 也不要随便在药店购买抗菌药物, 一定先

5、到医院做细菌培养, 再由有资质的医生根据经验开药, 等待培养结果, 酌情调整。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治疗细菌感染治疗的模式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经验性治疗。 就是临床医生根据 病人的表现, 没有细菌学结果前或者医院根本无法进行细菌培养, 只能根据自己 积累的临床经验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报道, 进行经验性给药。 有些经验治疗是有效 的,一旦经验治疗有效,就可以继续使用至疗程结束。一般感染用药35天看疗效,重症感染用药 48 小时观察疗效。无效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或临床经 验调整抗菌治疗方案。第二种是目标治疗, 也称作循证治疗。 就是指培养出来细菌并得到药物敏感 试验结果后进行的治疗。 医生在细菌

6、培养出来前, 进行的经验治疗效果良好, 而 培养出来的细菌对所用药物敏感, 可以继续使用。 或者改为同样敏感但是抗菌谱 比较窄的抗菌药物, 避免干扰正常定植菌群。 如果培养出来的细菌对所用药物耐 药,经验治疗有效时并不需要改变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可以继续进行至疗 程结束。若经验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病情更加恶化, 而培养出来的细菌又对所用药 物耐药,应该及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停用原有药物,改换为敏感药物,或 者调整原用剂量偏小的给药剂量。一般感染用药也是 35天看疗效,重症感染 用药 48 小时观察疗效。无效者再根据后期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或临 床经验调整抗菌治疗方案。在目标治疗过

7、程中, 应该注意选择药物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强度。 如果是广 谱抗菌药物或活性非常强的药物, 应注意有无干扰正常定植菌群, 出现菌群失调、 二重感染或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还要重视在治疗过程中, 细菌也可能出现敏感性 降低,对多种药物耐药 (多重耐药 )或者对目前常用药物都耐药 (泛耐药)。所以治 疗过程中, 应该经常关注有无可以进行培养的标本, 随时追踪细菌及其敏感性的 变化情况, 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抗感染方案的调整。 还要做好消毒隔离, 避 免耐药细菌在病人、科室、医院间传播。【以下为门诊西药房供稿】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在为患者办理退药的过程中, 发现退药例数较多, 数量较大, 原因复杂

8、, 这不仅给药房的正常工作增加了压力, 也为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 然而由于诸多 原因造成病人药品未用, 要求退药的情况时有发生, 现将门诊药房退药情况进行 分析,以便更好的加强药品的管理和使用1 退回药品类别首先,退药例数最多的是抗微生物类药物,这与抗生素本身使用广泛有 直接关系, 但也能反映出抗生素使用存在滥用现象, 这也是目前医药行业存在的 普遍现象。医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如开大处方,频繁换药,无指征用药,不做 药敏实验而盲目用药等都可能导致出现不良反应或患者不配合而申请退药。 根据 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已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 相信随着抗生素应用的合理化, 退药例数

9、会大大减少。 其次,中枢神经系统类药 物和循环系统类药物退药例数也较多, 反映了这两类药的用药人群正在扩大, 如 精神科患者和心血管内科患者, 这一点在平时配发药品时也能感觉到。 再次,诊 断用药在退药中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 这类药物有硫酸钡混悬液, 利多卡因胶浆 等,这类药物往往由患者提前买药, 做检查时再用, 退药原因是检查取消了。如 果这些药品能放到相关科室, 检查时直接用药, 相信能大大减少这类药物的退药 现象。2 退药原因2.1 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的退药所占比例最大, 要想减少此类原因的 退药,首先医生应当把好处方关,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过敏史,需皮 试的药物应在确保结果阴

10、性后再为患者合理开具药品, 其次对于一些可预知的不 良反应可预先告知患者,如卡托普利引起的干咳和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胃肠道反 应。这样可以使患者有个心理准备, 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减少退药。 在为这类 患者办理退药的过程中,会由不良反应监督员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实填写 SFDA 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为上市药品的再评价收集宝贵的信息。2.2 由于门诊或急诊患者入院后改变医嘱而退药的也占有相当比例,而 且主要集中在急诊科室。 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需要一个过程, 病情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而且住院后不同的医生也会有不同的用药方案, 这就会造成原来开的药 不再适用。因此这一类原因的退药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理

11、解和接受的。自 2007 年5月1日起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 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3 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 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5 种药品。”急诊科 处方一般都不超过 3 日量,但用药品种较多,用量偏大,所以要减少这类原因 的退药,仍需医生把好处方关,合理用药。2.3 一些细心的患者在购药后通过仔细阅读说明书发现自己有禁忌证而 要求退药。 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医生在开具处方时, 未详细询问 患者过敏史和病史,与患者的沟通还不够; 二是医生对药品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大多关注药品的适

12、应证和用法用量,而对说明书中禁忌、注意事项等关注较少。 这就要求医生加强药品知识的学习, 正确、全面地阅读药品说明书。 为了方便医 生查阅药品资料, 药剂科把全部药品资料分类整理成药品集, 对指导临床用药起 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考虑到药品更新很快, 很多新药仍不方便查阅, 所以我 们将逐步地将全部药品说明书进行收集整理, 分类成册,放在门诊药房咨询窗口, 方便医生和患者查询。相信会对合理用药起到促进作用,此类退药也会减少。2.4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有的 患者阅读说明后感觉不良反应太多,或把“慎用”当成“禁用”因而拒绝用药。这反 映患者对药品的不良反应有较

13、强的防护意识,但是药学知识又是有限的。此时, 药师应该向患者进行一些用药知识的宣教, 让他了解不良反应是可能发生, 不是 必然发生, 即使发生, 有的也是一过性的等等, 以免患者退药而错过良好的治疗 机会。通过本次分析可以看出,首先,相当一部分退药是由于医院的不合理 用药造成的, 要改变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医院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 风的建设, 需要不断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 准确及时地诊断疾病, 科学掌握患者 病情发展情况, 合理使用药品, 避免由于医务人员自身差错造成的退药。 具体措 施归纳如下:1. 合理用药 医生在接诊患者时应认真询问患者既往用药信息 ,了解患者 药物变态反应史。

14、首次用药 ,最好给予患者最小包装量的药品 ;静脉用药严格按说 明书中规定药液浓度、剂量 ,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 ;对依从性不好的患者最好耐心 告知药物治疗计划及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解释使用药物的利弊 , 指导其正确的用药方法。2. 改进药房、药师工作 药剂人员要善于发现不合格处方 ,并及时处理 ;要 注意发现处方药名、剂型、剂量、用法错误 ;存在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 ,或处方 存在潜在的用药疑问 ,并可能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造成严重的医疗 事故等 ,将不合格处方反馈给医师 ,进行修改或更正。药剂科在药名的输入上尽最 大所能方便临床选用 ,临床有需要及时反馈 ,以修正药品

15、字典库 ,随时为临床科室 提供新药信息咨询。定期收集整理退药处方进行原因分析, 将结果告知医务人员, 减少退药率。3. 合理退药 应建立退药制度 ,规范退药流程。医院各级领导很重视如此 频繁的退药情况 ,为了减少医患纠纷 ,更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 ,根据卫生部 2002 24 号文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1:“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 发出不得退还”的精神,制定退药制度及操作流程。对上述退药原因的分析来看 , 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减少退药现象发生。 对退回的药品, 药房工作人员应认真检 查验收核对。 检查内容包括: 药品各层包装、 批号、 产地、规格、外观、颜色等。 对一些未封口制剂, 裸

16、露片剂一律不退。 需要冷藏的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有些品种 对温度要求较高,如前列地尔注射液,要求 25 C保存,高于5C则会使其药 效明显降低,因此这类药品不应退回。本着用药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医生 在医嘱中开取这些药品时应慎重。同时,药房将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名单列出, 将这些药品不能退药的原因告知临床医生。 退药现象的普遍存在, 是医院在市场 经济冲击下的产物。 矛盾产生后如何协调,如何沟通,如何解决, 如何既能增加 医院经济效益, 又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应该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目标。 虽然退 药在目前来看是不可避免的, 但应从医生的职业道德、 技术水平、 工作的严谨态 度等方面加以重视, 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规范服务的条件, 遏止那些可避免 的退药现象,才是减少退药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用药合理化程度的提高和管理的不断完善,退药现象自然会不断减少。医院不合理用药分析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药物,以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