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汇编八篇范本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895533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汇编八篇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说课稿汇编八篇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说课稿汇编八篇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说课稿汇编八篇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说课稿汇编八篇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稿汇编八篇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汇编八篇范本(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说课稿汇编八篇说课稿 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深切感受到鸟岛上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学生戴头饰)可爱的鸟儿们,我们鸟岛可真是闻名中外啊,你看,今天来了好多游客到岛上游玩呢。让我们转过身去,扇动你的翅膀,鼓鼓掌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吧。(生鼓掌欢迎听课老师)谁愿意向游客们介绍一下自己?(生介绍)二、 学习第二小节1、鸟儿们,你是什么时候飞到鸟岛来的?(春天 板书)2、我想单独采访一下:你为什么选择春天飞来?你到岛上来干什么呀?3、你们是一块飞来的吗?能用书中的语句回答吗?(板书 一

2、群一群 陆续)那会是什么样子啊?4、又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大家像约好了一样,飞来一群又一群。(边播放课件)鸟儿们,飞到这个环境优美、食物充足的地方开心吗?和分别了半年的老朋友相见了开心吗?那就让我们张开翅膀,开开心心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三、 学习第三小节1、现在正值六月,是我们岛上最热闹的时候,游客们来得可真是时候啊!鸟儿们,作为小主人,向各位游客介绍一下我们的鸟岛吧。请你自由读一读第三小节,画出最有趣的地方,等一会儿介绍给游客们听。2、你最想介绍什么?(随机学习)3、 “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学生自由发言)(1)每年六月,岛上有180多种10

3、万多只鸟儿聚在一起,这些鸟儿各有各的样子,各有各的脾气,这么多鸟儿聚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啊?(2)看几张我们的照片吧,边看边和同桌交流感受。(展示图片)(3)分开半年了,现在又一次相聚在这个环境优美的地方,鸟儿们,平时你在岛上最喜欢干什么呀?(4)我这儿还有一段你们生活的录像呢,找找看,有没有你的身影?(放录像资料)有你的身影吗?你在哪儿?在干什么?(5)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湖里游的,巢里卧的,到处都是鸟儿,这六月的鸟岛可真是鸟儿的(世界,天堂,乐园等,学生补充)(6)不同种类的鸟儿们各自推选一位代表比赛读一读这句话吧。4、“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1)用手势告诉我什么叫“一个

4、挨着一个”?还可以怎么说?把我们的小手当成鸟窝,让它一个挨着一个吧。(2)所以一眼望去(密密麻麻)(3)读好这句话5、“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青绿色的鸟蛋。”(1)学生自由发言(2)颜色很美,蛋也特别多(3)读这句话6、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你还有什么想要介绍给各位游客?7、小主人们,谁来接受一下六月的鸟岛,让游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读第三小节)四、学习第四小节1、海西皮原本是一座默默无名的小岛,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存在,它成变得如此闻名中外。来这儿游玩的客人特别多,他们(引读第四节)2、鸟儿多,鸟蛋多,随便抓几个有什么关系啊?你们说呢?3、你希望来岛上的游客们怎么对你们?4、除了鸟岛以外,你还愿

5、意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安心地生活?5、是啊,在没有伤害,没有侵犯的环境优美的环境下,鸟儿们才能够安心地筑巢安家,养育后代,鸟岛也正因此才成为鸟的王国。但愿我们身边多几处鸟儿的天堂,但愿我们的身边多几处小动物的天堂。说课稿 篇2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于1884年的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本单元课文包括药、项链、陈奂生上城、守

6、财奴四篇小说。这是继本册第一个小说单元之后的又一个小说单元。这个单元继续欣赏我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并欣赏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当代小说。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重点欣赏小说的主题、结构和人物描写技巧。项链是一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深思的短篇小说,应让学生重点掌握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A、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B、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C、学习根据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创作背景等要素理解小说的主题,训练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D、进行情景对话训

7、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四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高二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其中ABD是重点,C是难点。二、说教法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8、。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悬念法带着问题,深入思考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其中讨论法和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个人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的这次课讨论的方式较多,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谈等。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倒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

9、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三、说学法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量迅猛递增的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也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少积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和药的学习,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已经了解,而且也基本掌握了攻克学习重点的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即结合课

10、前印发的讲义,又通过做练习逐步掌握起来的)。为了使学生的认识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本文时就是继续围绕教学重点并结合本篇课文固有的特色,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提问、讨论,及学生的自主探究、诵读等手法,帮助学生逐步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学习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可以让学生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我们也知道,学生能对教材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我也注意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在这节

11、课里也有体现。这些都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方法和习惯。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四、说教学程序根据控制论的观点,要实现有效控制,施控者必须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和标准。在教学中无论是教材的处理,还是课堂教学我都特别注意了这一点,(一)导课1、以诗导入新课。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明伦文叙题苏东坡百鸟归巢图)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总不见。(清无名氏冰雪诗)让学生考虑这两首诗和课文的相似之处,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点拨。学生略家思索便可以知道这两首诗前三句都平淡无奇,最后一句却是奇峰

12、突起,化平淡为神奇,诗意的大逆转给人以特别深的印象。这种大逆转类似于欧享利式的结局,它们的共同点是出人意料,合乎情理,项链的结局也是如此。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在笑声中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笑声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作者)2、简介作者关于莫泊桑,除了了让学生自己回顾作者的基本情况外,我还补充了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让他们在互相联系、互相比较中掌握知识。这样介绍作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又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仅仅抓住。同时,这也是根据大纲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而进行的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步。3、解题项链的原题是首饰,后来选入课本时,才更名为项链。

13、我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经过点拨,学生明确了在小说中,改变了路瓦栽夫人的命运的,是一条项链,小说的情节都是围绕着这条项链展开的,因而后一个标题更切合小说的内容,而原题首饰所涵盖的范畴显然太大了。那么,这一条小小的项链是如何改变了一个女人的一生的呢?这个问题,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神秘的感觉,这样就触发了学生探秘求知的欲望,课堂气氛的引线一下子就点燃了。我的体会是,课题是一篇课文的眼睛,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抓准课题,深入挖掘课题所蕴涵的信息,这课书就开了一个成功的好头。所以教师在实施点拨教学法时,决不能轻易放过课文的标题。(二)说课文分析(以问题导路,逐步深入,各个击破)1、关于

14、本文的情节和结构,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里主要运用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可以辅助提问法,同是主要是为了解决目标A)、小说在项链的牵动下,都写到了哪些情节?、所有的情节中有两个重要的曲折波澜,请指出来。、分析每一个情节中女主人公心理的变化,可以扣住文章中的具体语句,我要求大家在文中用笔勾画出来。(这样就渗透了目标B在其中。)、有人说丢项链写得太突然,没有写出必然性。让大家小组讨论是否这样?(有学生这样回答:孤立地看这是一件偶然的事,但联系前文,尤其是全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如果她不去,那么她就不会丢,但她的性格促使她要去借;即使这次不丢项链也会有其它甚至是更

15、惨等着她;另一方面,在晚会上狂热兴奋沉迷陶醉及后来的赶快逃走,在这种慌乱陶醉中丢失东西也是很合乎情理的。)这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自主探究出人物性格的致命弱点是爱慕虚荣、追求享乐。2、关于文章的结尾部分,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读出每个人不同的语气。通过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种情境之中,体会到当时人物的心情,这也是诵读法在本节课中的体现。假项链,是项链的最后一个情节,也是这篇小说最为精彩的部分,它把小说的情节推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成了世界小说名作中令人叹为观止的豹尾。苏联作家苏曼诺夫曾经说过: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让大家考虑最后说明项链是假的有怎样的打击力量?经过讨论学生可以得出一致的结论:巨大的代价;残酷的玩笑;深刻的嘲弄;一个人苦有所值还不算苦,苦得冤枉才是苦不堪言。这就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