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92507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施工组织设计》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施工组织设计》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施工组织设计》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施工组织设计》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木模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质量问题名称现 象防治措施带形基础的质量通病带形基础通长方向,上口不直,宽度不够,下口陷入混泥土内,拆模时混泥土缺损,底部钉模不牢固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正确。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中平直。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支承在钢筋支架上;支撑直接在土坑边时,下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载面,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杯形基础的质量通病杯口模板位移,混泥土浇筑时芯模浮起,拆模板时芯模取不出中心线位置及标高要准确,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拖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混泥土上面隔开少许,便于混泥土拍平

2、。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要认真涂刷隔离剂,底部可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减少浮力。浇筑混泥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匀下料及振捣。拆除芯模,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轻打撬拔动梁模板质量通病梁模板梁底不平,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微缩短。梁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模钉牢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混泥土浇筑前应充分用水湿润。柱模板质量通病柱模板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泥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根据规定间距钉置柱箍(间距一般在500左右)。成排柱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

3、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四周斜撑要牢固。 模板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质量问题名称现 象防治措施凸肚、缩颈拆模后发现混泥土梁、墙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现象梁底及支撑腰间距应保证在混泥土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销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围檩间距在500左右,对销螺栓直径由计算确定。浇捣混泥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泥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当梁,板跨度大于4m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度为全跨的1/10003/1000标高偏差混泥土浇筑时造成楼层标高有偏差设标杆控制点,竖向

4、模板根部须做找平,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麻面、 蜂窝、 孔洞、露筋混泥土表面出现严重的孔洞 、露筋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量,制作时拼缝要求严密.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泥土时,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钢模板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钢模板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 水泥袋等嵌缝.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应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捣 空高柱 高墙混泥土出现捣空现象高柱 高墙(超过3m)侧模要开浇捣孔(留门子板),以便于混泥土浇筑和振捣偏歪、下翘梁模板下口炸模,上口偏歪,梁中下翘根据梁的高度适当加设横档,一般离梁底板3040处加16对

5、拉螺栓,沿梁长方向相隔不大于1m。夹木应与支撑顶部的横档钉牢;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炸 模柱模板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泥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柱箍间距为50100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支模前必须校正钢筋位置。较高柱子,应在模板中部一侧留临时浇灌孔,以便于浇灌混泥土、插入振动棒,当浇灌到临时洞口后,再封闭临时浇灌孔 框架结构模板安装质量与防治 质量通病名称原因与现象防治措施柱模质量通病截面尺寸不准,混泥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支模前按图弹位置线,校正钢筋位置,支柱前柱子应做小方盘模板,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根据柱子截

6、面尺寸及高度,设计好柱箍筋尺寸及间距,在柱四角做好支撑及拉杆梁、板模板质量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鼓出,梁上口尺寸偏大,梁中部下挠梁、板模板应通过设计确定龙骨、支柱的尺寸及间距,使模板支承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以防止浇灌混泥土时模板变形;梁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墙模板质量通病墙体混泥土厚度不一致,截面尺寸不准确;拼板不严,缝隙过大造成跑浆模板应根据墙体高度和厚度通过设计确定纵横龙骨的尺寸及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和角模的形式;模板上口应设拉结,防止上口尺寸偏大跑 浆成型的混泥土有蜂窝、麻面,甚至有孔洞模板缝隙要严密,对于纲模板一定要检修后再支模,尤其是钢模板的边胁必须调直后再用;木

7、模拼缝应符合规定的标准,确保浇灌时不跑浆柱子钢筋质量通病主筋位移在浇灌混泥土时,应有钢筋工随时检查,柱子主筋应校好位置牢固固定于梁的主筋上;浇灌到柱子上端时,混泥土投入模中要慢,避免将柱子主筋砸离原位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通病名称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防治措施砌体强度低砖砌体的水平裂缝、竖向裂缝和斜向1) 砖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进场的烧结砖强度低,酥散);2) 砂浆强度不合要求(水泥质量不合格、砂的含泥量大、砂浆配合比计量不准、砂浆搅拌不均匀)1) 进场水泥、砖等要有合格证明,并取样复检查符合要求;2) 砂子应满足材质要求,如使用含量超过规定的砂,必须增加机拌时间,以除去砂子表面的泥土;3

8、) 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种类、强度等级及所用的材质情况进行试配,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的强度等级;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5min;4) 白灰应使用经过熟化的白石灰膏砌体几何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1) 墙身的厚度尺寸达不到设计要求;2) 砌体水平灰缝厚度10皮砖的累计数不符合验评标准的规定;3) 混泥土结构圈梁、够造柱、墙柱账模1) 砖的几何尺寸不规格;2) 对砖砌水平灰缝不进行控制;3) 砌筑过程中挂线不准;4) 混泥土模具强度低,导致浇筑后的混泥土结构账模1) 同一单位工程宜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砖;2) 正确设置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一般为1520m,转角处均控制在10左

9、右;3) 水平与竖向灰缝的砂浆均应饱满,其厚(宽)读应控制在10左右;4) 浇筑混泥土前,必须将模具支撑牢固;混泥土要分层浇筑,振动棒不可直接接触墙体组砌方法不准确1) 砖柱砌筑成包心柱,里外批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边通天缝;2) 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通缝和“二层皮”,组砌形式不当,形成竖缝宽窄不均1) 搁底排砖不正确;2) 由于混水墙,就忽视组砌方法;3) 砖柱砌筑没有按照皮数杆控制砌砖层数而造成砖墙错层1) 控制好摆砖搁底,在保证砌砖灰缝810的前提下考虑到砖垛处、窗间墙、柱边缘处用砖的合理模数;2) 对混水墙的砌筑,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砌筑时要认真操作,墙体中砖缝搭接不

10、得少于1/4砖长;3) 半头砖要求分散砌筑,一砖或半砖厚墙体严禁使用半头砖;4) 确定标高,立好皮数杆。第一层砖的标高必须控制好,与砖层必须吻合;5) 构造柱部位必须留马牙槎,要先退后进上下顺直;临时间断处留槎不得偏离轴线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砌体砂浆不密实饱满,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规范”和“验评标准”规定的80%1) 砌筑砂浆的和易性差,直接影响砌体灰缝的密实和饱满度2) 干砖上墙和砌筑操作方法错误,不按“三一”(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砌砖法砌3) 水平灰缝缩口太大1) 改善砂浆和易性,如果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及时调整砂浆的稠度。确保灰缝的砂浆饱满读和提高砌体的粘结强度;2) 砌

11、筑用的烧结普通必须提前12d浇水湿润,含水率宜在10%15%,严防干砖上墙使砌筑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3) 砌筑时要采用“三一”砌砖法,严禁铺长灰而使低灰产生空穴和摆砖砌筑,造成灰浆不饱满;4) 砌筑过程中要求铺满口灰,然而进行刮缝通病名称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防治措施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差1) 外墙转角处和楼梯见不同时砌筑;纵(横)墙交接处不留斜槎;2) 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以及在梁和梁垫的下面摆放条砖;3) 填充墙的顶层砖和梁板下部摆砌平砖;4) 砖砌台阶的面上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中用顺砖5) 拉结筋的放置、长度、数量不符合规定1) 外墙砖角处、楼梯间和纵(横)墙交接处,留置直槎;2) 承重墙

12、最后一皮砖、梁和梁垫下面、砖砌台阶的水平面上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中(挑檐、腰线等),应用顺砖,否则当上部承受荷载作用后砌体易被拉开,使砌体失去稳定性;3) 填充墙的顶部和梁、板的下面,摆砌平砖,造成墙与梁和墙与板断开节点,这种砌法打灰不能密实,导致填充墙稳定性和整体性差;4) 拉结筋设置不准确,位置不对,长度、数量、弯钩的制作不符施工规范规定1) 砖砌体外墙转角处、楼梯间和纵(横)交接处,和楼梯间的墙体应同时砌筑;若不能同时砌筑,在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2/3;2) 承重墙的最后一皮砖、梁和梁垫下面的砖、台阶的水平面上以及砌体的挑出层中(挑檐、腰线)等部位,均应采用丁砖砌筑挑

13、出层,以便受力后能保证砌体的稳定性;3) 砖砌隔断墙和填充墙的顶部均应采用侧砖或立砖斜砌,并应挤紧,砂浆应饱满密实;4) 拉结筋有承重墙拉结筋和非承重隔断墙拉结筋之分。以240隔断500配制26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500,其长度应从留槎处算起,末端应制成90弯钩砌体结构裂缝1) 砖砌体填充与混泥土框架柱接触处产生竖向裂缝;2) 底层窗台产生竖向裂缝;3) 在错层砖砌体墙上出现水平或竖向裂缝;4) 顶层墙体产生水平或斜向裂缝1) 砌体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并受温度影响产生结构裂缝;2) 由于窗间墙与窗台墙荷载差异、窗间墙沉降、灰缝压缩不一,而在窗口边产生剪力,在窗台墙中间产生拉力;3) 房屋两

14、楼层标高不一时,由于屋面或楼板膨缩或其他因素而推挤,形成在楼层错层处出现竖向裂缝;4) 顶层墙体因温度差产生变形,或屋面、楼板设置伸缩缝而墙身未相应设置,以致墙体被拉裂产生斜向裂缝,或女 儿墙根部产生水平方向裂缝1) 对不同材料组成的墙应采取技术措施,混泥土框架与砖填充墙应采用纲丝网片连接加固而产生裂缝;2) 防止窗台竖向裂缝,是在窗台下砌体配筋;3) 屋面应严格控制檐头处是保温层厚度,顶层砌体砌完后应及时做好隔热层,防止顶层梁板受日照射变化因温差引起结构的膨胀和收缩;4) 女儿墙因结构层或保温层差变化或冻融产生变形将女儿墙根腿开而产生裂缝;在铺设结构层、保温层材料时,必须在结构或保温层与女儿墙之间留设温度缝烟道、排烟道堵塞串气住在宅工程的厨房、卫生间烟道(气)排不出1) 因操作不当,将砌筑砂浆、混泥土、砖块等杂物坠落在排烟(气)道堵塞;2) 烟道内衬附管时,接口错位或接口处砂浆没有塞严,酿成串烟和串气1) 砌筑附墙烟(气)道时,应使用烟道轴子来控制砂浆、混泥土和碎砖坠落烟道内;2) 做烟道内衬时应边砌边抹内衬或做勾缝,确保烟(气)道的严密性;3) 烟道附管应注意接口方法,承插应对齐对中,承口周边的砂浆打口必须严密,组装管道应固定牢固;4) 烟(气)道的顶部应设置烟(气)道盖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