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幼小衔接培训计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899570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幼小衔接培训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幼小衔接培训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幼小衔接培训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幼小衔接培训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幼小衔接培训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幼小衔接培训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幼小衔接培训计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幼小衔接培训计划(幼小衔接教学工作计划)幼小衔接教学工作计划1 首先,让孩子认识到拼音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拼音的孩子来说,进入小学后两个月内 完成汉语拼音的全部学习任务,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虽然幼儿园 规定不能开设拼音教学,但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 活,在幼儿园下学期的课上教孩子读一些拼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给孩子第一次拼音教学活动的时候,我用一个小故事导入,家 长之友幼小衔接下的趣味拼音教学。故事讲的是因为普通话 不准而开的玩笑。当孩子们听到这个小故事时,他们都大笑起来。 这时候我就问问题,和孩子聊天,让孩子认识到拼音的重要性。第二,我们必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拼音的学习

2、单调乏味。刚开始孩子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后来 有些孩子觉得没意思。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效果会适得其反。 所以我初学的时候,针对孩子听故事的心理,每次教新的字母, 都会用要教的字母讲一个小故事,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孩子的自 主性和积极性,让孩子轻松学会。第三,要注意拼音的教学方法拼音字母在孩子眼里是抽象、枯燥、零碎的东西。如何让这 些抽象的符号成为孩子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的东西?所以我们都 是以生活和游戏的形式去读拼音,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培 养学习的热情。例如:戴拼音头饰:老师在头饰上放拼音卡,每天带不同的拼音卡, 让大家看,熟悉了再看。以后孩子也可以带拼音卡。拼音墙:把钩环的一边固定在墙上,是

3、四线格位。用绒布做 拼音,让孩子按照正确的书写格式贴在墙上,让孩子复习、阅读 拼音,知道拼音的正确书写位置。拼音穿线:老师在纸板卡片上写拼音,根据笔画打孔,根据 笔画顺序画箭头。给孩子演示一下怎么玩游戏,然后用一根箭头 方向的绳子,把绳子穿过打孔,这样拼音的笔画就能清晰的呈现 出来。等等。一学期下来,孩子喜欢拼音活动和游戏。他们不把这种学习 当成负担。而是乐于通过操作和自学逐渐学习,对阅读拼音产生 兴趣,为孩子的阅读活动做一些必要的准备,萌发阅读兴趣。幼小衔接教学工作计划2大班最后一个学期,孩子的学习更加紧张了。为了帮助幼儿 顺利度过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为顺利进入小学做准备,我们 大团队专门

4、制定了幼儿园、家庭、小学互动的幼儿凝聚力计划, 尽可能缩小幼儿凝聚力的差距。1. 师生互动。儿童上学的心理准备。1. 营造心理氛围。要注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谐 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 个文明、安全、和谐、快乐、充满爱和尊重的精神环境中,这对 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 创造心理环境。教学环境是儿童非常重要的学习环境。注 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把集中的坐式环境改成分组排队的环境, 让孩子可以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 展。(二)幼儿入学的学习准备。1. 注意水平的衔接。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 意

5、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 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 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 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 实现。2. 各项能力的衔接。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 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这就要求我们要 注重幼儿的独立意识的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想象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管 理能力等,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 ,要求孩子爱护和 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等;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

6、刀、 橡皮和其它工具等。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 力和思维能力。大班的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 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最后,加强纪律教育,上课不做小动作, 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3. 知识点的衔接。(1)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 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 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 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2)数学方面的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域游戏, 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 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 决问

7、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二、幼小互动衔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学也应该做好 衔接准备。因此,我们将与小学做好密切的联系工作,这是我们 幼小衔接工作的一个缩小衔接缝隙的关键点。(一)参观小学。结合教学主题,我们将带领幼儿定期参观小 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在教育工作上做到衔接,在教育形式上还 要逐步靠拢,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模式,了解小学生的一些 活动,浏览小学生的作品等等,以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激发他 们求学和争当小学生的愿望。(二)教师介绍。邀请小学老师来园介绍,既要给幼儿介绍小 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还要给家长们开展知识讲座,介绍孩子入学 的相关准备工作,让家长进一步

8、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也能 引起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从而更好地为孩子入学做好充分准 备。三、家园互动衔接。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 折点,因此除了我们老师为幼儿做好各方面的衔接工作以外,与 家长做好家园互动衔接,这也是缩小衔接缝隙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利用家长会、校讯通互动平台、家园联系册等方式向家长宣传 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 到此项工作中来,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各项准备 ,除心理准备 外还需要多方面的准备,如:(一)物质准备,家长要陪孩子购买必需的学习用品,家长可 以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购买,这样可以激发孩 子

9、上小学的-期盼;(二)饮食习惯的准备,幼儿园有餐点时间,上小学后没有课间 餐点,所以家长应逐渐养成儿童按时进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饱、 吃好;(三)作息习惯的准备,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在孩子入 小学前的暑假逐渐减短午睡时间,晚饭后陪孩子完成一些学习上 的任务,让孩子养成晚上做家庭作业的习惯;(四)知识水平的准备,让家长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 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 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等等。家园互动衔接促使孩子们能够为上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使 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幼小衔接教学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

10、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 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 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二、活动时间和班级:活动时间:20-年 3 月7 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三、活动目标一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 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 任务意识。二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 感体验。三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 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

11、求知欲。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年 2月3月)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 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 要求。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年 3月7月)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 生活。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 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 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 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

12、学、又不知道怎 样做的问题”。身体方面的准备: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 康地迈入小学;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 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 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 水、玩火,玩电。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 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 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

13、,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 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 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 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 ;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 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学习方面的准备: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 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 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五、保证措施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 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二落实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 定活动地点,确保

14、活动的扎实开展。幼小衔接教学工作计划4一、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围绕中心点进行探讨和研究。1、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探讨适合幼儿顺利过渡小学 的有效途径。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进行探讨和研究。2、通过与小学老师的座谈,使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 的行为-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 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 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新学 段的学-生活打好基础。3、开展主题活动“做个美美的小学生”,通过活动,使幼儿能 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 -环境。二、向家长宣

15、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1、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 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 作中来。2、各班开辟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家教园地”,利用家园共育 栏目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等,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 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 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 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 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 -能 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上的虎头蛇尾。3、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 取得家长的配合。如邀请小学教师来园,举办“如何走好幼小衔接 的第一步”的专题家长讲座。具体内容包括:大班幼儿园家长怎 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前准备教育、“幼小衔接”的问答、正确指 导孩子阅读等等。4、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 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5、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 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使得幼儿了解小学的学-、生活环 境和小学生的学-常规,感受到一年级小学生的变化,培养幼儿入小学的愿望。(要求参观前有谈话,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参观,如小学生是几 点钟到校的?小学生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