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92127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如盐水)体积和测小块固体(如石块)的体积。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

2、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并选择最佳实验方案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选择及误差分析。【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天平、砝码、烧杯、量筒、细线、盐水、小石块。【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 激趣诱思】利用多媒体展示“鉴别皇冠”的故事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传说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叙拉古国的国王希罗让工匠为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皇冠。国王给了工匠一些黄灿灿的金子,工匠也很快为国王做好了。金灿灿的皇冠戴在国王头上很合适,并且非常漂亮。可是希罗国王总怀疑工匠少用了一

3、些黄金,偷偷掺进了一些等重的白银。于是,他让人称了皇冠的重量,不多不少,与给工匠的黄金质量不差毫厘,这就难了,怎样能既不损坏皇冠,又能辨别皇冠是否是纯金做的呢?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设计意图:以生动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了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听故事思考故事中的问题:怎样辨别皇冠是否是纯金做的呢? 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其中有测量皇冠的密度的。【教学过程】量筒的使用测量盐水的密度问题引导要测量一杯盐水的密度,需要测量盐水的哪些物理量?依据哪个公式进行计算?板书 实验原理:问题引导测量盐水的质量要用到天平,要测量盐水的体积用什么工

4、具呢?自学阅读课本上“想想做做”提出的问题: (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ml还是cm3?(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图11.4-2中画出了使用量筒时的两种错误,它们分别错在哪里?归纳总结 三观察:观察单位标度、量程、分度值。使用时,要会放、会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有些液面(如水银)是凸形的,读数时应以凸形的顶部为准。设计实验方案怎样测量这杯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怎样设计?让学生说出方案。误差分析烧杯里的水能不能倒干净,如果倒不干净会给测量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那么要消除这种影响,实验需要如何改进?启发学生想出更好的实验方案。方

5、案二:1、先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2、再把烧杯里面的水倒到量筒里一部分测量水的体积V。3、再用天平测量剩下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4、再根据公式计算水的密度=(m1-m2)/V。 温馨提示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不能放在天平上测量质量。对于学生用量筒代替烧杯放在天平测质量的实验方案加以否定。(设计意图: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方案设计时,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方案一,通过误差分析,实验步骤的调整,自然过渡到方案二,优化的实验方案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分析,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回答:测量盐水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回答:用量筒。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桌上的量筒,回答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进

6、行实验,测量水的体积,方案一:1、先用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m2、向烧杯中倒入一部分水,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将烧杯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为V4、再根据公式计算水的密度=(m1-m)/V进行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记录并展示实验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各组有差异的原因。测量石块的密度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进行实验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误差分析如果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利用量筒测量石块的质量,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设计意图: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比测量盐水的密度简单的多,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误差分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7、)根据现有的器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测量石块密度的方法方案设计:(1)用天平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3)把用细线吊着的小石块浸入到量筒的水中,读出水的体积V2(4)利用公式计算= m/ V2 V1进行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记录并展示实验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各组有差异的原因。【盘点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收获,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帮助国王皇冠的真伪。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课堂检测】教师巡视点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1)【家庭作业】完成课本11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课后完成【板书设计】6.3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实验原理:=m/

8、v二、量筒的使用三观察:1.单位标度2.量程 3.分度值 读数:视线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三、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小石块质量m(g)水的积V1(ml)放入小石块后总体积V2(ml)小石块体积V(cm3) 小石块密度(g/cm3)四、测盐水的密度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g)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盐水的密度(g/cm3)【教学反思】一、案例中的“亮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1.我发现在时间上有些紧张,学生的交流还不是很充分,主要在设计测量盐水

9、的方案时,花费的时间较多。为了节约时间,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可以设计成让学生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案去测量,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让学生切身体验不同的方法带来的实验结果的偏差,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效果会更好。2.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想的不够全面,实验操作过程中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小组读数时姿势不规范,不能学以致用,使测量结果偏差较大。附件1:达标检测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的质量为48g,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测出石块的体积为 cm3,则石块的密度是 kg/m3 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3.在“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实心小铁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操作过程如图6-3-9(a)(b)(c)所示,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三个砝码质量依次是50 g、20 g、5 g,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 图6-3-9(1) 请你将小明同学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相应的栏目内 (2) 计算铁块密度的公式是_;铁块的密度_. 答案:1、20 2.410 2、D 3、(1)78 20 30 10 (2)=m/v 7.8g/c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