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900195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事故管理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事故管理制度一、设备事故凡是正式投入生产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造成整机、零件、构件损坏,使生产系统中断4 小时以上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万元以上(含 1 万元)的事件,称为设备事故。设备事故按直接经济损失大小,或事故停产时间分为:较小设备事故、一般设备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和特大设备事故。二、设备事故的分类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较小设备事故:( 1) 设备事故直接损失费在 1 万元以上, 30 万元以下(不含 30 万元 ) ;( 2)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产4 小时以上, 8 小时以下。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般设备事故:( 1)设备事故直接损失费在 30 万元以上, 100

2、万元以下(不含100 万元);( 2)主要生产设备发生设备事故使生产系统停产8 小时以上,24 小时以下。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大设备事故:( 1)设备事故直接损失费在 100 万元以上, 1000 万元(不含 1000 万元 );2)主要生产设备发生设备事故使生产系统停产24 小时以上, 72 小时以下。4、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特大设备事故:( 1)设备事故直接损失费在 1000 万元及以上;( 2)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产72 小时及以上。5、设备事故的直接损失费的计算:修理工时费修理材料费修理(或更新)备件费。6、设备事故的间接损失费,按生产系统停产时间的效益计算。三、设备

3、事故责任的分类1、由于操作者违反操作规程或未能尽职尽责,设备维护人员维护保养不及时、检修质量欠佳,设备使用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失职等原因造成的设备事故为责任事故。2、由于设备零部件、原设计、制造安装缺陷造成的设备事故为质量事故。3、由于自然原因如雷击、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设备事故为自然事故。4、凡不属于上述三类的设备事故为其他事故。5、依据在设备事故责任中承担责任的大小,分为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管理责任。四、设备事故的抢修和申报1、设备使用单位发生设备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事故抢修,尽快恢复生产,减少事故损失。在事故抢修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不得互相推诿;对抢修不利

4、,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的责任者应视同事故责任者一并追究其责任。2、发生设备事故后,岗位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按操作规程规定停止设备运行,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有关班组长、维修人员及车间领导报告;如遇无法控制的易燃、易爆、剧毒等情况时,还应报告安全、保卫、调度部门,以便采取抢险救助措施。3、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机动能源部报告;机动能源部应参与组织事故抢修,并着手调查事故原因,查存事故证据。4、如发生重大或特大设备事故,必须由机动能源部在第一时间向公司主管领导报告,经领导研究后再向集团公司设备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电话或传真),并在事故处理完毕后一周内,提交设备事故报告(说明

5、事故原因、事故损失、事故停产时间、事故责任分析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等)。五、设备事故的调查及处理1、较小、一般、重大设备事故一律由机动能源部负责组织设备事故调查工作;特大事故设备事故由集团公司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设备事故调查应由安环部协助开 展,重大或特大设备事故调查可请纪委监察等部门参与。2、设备事故单位,岗位操作工及事故现场其他人员,有责任如实反映事故情况并配合调查,不得隐瞒事故真相。3、设备事故原因查清后,机动能源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事故分析会,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类别,明确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向公司提交事故报告。4、事故处理要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不查清

6、不放过;事故主要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他人未接受教训不放过;防范措施末落实不放过。5、对发生设备事故单位或单位领导的经济处罚原则上按矿年度生产经营目标责任制执行,也可按公司党政工联席会议研究的处罚意见执行。6、根据设备事故等级和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在对事故主要责任人、次要责任人、负管理责任的部门领导经济处罚的同时,也可给以行政处理或党政纪处分。7、根据设备事故类别和事故责任大小,对责任人的处罚如下:( 1)较小设备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给以行政警告处分,扣罚当月效益工资 50%,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 5-10% ;次要责任人给以通报批评,扣罚当月效益工资 20% ,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 1

7、-5% ;( 2)一般设备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给以行政记大过处分,扣罚当月效益工资 80% ,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 5-10% ;次要责任人给以行政记过处分,扣罚当月效益工资 50% ,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 1-5% ;( 3)重大设备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给以行政留察处分,扣罚当月效益工资100% ,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1-10% ;次要责任人给以行政记大过处分,扣罚当月效益工资 80% ,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1-5% ;( 4)特大设备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给以行政开除处分或解除劳动合同,扣罚当月效益工资100% ,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1-10% ;次要责任人,给以行政留察或开除处分,也可解除劳动合同,扣罚当

8、月效益工资100% ,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1-5% ;( 5)对设备事故负有管理责任的单位领导,根据应负责任的大小,可给予通报批评、行政警告、行政撤职处分,同时给以经济处罚。8、对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在上述处罚上,再根据间接损失程度加重给予处罚。9、对设备事故部门和事故责任人的经济处罚,由机动能源部开具处罚单,由企管部负责在当月工资中扣除,财务 部将罚款列入设备管理基金管理。10 、一年内发生两起以上一般设备事故,或一起以上重大设备事故,事故所在工段和班组取消本年度评比先进资格;一年内发生两起以上重大设备事故或一起以上特大设备事故,事故所在部门取消本年度评比

9、先进资格。11 、 设备事故分析处理后, 应填写 设备事故报告 (事故原因、事故损失、停产时间、责任分析、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罚等),并存入设备档案。12 、参加保险的设备发生事故,由机动能源部出具索赔材料,财务审计部协助办理索赔事宜。六、设备事故的防范措施1、所有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公司及相关单位要有计划的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2、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设备操作、使用、维修、保养、润滑、检修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是防范设备事故的措施和手段,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3、认真作好计划检修,及时处理设备的缺陷、消除设备隐患;定额

10、储备易损备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对主要设备( A 类)的关键部件,必须做到有备无患。4、对主要设备要开展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机电保护装置和防火、防爆、防雷电等设施,做到齐全、灵敏、可靠。七、设备事故的奖励措施1、公司设立设备管理基金,将对设备事故责任人和部门的罚款,应用于设备维护、保养和设备事故抢修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或单位的奖励;设备奖励基金由财务部负责设帐管理。2、每年由设备管理部门向公司申请奖励金,专项用于奖励在设备维护、设备事故抢修中表现突出的班组、工段和单位。3、在设备运行中发现设备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的班组经确认后奖励 500 元, 个人奖励 200元。4、全年设备安全运行,未发生任何设备事故的生产车间,奖励 10000 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