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诱因及调理方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920394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动症诱因及调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抽动症诱因及调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抽动症诱因及调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抽动症诱因及调理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抽动症诱因及调理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抽动症诱因及调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动症诱因及调理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抽动症诱因及调理方法一、抽动症诱因:抽动症是体质和教养环境双重原因,不同的孩子比例不同,有些 孩子体质原因多些,有些孩子体质原因少些。但是体质原因很少能超 过 30%,主要原因还在教养环境上,大部分占到了 80%左右。主要有 以下几个成因:1 家庭关系方面的抽动症成因1.1 亲子关系1.2婚姻关系1.3家庭成员关系 小结:孩子是家庭关系的“晴雨表”,家庭关系中多种不和谐能量冲 突,幼小的孩子首先会受到冲击,而且因为弱小,孩子受到冲击的幅 度最大。孩子出现问题,请先反思上述关系2 养育习惯方面的抽动症成因2.1 干涉:对孩子的一举一动用家长自己的标准衡量,频繁的对孩 子进行干涉。比如“玩具应该这

2、样玩”;“东西这样摆放”、 “吃饭要这样吃”或者我来喂你、“这个这样做”或者我来帮 你。过多的干涉,孩子的本能被压抑.2.2包办:孩子的事情都大包大揽,包括吃饭穿衣服等等,不给孩子自己尝试、学习和行动的机会。孩子的自我发展被压抑。2.3 控制:家长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希望孩子一举一动按照想 家长自己的意志来。孩子的自我意志被压抑。2.4 限制: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干净,或者符合家长的行为 标准,对孩子的行动进行过多限制,稍微有点危险和不干净 的行动,都被限制。2.5养育过分精细:保护过度或养育过分精细会导致孩子自我保护 和生存能力减弱,其原理类似于在无菌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没 有细菌抵抗力。

3、2.6过分严厉2.7 受到惊吓小结: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家长的控制、限制、过分督促和包办, 扰乱了孩子的正常发展,除了抽动,还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磨蹭、 焦虑、强迫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跟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伴随孩子自我意志以及自我发展压抑,孩子一方面由于自 身能力发展不起来过度依赖家长,一方面又会本能的反抗抵制家长的 控制限制和包办,造成了依恋过度和亲子关系恶劣的双重后果。3 体质方面的抽动症成因:3.1 抽动的孩子,大部分脾胃虚、肾虚、肝火旺。以肾为例,中医有句话叫“肾虚惊恐、惊恐伤肾”,也就是说,同样的事件,肾虚的人受到的惊吓更大,受到了惊吓反过来又伤害了肾,导致肾脏更加虚弱,进入恶性循环

4、。抽动的孩子大多敏感,跟体质有关系,同样的事情,这样体质孩子受到的冲击,比 一般孩子大。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邻家孩子又打又骂不会 抽动。(不抽动不见得是好事,恶劣的亲子关系、心灵伤害造 成的心理问题会伴随终身)小结:从抽动症成因来说,体质原因比心理原因的比重小很多,一般心理问题解决了,随着孩子发育,身体问题会改善。比如刚才肾虚惊恐惊恐伤肾的例子,如果没有惊恐,哪里来的伤害呢?而且这个伤害主要来源于家庭,因为对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孩子来说,家庭是他的天,他的一切,如果他的天是安全的,外界 的惊吓传递到心灵也会被屏蔽一部分。抽动症一般是上述家庭关系、养育习惯、身体体质等几个原因综合作 用的结果。二

5、、抽动症调理方法1 抽动症调理方法一: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1.1尊重孩子是建立亲密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尊重孩子,先从尊 重和接纳的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做起,孩子跟你是不同的个体, 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不能把你的感受强加到孩子身上,孩 子的任何感受和情绪(注意不包括行为)都应该是被接纳的。 你接受了孩子的感受,并且把这个接受传达给孩子,孩子就 会很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问题就 好处理的多了。1.2接纳孩子感受不会惯坏孩子,接纳孩子不是无原则的百依百顺。接纳孩子情绪的主旨是,情绪没有对错,无论孩子做什么,肯定不是无厘头的,肯定有原因,家长要用心去了解这个原因。孩子的任何感受和情

6、绪都是应该被接纳的,但是有些超出原则的行为有策略的进行约束。(但是要注意,不能到处都是原则,到处都是原则容易形成强迫症或者强迫倾向)1.3孩子的行为确实需要约束时,家长态度一定要坚定而平和,暴怒对于处理孩子的问题没有任何好处,一般情况下,家长接纳和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并针对情绪加以疏导,家长也就不会生气,不生气,孩子的行为就 比较容易引导,事情就好处理了。1.4爱,怎么都不为过。不存在爱孩子会把孩子惯坏这种事。溺爱不是爱。多数溺爱都是包办和控制太多,以及允许了孩子所有的不合理行为。接纳孩子的一切感受,有策略的约束孩子超出原则的行为。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和爱,无条件地爱,不 是

7、溺爱,他才有安全感和自信,承受力和心力才会强。 1.5要做到发自内心的陪伴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当孩子觉得真正安全,无论怎样妈妈都接受她时,就会自然度过一个个情绪波动以及他的各种成长转折期,会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好合作好商量的孩子。1.6如果家长不关注孩子内心,对于孩子有时候用无理取闹方式引 起你关注时,时而满足时而教训,会引发孩子内心预想的不 安全感,从而表现更糟糕。2 抽动症调理方法二:减少对孩子的限制、控制、包办2.1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儿让他自己做,孩子能自己做事,才有生命存在感,才能感知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依附着我们而存在的,他的自信心、承受力和心力会提高。才能有心 力去应对成长过

8、程中的各种不可控的未知未来。(你不可能保护和控制孩子一辈子,未来的路需他自己走,所以,学 会放手)2.2已经包办习惯了,不要一下子放手,孩子会感觉被抛弃了,没有安全感。先从孩子自己做事的时候不要打扰和干涉做起;孩子习惯任何事情求助于你了,先从帮忙的时候跟他一起做开始,做的过程中你要显得笨拙一点,孩子的贡献要及时表扬,表扬的时候要描述细节,说明他怎么做的好了。千万不要孩子半天没解决的问题你三两下就给解决了,很打击孩子 自信,而且以后还会找你,因为你是他的捷径。2.3 孩子有问题就责怪你,是家长过度包办以及孩子出问题家长就给包办善后引起的。你包办、出了事就给善后,当然责怪你了,凭什么别的事情都给我

9、做好了唯独这个没给做好,当然 责怪家长了。2.4要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这点对提高孩子心力也很重要。比如,孩子不小心或者生气发泄把什么东西摔了。 可以允许他发泄,用哭闹等方式发泄郁闷。 家长千万不要:我给你修,给你补,我马上去给你买个新的 一样的回来,不要帮孩子善后。即使修补也让孩子情绪平复 以后让她自己或者和大人一起做。也不要指责:“谁让你*”“我跟你说了*你不听”。 杜绝指责,指责会阻断孩子的自我反省,就白犯错了,孩子 没有从错误体验中成长。家长只要心平气和的陪在旁边,等孩子情绪平复的时候,跟 他共情安慰一下就行了:心爱的东西坏了你很伤心吧,或者 提示一下孩子如何自己处理不良后果,

10、“拖把在浴室”、“抹 布在这里”等等3 抽动症调理方法三: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3.1 家庭,是一个人心灵的港湾。和谐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内心会有 持续的能量和动力,去应对他未来路上的各种挫折和压力, 并且有利于孩子未来他自己家庭的和谐性。3.2为了孩子为了我们自己,学会爱和被爱(没错,被爱是是门学 问,需要学习),去爱你的爱人、感恩父母和公婆,学会示 弱、学会被爱。3.3在家庭中,任何事情,尝试去理解家庭成员的本意和出发点, 大家的出发点都一样的,都是以爱孩子、爱家出发,基于此, 没有什么事不能改变和协商的。3.4对家人,首先要接纳、理解。接纳理解其实适用范围特别广,前面说到孩子,现在又提到了家人

11、,理解接纳可以说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法宝。接纳理解以后,你才能了解对方的意图,这样你才能了解怎样的方式能让对方容易接受,你的意图才有可能调整成容易被对方接受的形式,也才有可能具有 说服力。3.5唠叨埋怨指责绝对要避免。唠叨指责除了让对方更加反感抵 触,起不到任何作用。3.6要想抚育孩子,首先要成为自己,自己内心完善强大了,才能 去感染孩子(注意,是内心强大,不是表面强势哈)4 抽动症调理方法四:体质调理4.1调理孩子体制,建议首选推拿和食补,不太建议长期服用中药,因为中药也是有毒性的。如果配合中药调理体质,一定要了解孩子体质,针对性的调理。不是所有的中药就是好的,有的中药也有止抽成份,而且,俗

12、话说,“是药三分毒”。建议身体体质调理首选推拿、食疗、杂粮,配合运动,加强体 质。4.1.1 家长最好自学一些中医知识,了解自己孩子的体质。推拿:6 岁以上孩子建议专业中医推拿;6岁以下的孩子家长 可以自学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操作非常简单,可以以下链接 的这个视频学习,视频看1-2 遍,先在自己手上比划比划, 一般就学会了。孩子的推拿一般早晚睡后或者醒前各半小时。 不需要针对抽动进行推拿,只是根据孩子的体质,调理孩子 的脾胃、肝、肾。4.1.2 杂粮粥(杂粮米糊):早餐熬粥可以加一点粗粮,超市 里的各种粗粮随便买一些,黑米、黑豆、红豆、黄豆、黑 芝麻、小米、玉米炸、芡实、云苓、山药等等。为了方便

13、, 可以各种杂粮取合适的量,混合搅匀在一个桶里存放,用 的时候方便取用。结论:1、 儿童抽动症是家庭关系、养育方式、体质几个方面综合引发的, 体质原因占比重相对是比较少的,家庭、养育是主要诱发因素, 占到约 80%。a)目前关于抽动症治疗,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求医(包括中西医) 过度、心理诊疗缺失。b)抽动症确实有体质原因,很多时候体质原因成为家长推托责任 的很好的理由,毕竟家长一开始接受自己伤害孩子这件事很困 难,想不通爱怎么就变成了伤害,潜意识抵触。家长到处求医 问药,有个潜在原因就是不相信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而且家庭 环境、养育方式不是实体,看不到摸不着,不是很相像具体的, 需要用心领悟,能悟

14、透的家长很少。c) 一般来说体质是天生的、跟遗传关系很大,体质是相对比较顽固的,调理起来是个漫长的工程。教养环境是后天形成的,而 且占得比重高,教养方式的改善,调理效果是特别明显。d) 抽动症不遗传,遗传的是体质,相同的体质,相似的教养环境, 造成了疑似抽动症遗传的假象。e) 家庭心理调整为主,体质调理为辅,两方面配合,效果最好。作者孩子情况:男孩,调理时间约两年,其中动作持续一年多,经历 过眨眼、挤鼻子、清嗓、扭脖子、抽肚子、吸气、深呼吸、发声等动 作;动作消失以后,又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调理心理。期间没吃药没 有仪器治疗,全靠家长自己调整改变。孩子痊愈以后,没有动作,心 理健康程度很高,以前出现过的强迫倾向、焦虑情绪、内心不安、情 绪暴躁情况均已改善。孩子现在心理承受能力正常,各项指标基本健 康以上是我调理孩子抽动症整体思路,分享给大家。关于详细的做法,有时间我会陆续整理发布,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反馈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