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初探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92232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学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科学教学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学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初探(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学初探科学课是一门实验新课程,它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问题。笔下认为在上这一门课时,有几点值得关注:一、 找准“聚焦”聚焦就是学生都对这一个问题感兴趣,只要一提出,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就有了探究的兴趣。兴趣是每一个人做好一件事的主要因素。只要学生对事情感兴趣,就能激发他们对事物探究的潜能。例如我上土壤与生命这一章时,学生们对土壤就非常感兴趣,而且最使他们感到神奇的就是土壤里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所有孩子眼睛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生长出来,因此探究土壤里有机物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故而

2、,紧接着上下一节落叶变成了什么时,我对学生提出,对于土壤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立刻,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亮出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土壤里会长出各种植物?为什么土壤里会有水份?为什么土壤里会有小虫子,如蚯蚓、蚂蚁等?为什么操场上的土是黄的,树下的土又是黑的?因此,课堂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为进入教学打好了基础。二、 形成“头脑风暴”在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后,要加强对学生头脑思维的“轰炸”,让学生的思维彻底地活跃起来,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如上述学生提出各种疑问时,我就趁热打铁马上提出:“你们知道落叶会变成什么?”一种“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就此展开,对落叶是怎样变化的进行了各种猜测:叶子会被虫吃掉。

3、叶子会变成肥料。叶子会腐烂,变成土。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我们科学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三、“真刀真枪”地搞科学科学课的教学要重在“动手做”,必须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为主学习活动”入手,让学生亲自去种、亲自去养、亲自去观察、测量、记录,整理数据,做总结报告只有让学生“亲自”做了,才能发展他们的能力,学会科学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科学的含义,才能真正做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为他们开发学习资源和器材,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真枪地搞科学”。在上落叶变成了什么时,在学生提出各种猜测的同时,我利用学校的的有利条件,到校园里的花坛、小田里去,观察树叶落下来变成什么

4、?并找出各种变化程度不同的落叶,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观察,去探究:当学生翻开那厚厚一层叶子时,发现下面的泥土是黑黑的,就高兴地叫道:“我知道了,落叶会腐烂变成肥料,因为落叶下面的土是黑的。”我知道叶子是被蚂蚁、小虫吃的,因为我看到落叶里有很多虫。落叶是被太阳晒干后,又被雨淋,经过晒干又被雨淋,所以会腐烂。学生又在落叶中找到并发现刚落下的叶是绿的,然后变黄、再变枯,最后变烂的。学生收集到这些资料后,回到教室兴奋地交流彼此的收获在整个教学中,对他们研究过程的准确性,结果表述的严密性,解释说明的科学性等等,不必过分要求,对三年级孩子哪能要求过高呢?只要他做了,经历了,像科学探究那样真刀、真枪地干了,他们会在科学素养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我们所追求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亲身体验,而不是 “照本宣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