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优势明显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90962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昌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优势明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宜昌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优势明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宜昌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优势明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宜昌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优势明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宜昌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优势明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昌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优势明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昌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优势明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昌: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优势明显茶,核桃,油桐,乌桕被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在湖北省宜昌市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有着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前,国家高度重视木本油料的发展,把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禾提高到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高度,木本油料发展迎来了寸所未有的机遇.围绕如何推动全市木本油料健康,快速发展,昌市近期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宜昌itaV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1.发展历史木本油料发展在宜昌市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第一次是上堂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第二次是上世纪70年代中珂至80年代末期,油茶,核桃,油桐,乌桕,漆树五大主要品种受高面积达100多万亩.其中,核桃面积达3

2、0多万亩,年产量500吨;油茶面积达40多万亩;油桐面积达30多万亩;漆树,桕在全市范围内历史上均有零星或块状栽培的历史.之后,自于在发展过程中,品种杂,管理粗放,效益差,特别是加工企没跟上,大片林木被砍伐或荒芜,使得宜昌市木本油料面积乏产量逐年下降,截至2006年调查时,只保存有成片面积3.76万亩,其中受益面积10.34万亩,总产量1523万公斤,产2亿元左右.2007年以来,全市木本油料开始恢复性发展.310.9B2I5中国林业2.产业现状基地建设情况.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推动木本油料发展,同时,木本油料市场也越来越好,激发了各地发展木本油料的积极性.2007年以来,全市新发展木本

3、油料面积6.83万亩,总面积达到了3O.59万亩,其中核桃17.76万亩,油茶5.06万亩,油桐1.56万亩,乌桕1.6万亩,漆树3.51万亩,其他1.1万亩.全市已在兴山,长阳,五峰,宜都建设油茶,核桃专业村78个,成立专业合作社50多个.龙头企业建设情况.2009以来,已经有湖北长乐科技,湖北华饴木本油脂两家公司在宜昌市相继投产.湖北长乐科技已投资4638万元,达到6000吨木本油料年生产能力,注册了九福牌山茶油.2009年生产山茶油1000吨,产值6000万元;2010年可生产1200吨,产值将达到1亿元.湖北华饴油脂公司2009年6月开始建设,2010年1月加工厂房及生产线建成,达到6

4、000吨木本油料的年生产能力,其工艺和设备为国内最先进的,并已注册华饴牌山茶油和利森维尔高级调和油两个品牌.2010年5月二期工程动工,计划于12月投产,达到年产2万吨木本油料的生产能力.兴山县汉明妃农业开发公司核桃油生产线于去年11月投产,小批量地生产礼品核桃油.预计到2010年底,全市茶油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6,000吨以上,走在全国前列.种苗生产情况.宜昌市当阳,五峰争取了两个省级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和一个采穗圃项目,共520亩.目前已经建成苗圃90亩,建成采穗圃8O亩,年出圃优质嫁接油茶苗180万株.兴山县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有资质的三大育苗商,在兴山就地组织育苗核桃苗500亩,年可出圃优质

5、嫁接核桃苗200万株(实际出圃80万株);长阳县引进科力生公司建设现代化油茶育苗基地,今春出圃扦插苗ll0万株.宜昌市油茶核桃嫁接苗木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380万株,可保证2.4万亩油茶和5万亩核桃基地建设.省级油茶苗圃300亩全部建成后,可年供油茶苗600万株,建基地8万多亩.3.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不平衡.个别地方对发展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的认识不高,热情不高,不愿意承担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和成本,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上没有规划,没有目标,没有纳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更没有扶持木本油料发展的政策措施.技术保障力差.柑橘和茶叶是宜昌市的传统产业,全市的经济林技术力量和服务体系也主要集中在这

6、两个产业上,木本油料技术服务体系要薄弱得多,主要表现在:良种选育工作刚刚开始,目前主要靠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本地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而且是现学现卖.产业链不完善.目前,全市木本油料加工企业只有以生产加工茶油为主.核桃深加工宜昌市基本无龙头,兴山县汉明妃农业开发公司核桃油生产线年产油仅几十吨.其他品种加工还没起步,木本油料附属产品还没有研发,专业信息网络平台,交易市场均没有建立.木本油料产业的龙头还不强,经贸流通和市场营销还处在起步阶段.资金投入不足.高标准发展油茶或核桃,每亩总投入都在1500元以上.核桃,油茶发展主要在半高山,这一区域基本是产业空白地带,农民经济实力差,农村基础设施和条件差,基

7、层和农民搞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扶持政策上,目前只能有限地整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低产林改造等项目,不仅投资标准低,而且覆盖面小.二,发展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优势和潜力1.林地资源丰富宜昌市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8%,中,高山地区(海拔8001500米)土地总面积约121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8.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8.06%.这些地区不适应发展柑橘,茶叶,但适宜发展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可开发利用的面积达360万亩.广阔的中高山和低山丘陵地带,低产低效林,残次林为大面积培育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市场前景广阔一是需求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

8、口国,60%以上依靠进口来解决.而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是优质植物油,既可以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又可以缓解日益紧张的食用植物油供给矛盾,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二是效益高.油茶栽植57年进入丰产期,按每亩平均收鲜茶籽600公斤,每公斤2元计算,每亩年收入可达1200元.核桃栽植45年即可进入丰产期,按每亩平均165公斤,每公斤2O元计算,每亩年收入可达3300元.它们是一种短期投资,百年收益的产业,人力投入较少,投入产出比合算.三是潜力大.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油市场供不应求,全国茶油现有加工能力接近目前原料供应量的4倍,全市接近10倍,产业上升空间巨大.3.发展基础较好宜昌市民问一直有栽

9、培木本油料的习惯,群众有一定的认识,一些县市已经把木本油料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来规划,如长阳县提出建设百万亩木本油料大县的目标,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百万亩木本油料产业大县的决定.兴山县提出建设30万亩核桃基地,创建中国核桃之乡和湖北核桃名中国林业22010.9B县目标,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的决定.地处三峡库区的秭归县,制定了5O万亩木本油料的发展目标.同时,油茶加工企业已建成投产,并且起点高,起到了对产业的拉动作用.4.符合产业导向2007年一2008年,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茶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

10、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林提高到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国家先后召开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全国核桃大会.今年初,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全国油荼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宜昌有9个县市区纳入全国油茶积极发展区.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三,加快宜昌市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对策1.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发展思路我们认为,根据宜昌木本油料发展的趋势和潜力,木本油料产业将成为继柑橘,茶叶之后又一农业特色产业,其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建成木本油料林基地150万亩,其中,核桃,油茶基地136万亩,油桐,乌桕,漆

11、树等其他木本油料林14万亩.面向全国资源和国内外两个市场,突破性发展龙头企业,打造全国驰名的茶油,核桃油品牌,其他产品得到系列开发,建成完备的木本油料产,供,销产业链条,形成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着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格局,奠定百亿元产业基础.到2020年,木本油料林基地达到300万亩,加丁企业不断提档升级,打造全国驰名的茶油,核桃油品牌,副产品得到系列开发,建成完备的木本油料产,供,销产业链条,形成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着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格局,综合产值实现100亿元.发展的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转变方式,促进林

12、业科学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现代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为突破,科学规划,综合开发,全面推进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生态增量,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宜昌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木本油料大市.2.科学合理布局,高标准建设管理按照苗木栽培良种化,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林油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科学规划,高标准抓好宜昌市木本油料产业.一是木本油料林基地.宜昌市从西到东,地势逐步由山区向平原过渡,海拔由最高的2426米到最低的35米.根据木本油料生长特点,其布局应该为东油(茶)西核(桃),一带三区.东油西核即东部的当阳,远安,枝江,宜都以及五峰,长阳,夷陵区的东部地区,城郊

13、区,重点发展油茶,油桐,乌桕;西部的兴山,秭归以及夷陵区,长阳,五峰的西部地区,重点发展核桃,漆2010.9B28中国林业树.一带即宜神公路及香溪河流域地带,主要包括兴山县和夷陵区,以核桃为主,基地总规模65万亩.三区即长江流域地区,高山以核桃为主,中低山则以油茶,油桐为主,主要包括秭归县和城郊区,基地总规模6O万亩;清江流域地区,高山以核桃为主,中低山以油茶,油桐,乌桕为主,主要包括长阳县,五峰县和宜都市,基地总规模140万亩;咀漳河流域地区,以油茶,油桐,乌桕为主,主要包括当阳市,远安县,基地总规模35万亩.在基地建设中,要严格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按验收兑现.要一环扣一环,

14、环环抓落实.从丰产林的营造,幼林,成林的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水田路的配套各环节,要高标准地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严格执行.各级领导要率先示范,层层办示范点,以点带面.重点县,镇,村,实行领导包村,统一规划,整村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确保建园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结果.二是良种苗木基地.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种苗是根本,是关键.根据区域发展重点,扩大和完善3个油茶良种繁育基地(五峰,当阳,长阳各1个),4个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夷陵区,市林科所,兴山,长阳各1个),1个漆树育苗基地(长阳),1个油桐育苗基地(秭归县),1个乌桕育苗基地(远安).种苗要严格实行四定三清楚管理,即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

15、定向供应,品系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对种苗生产,经营等环节严格依法管理,坚决杜绝非良种壮苗用于造林,确保新造林一级苗率达到85%以上,三级苗不上山.三是龙头企业.在百万亩木本油料大县长阳县,培植一个木本油料综合加工产值达50亿元的龙头企业湖北华饴油脂公司;在全国核桃之乡的30万亩核桃大县兴山县培植一个以核桃为主的绿色食品深加工产值达15亿元的龙头企业湖北天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油茶发展基础好的五峰县培植一个以油茶加工为主的综合加工产值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湖北长乐科技有限公司.3.创新发展机制,健全保障体系一是生产组织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中介组织,组建木本油料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培育产业主体.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体系和股份制合作的经营模式,促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二是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木本油料科技服务体系,形成专业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