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一新人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90480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一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一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一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一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行四边形本课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了四边形的特性的基础上教学的,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我把本课时定位为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本课时的内容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通过推拉门和做一个小实验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第二层次,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折一折、量一量、围一围、说一说、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根据教材特点,我制定

2、学习目标如下: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2、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3、进一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合作、探索的能力。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反思以下几点:1、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能布置学生做好预习,让学生周末回家制作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和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在钉板上围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提供给学生许多不同的工具,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产生一种直觉而又朦胧的感性认识时,我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提问引导“拉一拉、看一看,这个长方形框架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发现了长方形框架的形状、角、名称都有了变化。这些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是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独立操作、独立观察、测量、思考以及相互讨论的基础上

4、得出的“新发现”,这就是他们的创造。2、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怎样使低年级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呢”?实践证明,让他们投入到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去,动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所以我觉得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虽然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启发学生学习做得不够,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启而不发的冷场现象。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上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5、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意识不强,缺乏举手发言的勇气。由于平时很少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学生一时不适应,就造成了怯场的现象,导致只有极个别的几名学生发言,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所以在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训练。在巩固练习方面,我觉得有点操之过急,题目有点过于偏难,使多数学生感到有困难;应该由易到难,使学生感受到成功学习的喜悦,逐步提升和渗透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有发挥的机会。3、困惑之处:对像本节课这样的知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等),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即使教师让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去探索,也难以解决这样的难题,特别是中差生。所以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想像能力,一直都在困扰着我。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