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908207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习目标1.结合案例,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结合案例,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表现典例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嘉兴市: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大运河沿岸城市: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但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株洲:沿铁路发展;武汉:

2、沿长江分布。(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如美国东部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的高速公路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思考我国南方河网稠密,水运便利,城市的分布、形态有什么特点?答案城市多沿河分布,城市形态沿河伸展。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地形区交通运输布局状况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小平原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大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1)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3、(3)集镇思考依据市场最优原则,城市中的商业网点如何布局?为什么?答案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此处交通通达度最高,消费人群最多。探究点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下图为“某历史名城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和_。(2)你认为旧城区中区域和区域哪个形成较早,原因是什么?(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4)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答案(1)河流煤铁资源(2)区域。因为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3)交通(铁路的兴建)。(4)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5)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

4、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扩展,即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具体如下所示:(2)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同时,某种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如图:(3)河流运输功能与城市的分布城市区位区位优势举例沿河设城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赣州河流汇合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

5、集散、中转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利上海、广州、加尔各答过河点位置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伦敦、布达佩斯、金边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图示村落的空间形态属于()A多边形聚落 B带状聚落C环状聚落 D团状聚落2如果甲聚落为已发展形成的城市,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 B地形C气候 D矿产答案1.B2.A解析聚落的空间形态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地形完整、平坦、开阔且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在水源充足的地区,村落沿河道延伸,呈带状分布。甲聚落沿河流分布,交通和水资源条件好,利于城市形成。探究点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_地区(填字母)最有可能为商业街。(2)A、B、C、D四地中_商业网点密度最大,原因是什么?(3)写出A、B、C、D四地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答案(1)B(2)B地势平坦,人口众多,商品生产能力强,接近生产、消费市场,商品流通速度快。(3)BCDA。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原因如下表所示:区域山区平原网点密度小大成因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难以伸展

7、平原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区际商品流通便利、居民点多商店众多,尤其是道路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较集中的地区商店密度更大(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商业网点分布遵循市场最优原则,为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多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其次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读“我国某城镇区域简图”,回答34题。3图中东西向门市布局的主要原则是()A市场最优原则B交通最优原则C便民最优原则D环境最优原则4图中箭头表示城区主要人流方向,若在南北向道路上设置一个经营蔬菜的商业网点,乙地比甲地更具优势的原因是()A邮局和医院需求量大B更靠近国道C地处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D地势较开阔答案3.B

8、4.C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西向门市沿交通线布局在道路两侧,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第4题,甲、乙两地位置较近,位于同一条道路的两侧,两地与国道距离及地势状况相似,但乙地位于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更方便人们购物。(2016开封高一期末)武汉三镇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图,回答13题。1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平原广阔 B季风气候C河流交汇 D矿产开发2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A集中式团块状发展B沿河流条带状发展C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D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3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

9、级行政中心B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增加C河流运输方式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D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格局答案1.C2.C3.D解析第1题,武汉地处两河交汇处,河流阻隔形成三镇格局。第2题,随着交通发展,武汉城市形态将进一步沿交通线多轴向发展。第3题,这一变化说明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格局。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率先建成的第一条最高时速可达350千米的城际铁路。读下图,完成45题。4下列关于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的影响,错误的是()A促进了京、津两城市的经济发展B加强了两个城市的经济交流C缓解了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D会对天津市的本地商业造成冲击、破坏5结合图文材料以及地理区

10、位理论,新北京的空间发展方向重点是向()A东 B西 C南 D北答案4.D5.A解析第4题,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可促进两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使人员往来更加便利、快捷,对两市商业的发展都会起到促进作用。第5题,新北京的空间发展将沿着京津城际铁路向东扩展。6下图是“江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部分布图”(图中箭头越粗表示客货流量越大)。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乡村商业网点的特点:规模_,密度_。(2)图中杂货部的布局符合商业点布局的_原则。(3)从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分析,杂货部A与杂货部B,经营规模可能大一些的是_,理由是什么?答案(1)小小(2)交通最优(3)AA地客货流量大,B地客货流量较小

11、(只相当于A地的一部分)。解析第(1)题,该地具有乡村商业网点分布的一般特点,即规模小、密度小。第(2)题,A、B两杂货部均位于道路交会处,交通便利,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3)题,从箭头的粗细程度来看,杂货部A的客货流量大于杂货部B,所以杂货部A的经营规模大于杂货部B。课时作业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A B C D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

12、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长江水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答案1.D2.C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城市1950年前沿运河发展,1960年往铁路线方向扩展,1990年后又向长江沿线扩展。说明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线的兴衰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第2题,早期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落后,运河地位凸出,后来随着铁路的出现,特别是长江水运的发展,运河航运地位下降。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3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A沿铁路延伸B沿垂直于公路走向的方向延伸C受地形的影响D沿河流延伸4从1980年到

13、2015年,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B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答案3.D4.B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城市早期沿河流延伸。第4题,1980年以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形态的变化与城市桥梁、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与布局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判断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56题。5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A工业 B园艺 C物流 D商务6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A

14、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答案5.D6.A解析第5题,高铁客运站交通便利、人员流动量大,适合发展商务活动。第6题,图中显示高铁站位于城区边缘,此处修建高铁站,会促进该区域城市化建设,同时与城区之间的公路沿线也会得到发展,从而使该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交通 B山地 C河谷 D政治8若该地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 B乙丙C丙丁 D丁乙答案7.D8.A解析第7题,相比其他因素,政治因素对某地商业网点形成的影响要小得多。第8题,支流沿线人流、物流量小,商业网点少。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