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901716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高一语文试题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自信的根脉支撑据2017年人民论坛课题组开展的“中国文化自信指数调查”,中国文化自信指数平均值为82.26,较2016年有所增加,这说明中国公众对自身文化有着越来越高的认知、认同

2、度。文化自信既是深刻的历史命题,也是重要的时代命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中国的文化自信,究其本质,无法与5000多年文明传承分割开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深厚底蕴,呈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学问才智和理性思辨。中华文化如同强大根系般扎根于人民、历史和时代的沃土,奠定了我们的强大底气,成为文化自信的“源动力”。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当前,中华文化的价值意蕴日益在全球化的坐标系中得以彰显。通过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中国传统思想,当代中国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包涵等价值理念传达于世界,以“中国方案”不断向世界贡献着“中国力气”,使我们在

3、与外来文化进行同等对话和建设性互动中建立更强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每到重大历史关头,中国文化都能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中华文化顺应时代发展,吐故纳新、继往开来,推动社会结构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将来发展相承续,成为当代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化自信不仅在于我们自身的文化生命力,还在于中华文化是否能够赢得“他信”,获得世界的认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足以为当今世界的发展供应基本准则,指明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创新成果亟待传播。中华文化只有在“人类

4、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旋律中不断追求和谐共振,把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呈现文化内涵,彰显价值观念,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与他信。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和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更是文化的选择。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从绵延不绝的历史纵深处淌出的清泉,它创建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呈现出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民族凝合力,孕育了具有显明时代特色的思想与精神,最终汇聚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洪流,为我们坚决文化自信供应了足够的理由和底气。 (选自人民论坛,2017年17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化自信越

5、来越受到公众的认知和认同,2017年的文化自信指数比2016年高。B.中国文化自信根植于具有丰厚滋养和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之中,为我们奠定了底气。C.中国文化自信是在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同等对话和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来的。D.中国文化自信既在于自身的文化生命力,也在于中华文化是否能获得世界的认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要从三个角度阐释了中华文化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本上的支撑作用。B文中的三个论证角度同时也是文章的三个分论点,有力地证明白中心论点。C文章逻辑思路清晰,论证层次分明,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具有很强的条理性。D文章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辅以饱含情感的语

6、言,有很强的劝服力。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中国公众对自身文化的认知、认同度越来越高,中国文化自信指数平均值还能够逐年有所上升。B.假如与5000多年文明传承分割开来,中国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强大的底气,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C.具有了“更广泛”的自信,我们就可以在与外来文化进行对话和建设性互动中取得主导地位。D.假如中华文化能够赢得“他信”,获得世界的认同,那么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创新成果就能得到更好地传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变脸 季明庄希再次回到M城,是两年之后。庄希现在叫花脸,是个乞丐。脸上,甚至连没有毛发

7、的头皮上,疤痕纵横。几个月前,在抗联与鬼子的一场战斗中,炮弹和大火,把他变成了这个样子。如今,M城里,再也没人能认出他。一进M城,他便不停地告诫自己,在这世上,庄希像一缕轻烟,消逝了。但是,他限制不了自己的脚步,不由自主来到这个街区,在一个肮脏的角落,放下破铺盖卷儿,住了下来。他坐在地上,按捺住心跳,紧盯着对面的一幢房子。那里,是庄希的家,里面住着妻子,还有他八岁的儿子。他让自己渐渐安静下来,喃喃地说,你叫花脸,是个臭乞丐!就在这时,对面的房门,开了,一个美丽的女人,牵着个小男孩,走了出来。他差点跳起来,但是他没有动,仍旧摆出一副漠然的神情,看着这一切。两年不见,女人有些憔悴,面容隐含愁闷;而

8、男孩活泼照旧,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走,现在,是上学时间。女人和男孩走了几步,突然发觉对面街角,比往日多了个乞丐,便停下,往这边看。花脸刚要埋下头,但瞬间,他觉得这么做,纯属多余,一颗心就往下坠。于是,接着用漠然的目光,与女人和男孩对视。女人微微皱了一下眉,紧紧牵住男孩的手,快步离去。两年前,庄希是M城地下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叛徒出卖,组织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而庄希则幸运地逃了出去。庄希知道,这幢房子、妻子和儿子,就是钓饵,四周有多数双监视的眼睛。只要庄希不出现,只要庄希不死,他们都还是平安的。寒风很冷,花脸捂起嘴,猛烈地咳嗽起来,咳出满眼的泪花。一连几天,他什么也没干,就这么坐在角落里,静静地地

9、看着女人送男孩上学、接男孩回家几天之后,花脸起先了行动。上级这次派他回来,就是要铲除叛徒,重建地下组织。在一个深夜,两名叛徒的头颅,高高悬挂在M城的城门之上。两个多月后,M城的地下组织,基本复原了。每天忙活完,他就会回到街角,坐着,像一个懒散无助的乞丐。有时候,从对面房子里,飘来阵阵饭菜的香味,他不由自主贪欲地吸吸鼻子,暗自咽口水。花脸庄希知道,妻子做的饭莱,会有多么香,现在真想再吃一口她做的饭菜。闻着这熟识的饭菜香味,他突然感觉,离家这么近,离亲人这么近,也是一种享受和华蜜哩。但这样的华蜜,却很短暂,不久,内部再次出了叛徒,花脸被捕了,受尽熬煎,游街示众,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当行刑队伍经过这

10、个街区,到达那幢房子时,始终宁静的花脸突然急躁起来,疯狂地挣扎着,大喊,老子饿了,要吃饭!刽子手觉得,一个将死之人,死前讨口饭吃,也很正常,于是默许了他。这时候,女人和男孩正站在门前,愕然看着这一切。五花大绑的花脸,一瘸一拐地来到女人面前,喉头发堵,他想说我是庄希。但他知道,绝不能这么干。于是,张了张嘴,他说,太太,赏口饭吃吧。女人有些惊惶。时至中午,家里正好有饭菜,她抓紧进屋,盛了一碗,递过来。花脸双手被绑,苦笑着说,太太,好人做究竟,我想请小少爷喂我一下。女人天性和善,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抱起了小男孩。虽然花脸笑容满面,目光温顺,而满脸的疤痕太恐怖、太丑陋、太凶恶,这让男孩很胆怯。但在女

11、人的一再劝告下,男孩最终还是接过饭碗,搲注起一勺饭菜,当心举起,怯怯地递上前来。花脸抓紧弯下腰,伸长颈项,张大嘴巴,接住那勺饭莱,闭上双眼,细细地咀嚼,咀嚼咽下去,然后,又睁开眼,咂咂嘴,说,香,真香!几口饭喂下去,男孩不怕了,再盛起饭菜时,先放到自己嘴边,鼓起腮帮,轻轻吹凉,这才送进花脸的口中。突然,男孩发觉有几滴水一样的东西,跌落在碗里,他惊呆了,再次胆怯起来。红着眼睛的花脸,做出个顽皮的表情,说,小少爷,这辣椒真够劲儿!这碗饭,花脸吃得很慢,每一粒米、每一片菜,他都细致地咀嚼品尝,之后,才恋恋不舍地吞进肚里。吃完饭,花脸聚精会神地盯着男孩,半晌才说,吃了这碗饭,一切都值啦!说完,他挺起腰

12、身,昂首,转身而去。女人抱着男孩,怔怔地看着花脸的背影,倏地觉得心里一阵稀里糊涂地刺痛,刀割一样,令她几乎喘不过气来。花脸走在街上,看着两边的人群,突然,铆足一口气,大喊了一声:没想到M城的饭菜,真是香啊!多年以后,男孩长大,常问女人:我爹怎么还没回来,我真想见他一面,一面也好啊。女人捂着嘴,眼泪曲里拐弯地奔流下来。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注】搲:方言,舀。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一开头就交代了花脸的相貌,两年间相貌发生的巨大变更能很好地引发读者一探原委的爱好,而且为后文故事的绽开做好了铺垫。B.“一颗心就往下坠”运用细微环节描写,形象

13、地表现了花脸怕被妻儿认出但又想到自己面容尽毁,妻儿再也认不出来的苦痛心情。C.小说的倒数其次段看似闲笔,实则很有专心。以“没想到M城的饭菜,真是香啊!”的感叹表明自己不是M城的人,为妻儿供应最终的平安保障。D.庄希细嚼慢咽的吃饭过程表现了他对妻儿的留恋眷顾之情,他机灵奇妙地掩饰了内心的激烈,决绝地走向刑场,表现了他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精神。5. 简要概括主子公的形象特点。(6分)6. 这篇小说以“变脸”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思想三个方面简要分析。(6分)(三)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郭永怀小传李家春 戴世强1909年,郭永怀诞

14、生在胶东半岛荣成县的一个海边小村西滩郭家村。在中学里,郭永怀废寝忘食地钻研学问,成果总是名列前茅,在自然科学方面起先显露才能。抗日斗争起先之后,郭永怀随校迁往昆明西南联大。这时他的爱好从光学转向力学。1940年9月出国起先了留学生涯。二十世纪四十年头初期,国外航空工业蓬勃发展,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其标记之一就是飞行速度不断提高,达到每小时700公里。可是,当人们尝试进行跨声速飞行时,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1945年,郭永怀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淌不连续解的精彩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钱学森的评价是:“郭做博士论文,找了一个谁也不想沾边的题目,但他孜孜不倦地干,得到的结果出人意料。”郭永怀在跨声速领域里

15、的学术成就博得了世界公认。值得指出的是:他和钱学森一起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的概念。这是一项重大发觉,为解决跨声速飞行的工程问题供应了理论基础。由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人类最终在1948年突破了“声障”,跨声速飞行获得了胜利。郭永怀的探讨成果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1956年11月,郭永怀毅然放弃了在美国已经获得的荣誉、地位和优裕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二十世纪五十年头,人类进入了空间技术时代,一些发达国家正在主动开展巨型导弹与火箭、人造卫星的研制。这时飞行器的速度已经接近或达到摆脱地球重力所必需的第一宇宙速度,于是,超群速空气动力学自然地成了力学探讨的前沿阵地。看准了这一方向之后,郭永怀毫不迟疑地从理论探讨和试验探讨两方面组织队伍开展工作。由于郭永怀的精彩组织和指导工作,在超群声速气体流淌力学的理论探讨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超群声速领域里,由于飞行器四周空气的猛烈压缩和摩擦,造成了摄氏几千度的高温环境,一般材料制成的飞行器必定会烧融成一堆废物,因此,“热障”就像当年的“声障”一样,成为力学工作者和工程师们必需逾越的障碍。郭永怀很早就相识到,必需在飞行器表面涂上防热材料(烧蚀材料),并且坚决地认为,与理论探讨同时,必需大力开展烧蚀材料的试验探讨。我国洲际导弹的试制胜利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