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92125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1、心理分析法 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根据其心理分析人格理论创立的。主要过程包括:自由联想、释梦、移情分析、抗拒分析、阐释等。针对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找出解决方法。2、当事人中心辅导法当事人中心辅导法的特点:强调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强调心理辅导员和当事人的相互关系。当事人中心辅导法一般包括四个程序:掌握真实的经验、找回失去的信心、走出自己的天地、培养成长的能力。3、理性情绪辅导法理性情绪辅导法的过程包括: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疏通阶段、再教育阶段。4、行为矫正法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加以塑造的。行为矫正法在学校教育方面以针对不良行为学生

2、为主,已发展了许多方法。(1)交流法。实践证明,个体所以为群体所吸引,主要是群体认同、社会强化、竞赛刺激及参与活动等因素。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让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学,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有了逆反心理,教师要主动与之接近,疏通感情,了解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然后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2)沟通法。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尽可能地同学生一起参加各项教学活动,创造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充分信任教师,愿意跟教师进行沟通。这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境。(3)激发兴趣法。教师要善于运用能激发兴趣的教学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形式多

3、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到快乐,这对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4)冷暖结合法。当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情绪强烈动荡时,教师必须制怒,保持常态心理,切不可针尖对麦芒。对事情做出清醒的分析和理智的判断,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途径。教师采取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的态度,帮助其明辨是非,正确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对日常学习中有过某种挫折,内心受过不良刺激的学生,教师更需要关心爱护他们。同时,在全班创造相互关心,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使他们不断增加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信心。(5)鼓励表扬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充分利用学习成绩的反馈作用去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对学生提出的练习要求要适当,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6)自我暗示法。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并结合日常学习进行心理训练。当学生面对困难时,进行积极有效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从而逐步消除其不良心理障碍。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心理状态不同。作为教师应从多方面分析,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方法,就能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