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主要营养缺乏症及防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88934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主要营养缺乏症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主要营养缺乏症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主要营养缺乏症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主要营养缺乏症及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主要营养缺乏症及防治长江镇永平幼儿园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慢性营养不良病。由于维生素D不足而使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党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 以致骨骼发生病变。 婴儿出生后到2岁为好发年龄。 冬季出生的婴儿, 因缺乏日照而易于发病。佝偻病的病状,因生长发育过程不同而异。在3个月时,易发生颅骨软化(乒乓头),即顶骨与枕骨中央部分用手按压时稍有凹陷,并有颅缝加宽;6个月时,可发生肋骨串珠和肋骨外翻;开始学走时,可有“O”型腿或“X”型腿。这些婴幼儿,往往多哭、多汗、神情呆滞。防治方法应以预防为主。出生后23周,每日定时给予食用鱼肝油及钙片,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D、钙丰

2、富的食物,治疗原发疾病, 特别是较长期的迁延不愈的腹泻;还要多见阳光。2、小儿贫血: 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它不但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贫血的定义,是指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深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婴儿血红蛋白正常值见表3 。在17岁的婴幼儿健康检查中,以营养性贫血最为常见。所以,这里只介绍这一部分。?(1)小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缺铁,其次是缺少蛋白质。 这些物质的缺少,妨碍了血红蛋白的形成。这种贫血,可发生于小儿的任何年龄,以生长发育较快的婴幼儿时期为多见。(2)大细胞性贫血: 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及维生素C所引起。这三者对血细胞(包括白与血小

3、板)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除有贫血症状外, 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迟钝、好睡、智力差、面无表情、汗少。严重时,手、唇、舌、上肢, 以及全身发生震颤。(3)营养性混合性贫血:即兼有大、小细胞性贫血的特点。婴幼儿患营养性贫血,主要是多有偏食习惯,特别是不爱吃青菜,加上家庭与托幼食堂中饮食搭配较单调,常吃肉蛋多,用肝及动物血为原料的食物少,这也是贫血的原因。因此,轻度贫血(血红蛋白为912克)可不必用药, 而采取改进饮食营养来纠正。膳食安排要根据婴幼儿营养的需要和季节蔬菜供应情况,适当地搭配各种新鲜绿色蔬菜、水果、肝类、蛋类、鱼虾、鸡、猪牛羊肉和血,再加豆类食物,尽量做到每日不重样。烹调时,注意色

4、、香、味。就餐以前再给孩子介绍一下菜肴的特点和营养,以使婴幼儿喜欢吃。药物疗法: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贫血的原因和贫血程度选择药物,如为大细胞性贫血,应以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为主;如为小细胞性贫血,则以铁剂及蛋白质为主。铁剂宜在两餐之间服用,避免与茶水或大量牛奶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年龄 100毫升血中所含水量血红蛋白(克)2周 平均153个月 平均11.16个月 平均12.312岁 平均11.845岁 平均13.4814岁 平均13.93、核黄素缺乏症及防治: 核黄素是最易缺乏的一种营养素。较典型的核黄素缺乏症表现为角膜充血、睑缘炎,以及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和阴囊皮炎等。导致核黄素缺乏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中缺少动物性食物和豆类、绿叶蔬菜,特别是缺少含核黄素较高的动物肝、肾、心等内脏和奶类食物;食物加工烹调方法不科学而使大量核黄素被破坏或损失,也是原因之一;同时,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机体需要量较大,也容易引起缺乏。对核黄缺乏症的防治, 如已出现症状,可口服核黄素, 每次510毫克(12片),1日3次,47天后, 症状消失即可停服或小剂量再维持几天。但最重要的是通过改善,经常吃含核黄素较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肝、肾、奶类、蛋类)、绿叶蔬菜和豆类,增加核黄素的摄入量,以进行防治。2012.6.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