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调研报告3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90655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调研报告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重庆调研报告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重庆调研报告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重庆调研报告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重庆调研报告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调研报告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调研报告3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调研报告3篇 XX市X县区农业局关于“三农”问题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农业局渝农法2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调研小组,在本区中心集镇龙沙镇、移民大镇大周镇、产粮大镇太安镇三个镇共选取0户农户,按照文件提出的提纲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于后: 一、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情况 中央号文件出台后,在我区上上下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普遍认为继182至1年中央为农业发了五个一号文件的十八年后,今年中央又为农业发出了一号文件,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区委、区政府对一号文件的宣传贯彻非常重视,对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时进行了布署。区委宣传部、区农办、区农业局和区

2、林业局等单位联合组织了“X县区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团”,从2月中旬开始到乡镇对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宣传讲解。区委、区政府决定在3月中旬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议,重点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X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龙宝、天城、五桥和江南XX县区四个开发区对贯彻中央1号文件都作出了具体安排,各乡镇、街道都已陆续行动起来。我们调研所到的三个镇都召开了“三干会”,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并通过他们传达到农村的家家户户。 二、粮食生产方面的情况 、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调查的30个农户粮食播种面积0.31亩,比减少了.9亩,减6.1%。今年计划粮食播种面积为8.21亩,比又减少了2

3、.亩,减23%,基本与全区农业统计情况一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截止底,全区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8万亩;二是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由于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部分耕地改种了柑桔、桃等经济林木;三是三峡水库淹没了一部分耕地;四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征用了一些耕地;五是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种田的老人和妇女多数体力较差,无力耕种造成弃耕。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和第二条。 粮食产量总体上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调查的30个农户粮食产量合计为170斤,比减少了350斤,下降了.6;预计产粮食770斤,与相比,又将下降4。粮食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粮食

4、播种面积下降。 、粮食单产。调查结果,30个农户粮食平均亩产为88斤,比高1斤,预计粮食平均亩产为81斤,比又低17斤,可见整体上有增有减。影响粮食单产主要是气候影响,农业自然灾害较轻,粮食单产就高一些;其次是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就单个作物看,玉米生产方面,由于近年来临奥一号等高产品种的大量推广,玉米单产提高较快;而水稻生产方面,由于没有显著高于当前推广的d优、岗优系列的高产品种,因而单产水平基本保持原有水平。 3、农户存粮情况。调查发现,农户存粮人均只32斤,不够一年的食用。三个镇中,农户存粮情况不均衡,龙沙镇调查的农户存粮不多,大周镇调查的农户均无存粮。只有太安镇调查的农户存粮较多,

5、一般农户存粮均够一年以上食用。平常面上了解的情况大致是,20%农户存粮够一年以上食用,50%的农户存粮只够一家人大半年(610个月)食用,%的农户基本无余粮,近10%的农户要买粮食才能满足食用。从增减趋势上看,今年以来多数农户存粮数量有所下降。 今年存粮量下降主要原因是。一是去年国家放开粮食流通渠道后,粮食的加工户和贩运户增多,许多加工户和贩运户主动下村、下社、上门收购粮食,加上去年以来粮价持续攀升至现在稻谷1.20元kg,一些种粮农户借机纷纷出售存粮;二是近年来我区畜牧业快速发展,消耗了一部分存粮;三是粮食总产逐年下降,存粮来源减少。 此外,农民对贮藏粮食的认识也有变化。调查的三个镇中,龙沙

6、镇农户存粮明显较其他两个镇少,其主要原因是该镇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水田基本能旱涝保收,整体经济水平也好于其他两镇,农民认为一般不用存太多的粮食防止灾荒。 、粮食生产的投入情况。总的情况是,现金投入逐年增加,种粮劳动力投入减少。调查的30个农户、粮食生产投入分别为152元和1671元,预计要增加到1652元。 现金投入增加主要是源于肥料、种子等农资产品涨价。调查发现,今年尿素零售价达到16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元/吨;碳铵零售价达到52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元/吨;优质稻种子价格达到5元/斤,比前两年和目前普通杂交稻种子高一倍,需2斤稻谷才能换1斤,而过去换1斤杂交稻种子只需10斤稻

7、谷。高产玉米种子价格7元/斤,一般杂交玉米种子只2元/斤左右。当前,农资产品的涨价已抵销了农产品价格提高的增收效益。 劳动力投入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二是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种田的多数系体力较差的老人和妇女,因此,多用化肥少用农家肥,耕作也相对粗放;三是抛秧栽培、稻田稻草履盖洋芋等节劳技术的推广面积增加。 、农民对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的看法。接受调查的农民普遍认为,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粮猪型农业生产模式仍然占农户经营的绝大部分,虽然不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区,但粮食却是大多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和重要饲料来源,一旦粮食大量减产,势必造成粮价上涨,农民又无能力购买。同时,

8、由于人多地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存粮不多的现实,我区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国家重视粮食生产,对我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对增加我区农民收入、保证粮食安全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国家对粮食生产的保护和扶持,农民们有许多意见和建议,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国家直补政策要尽快到位,补贴金额要大一点,小了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目前XX县区各地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的问题非常突出,村社、群众无力整修,这对保护全区粮食生产能力威胁极大。 希望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多采取直接补助到种粮食农户头上的办法,现在国家成百上千万的补助资金投给了农业开

9、发的“业主”,一些业主(龙头)又没有很好起到龙头的作用,老百姓没有真正得到多少实惠。 希望政府对种粮大户要实行特殊保护政策,一要制定最低保护价,二要保证收购,三要严格控制农资价格。 国家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一是要加大农技推广力度,保证农技推广经费,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无钱办事的问题;二是对增产增收效果好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可实行良种补贴,解决新品种种子价格高令农民望而生畏的问题,尽快扩大良种推广应用面积。 三、农民收入方面的情况 1、农民收入水平。XX县区是集中连片的国家级贫困山区,目前尚有20个特困乡、20个特困村,绝对贫困人口达.97万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2元(农经统计口径),比全

10、市平均少328.元,在全市39个区(县)中排倒数1名。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9元,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差距很大。农民收入虽然逐年上升,但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比上年增加了698元和23元。而且实物比重大,现金收入少。 调查的0个农户、人均纯收入平均为762元和050元,今年预计可达2205元,在本区农村属中等偏上水平。 2、农民收入来源。调查结果,30个调查户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161元),占总收入的3.8;其次是种植业收入(5130元),占总收入的17;再次是养殖业收入(9860元),占总收入的11.%。 从全区统计情况看,种养殖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4

11、5%以上,接近收入总额的一半。占第二位的是外出劳务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3%,超过了种植业的收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收入只占农民收入的2%。“种粮饱肚子,喂猪供孩子,打工盖房子”是X县区多数农户经营收入来源的形象总结。 、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的增加来自于多个方面,但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外出务工收入。全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14.万元,比增加了7.万元,占当年农民收入增长额的一半。粮食收入的增长是农民增收的第二大项目,由于粮食涨价,全区农民增加收入近0万元。养殖业也是近年来XX县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区畜牧业收入比增长了99.6万元,农民从中增加收入近4000万元。 从30个调查户的收入增长结构看,农

12、民外出务工收入比增长3405元,人均增长268元,占当年农民收入增长总额的3.1%,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种植业收入,其比增加了255元,占当年农民收入增长额的.3%。 总结各调查户生产经营计划,预期农民收入比增长7.%左右。增收的最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今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比又多3人,外出务工收入预计可达185800元,比增长近1;二是从目前农产品的行情看,我区农民收入的支柱产品粮食和毛猪的价格依然走高,同时优质高效的优质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大幅度增加,农民从种养殖业中将会增加一部分收入。 4、农民增收的困难。座谈中,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纷纷反映,目前农民增收的最大困难,一是外

13、出务工找工作难,找到报酬较高的工作更难;二是分户经营应对市场的能力较差,信息不灵、销售价格偏低、销售成本高等;三是土地分散在各农户,难以形成种植规模,阻碍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规模效益的发挥;四是农业基础设施不足,80以上的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制约了农村各产业的发展;五是发展新的生产项目缺乏技术储备和技术保证。 5、解决增收难,农民有四盼 一盼国家要给农民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让外出务工农民同样享受到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入学、贫困救助等各方面的好处,农村的生产公益设施建设同样得到政府的支持; 二盼国家在农民转岗就业培训、种养殖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民教育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农民群众提高

14、素质; 三盼政府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对小型水利设施维修的投入; 四盼加大农民权益保障力度,尽快出台农民权益保障法,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恶劣行为,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要切实为农民撑腰,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1、各级党委、政府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非常重视。XX县区是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劳动力严重过剩。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去年八月,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X市县区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万州府发7号),对今

15、后5年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了规划,对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清理和规范相关的办证收费行为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区里还组建了培训职能机构,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实行组织、发动、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开展服装艺术、农产品加工、家政服务、保安等8个岗位179多人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在调查的3个乡镇中,大周、龙沙两个乡镇已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基本做到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支持、外出务工手续随到随办、帮助务工人员催要工资、开展务工前培训等方面服务。龙沙镇举办了两期(家政服务、农产品加工)劳动力转移培训班。 、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的3个农户中,外出务工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5.6%;外出务工3人,比多3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9%,平均户有1个多劳动力在外务工。 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各地,70以上都是由包工头带领和务工者相互邀约、串联而外出,靠政府部门和劳务中介机构组织外出的大约占22%,盲目外出占8。 外出务工人员中,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