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二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91825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伦理学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行政伦理学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行政伦理学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行政伦理学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行政伦理学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政伦理学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伦理学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题二、填空题第一章1. 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 科学(P4)2. 行政道德是一种权力道德,它既表现为社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运用过程 中提出的(道德)要求,又体现着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应追求的(价值目 标)(P4)3. 行政伦理学与伦理学也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讲,行政伦理学是伦理学的 (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应用伦理学)范畴(P7)4. 从主体性来看,行政伦理包含两个层次,即(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 (P19)5. 行政伦理属于一种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是行政权力(内在的)一种约束机

2、制。(P19)第二章1. 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追求的目标之一,探索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向来是(行政学) 的宗旨(P26)2.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重德轻法),因此从总体上讲古代的中国属于(人治)的国家。 (P29)3. 在行政权力所确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掌握行政权力的一方是(权力主体),总是 处于主动的和支配的地位,受权力作用的一方是权力客体,总是处于(被动的和服从)的地 位。(P30)4. 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P33)5. 行政伦理学的正义观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要在行政管理)活动中 公正地对待(一切社会成员)(P35)第三章1. 社会主义

3、国家的行政伦理学需要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的意义上来探讨(道德理想) 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行政伦理学的(特点)(P58)2.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应当把承担和履行(服务人民)的社会义务置于其职业追求 的首位,并在此前提下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即为人民作贡献)结合起来。(P60)3. 行政人员所要追求的理想人格就是他的(行政道德素质),即行政道德品质或行政道德 操守,表现为(诚信、廉洁、创新、宽容)等优秀品质(P61)4. 行政态度障碍主要指行政人员形成了不正确的态度或消极态度。常见的行政态度障碍是: (主观武断的偏执己见);(轻视而塞责);敌视而不满(P74)5. 行政态度

4、的转变方法包括:(输送新知识)和(传递新信息)(P75)第四章1.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P92)2. 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P103)3. 行政良知有着两种存在形式,一方面,它是(行政人员个人)的良知;另一方面,它又 是(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从业者全体)的良知。(P109)4. 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需要(行政道德)的支持,需要通过开展行政管理活动展示 自己的(道德)能力。(P111)5. 行政道德是行政技能的(人格特征),行政技能是行政道德的(现实表现)。(P111)第五章1. 现代公共行政在直接表现

5、上是以责任体系的形式出现的,行政体系的运行过程是(公共 权力)的运行过程,同时也是(行政责任)体系产生的过程。2. 公共权力的行使首先是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目标的,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还是从属于 (国家的政治统治)的目的的。3. 公共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建立在(行政责任)的基础上的,这是确保整个社会 有效约束(公共权力)、确保社会进入良性运行状态的可靠工具。4. (效率)与(公正)构成了行政体系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5. 实现(个体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并最终形成群体的行政责任意 识,是优化行政管理所要追求的目标。第六章1. 行政纪律的作用和目的是行政组织为了维护(公共利益

6、)和(组织整体利益)。2. 行政纪律的不断完善是(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行政伦理道德) 制度化的保障。3. 狭义的行政纪律主要是指(政府中的纪律),广义的行政纪律则包括一切组织中由行政 机构所制定并要求其成员遵守的(服务于行政管理需要的纪律)。4. 从调整对象看,行政纪律规范调整的范围仅局限于行政人员的(公务行为)及(与公务 活动有关的其他行为)。5. 行政纪律生成和运行机制的功能就是解决以(行政条例、规章)等形式出现的(伦理道 德禁令)如何监督、规范行政人员行为的问题。补:自律最早是西方伦理思想家康德提出的,他认为自律是道德的基本法则,也是道德的 (最高准则)。第七章1.

7、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以及 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P169)2. 行政荣誉按照内容和产生的原因来分,可以分为(职业荣誉)、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 (P169)3. 行政荣誉对行政人员个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道德评价作用;(道德)激励和(利益) 激励作用;内外监督作用。(P175-176)4. 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第二,(惠及社会)(P118-179)5. 授予荣誉的主体可以是(国家机关、社会公众和行政人员自身)。其中,(国家机关) 是授予行政荣誉的最重要、最权威的主体。(P191)

8、第八章1. 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 过程。2, 行政信念是行政理性、行政情感、行政意志的综合与深化,它在行政人格中居(主导) 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3. 现实生活中,行政人格的作用表现为一种人格的力量,对于社会有一种(示范和教育) 作用,对行政人员自身则有一种人生的(导向和激励)作用。4. 对于行政人员来讲,人生修养应着重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政治修养);第二,道德 修养;第三,(作风修养)。5. 行政人格最根本的特征是(行政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补:完整的人格意识是独立人格构成的(基础),指独立人格意识的确立,真正实

9、现人之 为人的价值,既理解自己为人,也尊重他人为人。第九章1 .行政伦理规范的特征包括:(政治性)、强制性、示范性、(程序性)。2. 行政伦理规范在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 要求)。3. (廉洁奉公)是行政人员必备的最基本的行政道德,是行政人员行为的(道德底线)。4. 要做到勤政为民,必须要树立三种意识:一要树立(责任)意识;二要树立学习意识;三 要树立(宗旨)意识。5. 要真抓实干,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以(效率)为本,建设(高效、务 实)的责任政府;以创新为动力。行政伦理规范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第十章1. 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是:(内隐性)和

10、(稳定性)。2. 要从根本上克服信任危机现象并建立起普遍的信任关系,一方面需要社会成员个体(道 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确立起一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信任的(制度性安排与制度 性承诺)。3. 公众对政府的合法性认同及其信任投入,主要基于三个来源:一是对产生政府管理的国 家主权的信念;二是对政府(管理效能)的相信;三是对政府所能(提供服务)的预期。4. 就我国而言,政府对公民合理预期的回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做到(以德用权); 第二,政府需要建立起全新的能够充分体现对公民期待的理解、尊重的(行政文化)。5. 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公共政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公共政策的效力,严重破坏了 政府

11、的公信力。主要问题是:(朝令夕改)和(执行不力)。第十一章1. 行政道德评价的目的是使行政人员(自觉地调整行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产 生积极的影响。2. 从评价的手段和途径区别,行政道德评价可以分为(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 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种。3. 舆论是行政道德评价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由(口头议论)和(大众传播)两方面构成。4. 行政伦理监督的基本原则是行政伦理监督所应当遵循的准则和指导思想,它对行政伦理 监督的实施工作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5. 西方行政伦理监督除了注重制定廉洁从政的法律制度,强调监督机制建设,不断加强行 政人员职业伦理教育之外,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点:一是(在野党)的监督作用日益明显;二 是由利益集团和(大众传媒)共同构筑的社会舆论监督比较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