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十一周周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922348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物理十一周周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物理十一周周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物理十一周周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物理十一周周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物理十一周周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物理十一周周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第十一周周练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一、基本知识 1力的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相互性: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种类力通常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分类:一种是根据力的性质来分类,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等;另一种是根据力的效果来分类,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等力的这两种划分标准是互相交叉的,即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二、受力分析基本步骤.受力分析是指分析物体实际所受力的情况,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防止“漏力”和“添力”现象,按一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受力分析是防

2、止“漏力”的最有效的措施.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按顺序找出所有的力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3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在解同一个问题时,分析了合力就不能再分析分力;分析了分力就不能再分析合力,千万不可重复。三、实例(2)在力F作用下静止水平面上的物体F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1)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V(3)静止的小球(2)沿斜面上滑的物

3、体A(接触面光滑)AV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3)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的物体A.AF(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 接触面不光滑.AV(5)随传送带匀速上滑的物块AA(4)各接触面均光滑AA3. 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不光滑.Av(3)随电梯匀速上升的人v(2)A沿竖直墙面下滑AF(1)A静止在竖直墙面上A4.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1)A、B同时匀速向右行驶BAFFBA(2)A、B同时匀速向右行驶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M也保持静止,求地面对M的支持力

4、与摩擦力各为多大? 图4-656如图4-65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都是压力的0.4倍,两物体的重力都是50N,B的左端用水平细线拉住,细线的另一端固定于墙上,现用水平力F将物体A从B的下方匀速拉出,求水平拉力F的大小。 图1-427.如图1-42所示,滑块A以一定的初速沿木板B向右滑动,木板B在地面上保持静止已知滑块A的质量为m1,木板B的质量为m2,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在A滑动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又为多大?画出受力图物体的平衡一基本知识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共点力作用下

5、物体的平衡条件: F合=0 若利用正交分解法,平衡条件可写为 Fx=0 Fy=0 3、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 a选择研究对象; b画出受力示意图; c选择合成法或者正交分解法;d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4、整体法:当平衡问题涉及多个物体时,可以通过选取多个物体为研究对象,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往往可简化研究过程。5、正交分解法: 将一已知力沿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称为正交分解。以正交分解为先导,处理多个力合成的方法叫做正交分解法图4-48二实例1如图4-48,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受到的力是( ) 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

6、的弹力C重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2如右图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线AC悬挂在墙上,求球对细线的拉力T和球对墙的压力N。图3.6-43图3.6-4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圆球,被用长度L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上若L增大,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对竖直墙壁的压力F2的变化是 ( )AF1增大,F2增大 BF1增大,F2减小 CF1减小,F2增大 DF1减小,F2减小4.如图4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之间,更换绳OA,使连接点A向上移,但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A点向上移时,绳OA的拉力(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图1-765.如图1-76所

7、示,物体的重力为G,保持细绳AO的位置不变,让细绳BO的B端沿四分之一圆弧从D点缓慢向E点移动在此过程中()ABO绳上的张力先减小后增大 BBO绳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AO绳上的张力先减小后增大 DAO绳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mF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方向成角的拉力F作用,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少?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图4-567.如图4-56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着水平的天花板匀速滑动,物体与天花板间动摩擦因数为那么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是( )AFsin BFcos C(Fsin-mg) D(mgFsln)8.如图4-64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 11N的物体,当它受到与水平面夹角为 370向右的 5 N拉力时,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磨擦因数当这个力撤去后,物体继续向右运动时,求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cos370=08,sin370=06)图4-64图4-669.轻弹簧AB长35厘米,A端固定在重50牛的物体上,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如图4-66所示,手执B端,使弹簧与斜面平行,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变为40厘米;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为 50厘米试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系数k(2)物体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