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汪小兰编-知识要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920246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汪小兰编-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有机化学--汪小兰编-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有机化学--汪小兰编-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有机化学--汪小兰编-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有机化学--汪小兰编-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汪小兰编-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汪小兰编-知识要点(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1.烃:由碳和氢两种元素形成的有机物,也叫碳氢化合物 饱和烃(烷烃)开链烃 烯烃不饱和烃 炔烃烃 二烯烃 脂环烃环状烃(脂肪烃)芳香烃2.烷烃通式:CnH2n+3.同系列:在构造上相似,在构成上相差CH2或它的倍数的许多化合物,构成的一种系列;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叫做同系物4.有机化合物的异构: 碳链异构 官能团异构构造异构 位置异构 互变异构同分异构 顺反异构 构型异构 立体异构 对映非对映异构 构象异构5.伯碳原子(一级碳原子):该碳原子只与一种碳原子相连,其她三个键都与氢结合仲碳原子(二级碳原子):该碳原子与两个碳原子相连叔碳原子(三级碳原子):该碳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

2、连季碳原子(四级碳原子):该碳原子与四个碳原子相连6.一般命名法(常常找某些构造练习一下,就应当没问题):“正”代表不含支链的化合物;“异”代表分子中碳链一端的第二位碳原子上有一种CH3的化合物;“新”代表有叔丁基构造(书上页,表2-1)的含五个或六个碳原子的链烃(注:“新”和“异”二字直只合用于少于七个碳原子的烷烃)7.系统命名法(顺序规则,常常找某些构造练习一下,就应当没问题):自己看书8.由于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各有长处与局限性,所觉得了清晰地表达分子三度空间的立体形状:粗线表达伸出纸面向前,虚线表达在纸面的背面;楔形的宽头表达接近读者,虚楔形表达伸向纸后(书上1页)9.键:CH键或C-C

3、键(键长.154nm,键能345.6j/mol)中成键原子的电子云是沿着它们的轴向重叠的键0.直链烷烃:“直链”二字的含意仅指不带有支链11.构象:由于环绕单键旋转而产生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形式,每一种特定的构象就叫做一种构象异构体(立体异构)12优势构象:内能最低,稳定性最大(乙烷的优势构象是交叉式)13.内能最低(交叉式)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间的距离最远,互相间的排斥力最小,因而分子的内能最低;内能最高(重叠式)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两两相对,距离近来,互相间的排斥作用最大,因而分子的内能最高(重叠式构象或其他非交叉式的分子有转化成最稳定的构象而消除张力的趋势)1.扭转能:使构

4、象之间转化所需要的能量15.构象内能高下:全重叠式部分重叠式邻位交叉式对位交叉式(但它们之间的能量差别不大)16.物理性质:烷烃的沸点、熔点和相对密度都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长而升高7化学性质(具体见书22页):氯代:烷烃于室温并且在黑暗中与氯气不反映,但在日光或紫外光(以h表达光照)或在高温下,能发生取代反映,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能逐渐被氯取代,得到不同氯代烷的混合物 (最佳是自己再看一下书) 氧化和燃烧:在催化剂存在下,烷烃在其着火点如下,可以被氧气氧化,氧化的成果是,碳链在任何部位均有也许断裂,不仅碳氢键可以断裂,碳-碳键也可以断裂,生成含碳原子数较本来烷烃为少的含氧有机物,如醇、醛、酮、酸等

5、。(反映产物复杂,不能用一种完整的反映式来表达)8.反映机理:对由反映物至产物所经历的具体描述19.连锁反映:反映物中一旦有少量游离基生成,便可持续进行反映。连锁反映可分为引起、增长及终结三个阶段;引起吸取能量,产生游离基,增长每一步消耗一种游离基而产生另一种游离基,终结游离基被消耗而不再生成。20.过渡态:体系的能量逐渐上升,达到最高点时的构造活化能:过渡态与反映物间的能量差(活化能越高,反映速率越慢)2.不同C-H键的解离能为:三级C-H键二级C-键二级碳游离基一级碳游离基甲基游离基注:氢的相对活性产物的数量被取代的等价氢的个数 预测产物间大体比例:H活性比H个数比第三章 不饱和烃一烯烃.

6、烯烃通式:CH22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有:碳链异构、位次异构、顺反异构3构型:当两个碳原子上各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双键上的四个基团在空间就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叫做两种构型4构象:分子中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可以通过单键的旋转而互相转化的,叫做构象5顺反异构:两个相似的基团在双键的同侧,叫做顺式异构体;两个相似的基团在双键的反侧,叫做反式异构体。这种异构现象叫做顺反异构(条件为该两个碳原子上各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6当碳碳双键上连接的四个基团完全不同步,将每个以双键相连的碳原子上的两个原子或基团按顺序规则定出较优基团,该两个碳原子上的较优基团在双键的同侧者,以字母Z表达,反

7、之,则以字母E表达(如果烯烃分子中有一种以上双键,并且每个双键上所连基团均有Z、E两种构型,在必要时则需标出这些双键的构型,例子具体见书3页)7物理性质:1) 四个碳一下的烯烃在常温下是气体,高档同系物是固体2) 烯烃比水轻化学性质(某些化学方程式最佳还是看一下书34-页)加成反映:1) 加氢(催化氢化):在催化剂作用下,烯烃与氢可顺利反映(常用催化剂有镍、钯、铂等金属)2) 与卤素加成(亲电加成):例如,将乙烯或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由于生成无色的二溴代烷而使溴的红棕色退去(方程式见书4页,溴水或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都是鉴别不饱和键常用的试剂)反映机理:当溴与烯烃接近时,rr间键异裂,生

8、成一种由与以双键相连的两个碳原子结合成的溴鎓离子三元环中间体以及溴负离子溶液中也许存在的负离子(溴负离子、氯负离子、带有未共用电子对的水分子),都可以作为提供电子的亲核试剂与溴鎓离子结合生成相应的产物(二溴乙烷、氯溴乙烷、溴乙醇)反式加成:溴正离子和溴负离子是由碳-碳双键的两侧分别加到两个碳原子上X3) 与卤化氢加成(亲电加成):离子一方面加到碳-碳双键中的一种碳原子上,从而使碳碳双键中的另一种碳原子带有正电荷,形成碳正离子,然后碳正离子再与卤负离子结合形成卤代烷H2=CH + H H3-CH2 CCHX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遵守马氏规则(氢加多氢)4) 与水加成:在酸的催化下,烯烃可以和

9、水加成生成醇,这个反映也叫做烯烃的水合(醇的制备措施之一)反映历程:H+与水中氧上未共用电子对结合成水合质子 (H:O2)烯烃与水合质子作用生成碳正离子碳正离子再与水作用得到质子化的醇质子化的醇与水互换质子而得到醇及水合质子5) 与硫酸加成:烯烃能和硫酸加成,生成可以溶于硫酸的烷基硫酸氢酯(烯烃与硫酸的加成是制备醇的间接措施,也可以除去某些不与硫酸作用,又不溶于硫酸的有机物(烷烃、卤代烃)中所含的烯烃)无论加水与硫酸的加成都遵循马氏规则6) 与次卤酸加成:将HOX当作HO及,加成同样遵守马氏规则7) 硼氢化反映:烯烃可以和甲硼烷进行加成生成三烷基硼,三烷基硼在碱性溶液中能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醇(由

10、反映最后产物醇来看,甲硼烷与烯烃的加成反映是反马氏规律的)氧化反映:1) 与高锰酸钾的反映(这也是鉴别不饱和键的常用措施之一):烯烃很容易被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氧化,氧化产物决定于反映条件温和的条件下(如冷的高锰酸钾溶液),产物为邻二醇 在酸性条件或加热状况下,则进一步氧化的产物是碳-碳于双键处断裂后生成的羧酸或酮即当以双键相连的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烷基的部分,氧化断裂的产物为酮,以双键相连的碳原子上只连有一种烷基的部分,氧化断裂后生成羧酸 2) 臭氧化:臭氧化合物(烯烃在低温下与臭氧作用形成)在还原剂存在下,与水作用则分解为两分子羰基化合物(当不饱和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烷基时,所得羰基化合物是酮;当不饱

11、和碳原子上连接一种烷基和一种氢原子时,所得羰基化合物是醛)还原剂的作用是避免醛被氧化为酸聚合、-氢的卤代二.炔烃1.炔烃通式:CnH2-2.命名(常常找某些构造练习一下,就应当没问题):1) 炔烃的系统命名法和烯烃相似,只是将“烯”字改为“炔”字2) 烯炔(同步具有双键和三键的分子)的命名:a) 选择具有C和C最长的碳链做主链b) 离官能团近来端开始编号,并使CC和C之和最小c) 命名时先命名烯烃,在命炔烃(但如果两个碳链等长、不饱和键数目相似,则选含“双键”数最多的链为主碳链)化学性质:1) 催化加氢:炔烃在催化剂(钯、铂等)下氢化时,总是得到烷烃,但在林德拉(Ldlar)催化剂作用下,可以

12、制得烯烃2) 与卤化氢加成:烯烃与一份子卤化氢加成得到卤代烯,与两分子卤化氢加成得到卤代烷(不对称炔烃的加成,同样遵守马氏规则)3) 与水加成:在硫酸及汞盐的催化下,炔烃能与水加成。 产物乙烯醇不稳定(一般C=C与OH直接相连的烯醇都是不稳定的),不久转变为稳定的羰基化合物(酮式构造)这种异构现象称为酮醇互变异构库切洛夫反映4) 与氢氰酸加成:乙炔在氯化亚铜及氯化铵的催化下,可与氢氰酸加成而生成丙烯腈H +CN 2C=HC具有C(氰基)的化合物叫做腈三双烯烃1.汇集烯烃:两个碳-碳双键连在同一种碳原子上共轭双烯(具有特殊的反映性能):单双键间隔的双烯 隔离双烯:两个碳碳双键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键

13、隔开第四章 环烃一.脂环烃1. 环烃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构成的环状化合物,可分为脂环烃和芳香烃两种2. 命名(常常找某些构造练习一下,就应当没问题):1) 环烷烃:a) 根据分子中成环碳原子数目,称为环某烷b) 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环烷烃的前面(若环上取代基较复杂时,则以环作为取代基)c) 取代基位次按“最低系列”原则列出,基团顺序按“顺序规则”列出2) 环烯烃:a) 根据分子中成环碳原子数目,称为环某烯b) 以双键的位次最小为原则3. 小环:三、四元环一般环:五、六、七元环中环:八至十一元环大环:十二元环以上物理性质:不溶于水,比水轻,环烷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略高5.化学性质:1) 小环烷烃:易加成,难氧化,似烷似烃一般环以上:难加成,难氧化,似烷(在光照下可以进行取代反映)2) 环烯烃、共轭二烯烃:各自具有相应烯烃的通性6角张力:与正常键角偏差而引起的张力(随着环的扩大,张力减小)7.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1) 船型和椅型是环己烷的两种构象(椅型为优势构象)2) 2个C键可提成两类:直立键(以“键”表达):垂直于三个碳原子形成的平面平伏键(以“e键”表达):与环的“平面”大体平行3) 多元取代环己烷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