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90908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游戏特色教育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民间游戏特色教育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民间游戏特色教育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民间游戏特色教育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民间游戏特色教育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游戏特色教育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游戏特色教育汇报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间游戏教育特色汇报材料鲍集中心幼儿园 鲍集中心幼儿园位于河西片区,乡间氛围浓厚,四一所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幼儿园。我们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了“特色体育活动”和“民间趣味体育游戏”的整合特色教育,寓教于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寓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就幼儿 言,充满童趣;就教师言,充满爱心与创造。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开店脑筋,想尽办法,选用一切可得的自然材料和再利用物品,设计、制作了一大批特色、经济耐用的体育器材。开展了化花船、跳竹竿、滚铁环、高人高跷等一系列户外体育游戏。近几年来,我园教育确定了走内涵发展的心思路,拓展教育新的发展空间。我们把这项研究作为园本课程、特色项目来开展

2、。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提高了半血水平,提升了办园品位,创建了体现素质教育个性化的特色幼儿园。我们锲而不舍地加强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硬件环境的建设,同时大量收集资料,在教育活动中大胆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如:优秀体育活动集、民间体育游戏精选、教师体育玩具制作集、论文集、教案集、教师反思集等。接下来介绍的就是我们幼儿园在课题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深化这项研究,以期待结出更丰硕的成果。作为底蕴深厚、氛围宽松、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在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立方面具有极强的功效。我园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传承、改编、整合出发,对民间游戏在幼儿

3、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并把民间游戏教学作为鲍集中心幼儿园的办园特色。随着幼儿园迈向现代化幼儿园的步伐加快,教学设备、媒体也得到了飞速的更新与换代。在感叹当今孩子童年生活无比先进的同时,我们不免可以看到,在孩子走进高科技产品的同时,正日渐疏远那些草根化的、蕴含丰富教育资源、娱乐成分的民间游戏。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有必要重审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挖掘并扩大其中合理优秀的资源,并将它适时、有效地运用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一、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民间游戏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创作、流传下来,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和浓厚趣味性的游戏,它曾经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百玩不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少儿生活的一个重

4、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的演变,影视、网络、高科技玩具产品的出现,人们渐渐淡化了对民间游戏的依赖。于是,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也日渐消隐。那么,如何重新审视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挖掘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使之在幼儿活动中折射出新的光彩,这是我园几年来一直致力探究的课题。以下拟结合我园的实践探索谈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发展及其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 (一)民间游戏具有简便有趣的鲜明特色 第一,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材料既简便又廉价,大部分都是利用简单的生活用品或废旧的物品。诸如小石子、核桃、贝壳、钮扣、橄榄子、瓶盖等几乎都可以成为游戏材料。玩“打手球”和“跳小棍”可利用旧报纸、树枝、冰棒棍等;用塑料绳粘成

5、圈可以玩“拾螺子”、“翻螺子”、“跳房子”;用编织丝、鸡毛、碎布可以做毽子,用木头可以做陀螺等。 第二,有的民间游戏基本不需要材料,用手、脚、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三五成群地玩得很开心。如:“手心手背”、“跳山羊”、“金锁银锁”、“炒黄豆”、“背人”、“石头、剪刀、布”等游戏,既易学、易懂、易传又随时随地可以开展。 第三,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如“找东西南北”、“滚铁环”、“碰硬币”、“投玻璃珠”、“扔沙包”、“翻图片”等游戏,幼儿都能百玩不厌、其乐无穷。由于它的诸多特点,使得它在幼儿教育中具有较大的价值潜能。 (二)民间游戏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平台 民间游戏大

6、多是运动性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平衡、钻、爬、躲避等大肌肉群的发展,并使动作趋于协调。近几年,我园挖掘了一些适合幼儿特点的民间游戏。其中,有发展幼儿敏捷性和躲闪能力的 “老鹰捉小鸡”、“金锁银锁”、“抢四角”等;有发展幼儿跑、跳、协调能力的“攻关过河”、“跳皮筋”、“跳房子”、“滚铁环”等;有发展幼儿钻、爬的“老鼠偷油吃”;还有发展幼儿投掷能力的 “拍手球”,由几个幼儿守垒,几个幼儿攻垒轮流投球、接球;以及训练幼儿平衡能力的“踩高跷”游戏等等,孩子们都很喜欢。另外,我园还充分利用有利教学环境和资源,设计活动内容,让幼儿随时随地就进入游戏情境。比如,根据幼儿年龄、兴趣、爱好等特点,在

7、走廊、操场边角处,活动室等地面上,用涂料画出除“房屋”图形以外的图案数字格、圣诞树、机器人、热带鱼、雨伞、手表、火车等形状,供幼儿随时玩“跳房子”游戏,让幼儿自由结伴、自定规则、不断跳出新花样。在这些游戏中幼儿不仅发展了动作协调能力,而且增强了体质,解除幼儿饭量少,不爱吃饭的毛病。 (三)民间游戏是幼儿走进群体培育自我的重要渠道 很多民间游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共同进行活动的,只有同伴之间配合协调,游戏方能顺利进行。如我园幼儿经常玩的“摸瞎”、“捉麻花”、“三人套”需要大家一起说一起走,或手脚协调来进行;有的游戏需由角色扮演,如“猫捉老鼠”、“捉迷藏”等;有的则需分组进行,并有严格的游戏规则

8、,如“攻关过河”、“传球”等,让幼儿懂得社会生活中人人有义务、责任和权利,逐步摆脱“以我为中心”而获得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发现幼儿懂得怎样分配角色、如何承担角色任务,提高了合作、协商、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同时,民间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是自由自在、毫无心理压力的,他们自己找玩具材料,不受时间限制,场地限制,自由结伴、出主意、想办法动手操作。如幼儿特别喜爱的“跳房子”游戏,可以是多人结伴的活动,如何玩、怎样跳、什么时候活动、都由幼儿自定。还有像“拾螺子”、“翻螺子”游戏材料的来源,平时我们发动幼儿自己收集,可以是小石子

9、、小沙包、小海螺、小瓶盖、棋牌子等随手可得的材料。并利用这些材料来进行单翻或双翻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积极参与的体验,使幼儿身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激起一种完全出自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四)民间游戏是增知开智的有效形式 民间游戏经常配有琅琅上口的童谣或儿歌,而这些童谣、儿歌蕴涵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历史知识、科学知识,如“丢手绢”、“荷花荷花几时开”、“数字歌”等,孩子们在放松的状态中,投入游戏,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听力、观察力及判断力。近年来,我园充分利用东山岛得天独厚的沙水资源,带幼儿在沙坑玩

10、“堆沙”游戏,鼓励幼儿设计沙雕作品堆调堡、挖山洞、开河沟、筑长城,垒宝塔等,幼儿不仅玩得不亦乐乎,而且其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都得到充分挖掘与开发。还有玩“下棋”游戏,我们让幼儿设计“棋盘”,搜集不同材料的棋子,花样繁多,有“塔形棋盘”、“山峰棋盘”、“城墙棋盘”等等,从而培养幼儿创新意识,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 总之,民间游戏是一种具有特殊情趣和魅力的游戏。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幼儿教育既要面向世界,接纳新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同时也要弘扬民间艺术这一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让民间游戏这朵小花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开得更加艳丽、光彩。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1、改

11、编创新,增强游戏时代气息。第一、运用组合法、拓展法、发散引导法,将民间游戏在内容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组合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把“石头、剪子、布”“抛纸球”“跳格子”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拓展法是根据具体游戏的具体内容,在保持原有游戏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对其游戏的整个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如“木头人”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其游戏的童谣内容虽有情趣却不太符合当代幼儿的精神,就需要将童谣进行改编并将整个游戏的内容作相应的拓展。发散引导法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

12、目发散想像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幼儿在“滚铁环”的游戏中,教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发明出铁环的不同玩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 第二、从游戏的组织形式、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和材料的投放形式三方面对民间游戏的形式进行改编与创新。在游戏的组织上,可以采取把一些不同类型的游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如把“小老鼠上灯台”这个童谣说唱游戏,改编成体育游戏。在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上,有些游戏可以采取混龄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在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在小班幼儿扮演小鸡的情况下,可以让小班幼儿去请中大班的幼儿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在游戏材料的投放形式上,在尊重

13、幼儿选择的同时,以投放天然的和半成品材料为主。并要尽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幼儿能自发积极地动手动脑,让其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出新的玩具,并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与玩法。 2创设区域,丰富幼儿游戏内容。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在各区角投放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能在常态下,随意自如地开展各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童谣说唱等。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各种民间游戏;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绕饶转”、“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在美工区增加泥塑、剪纸、编织(如中国结)、棒针十字绣等材料;在音乐表演区投放彩绸

14、、绸扇、民间小乐器、服装等;在体育区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此外,还可以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独轮车、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既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3整合资源,提高游戏的影响力。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资源中,家长是一个最为积极、丰富的活资源。首先可以从他们身上并创编各民间游戏,丰富幼儿民间游戏内容。其次。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许多家长都会玩,他们可以轻松的、近距离的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在拥有共同语言与兴趣基础上,通过共同活动,升华亲子情感。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的游戏,了解孩子在园发展情况,与幼儿园一起,共同关注并促进孩子发展。可以说,民间游戏架设起了家园立交桥,也为孩子生活在一个更和谐、愉快的世界里创造了契机。 实践证明,民间游戏不但是幼儿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有效活动形态,也是教师在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辅助手段。因而合理开发与利用民间游戏功能,全面渗进幼儿活动课程,提高学前教育效果,将成为广大幼儿教师的最佳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