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析 (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889197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分析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质量分析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分析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分析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6中学九年级11月月考化学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1、试题范围: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及常见的盐,八年部分知识。2、本次化学试卷共设选择题、非选择题两种题型。3、试卷突出基础性、加强探究性、应用性、开放性、渗透教育性;其题量适中,结构科学与中考体型相符;为教师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教学,查缺补漏,强化薄弱环节,弥补不足,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依据,也为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有目标的进行下一步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九(1)班成绩统计:实考数70(分)69-5655-4241-2827-025人0182942二、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本次考试整套试卷综合性强,学生要想做对并不容易,通过分析

2、说明了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学生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较差,抓不住本质,答非所问。(2)读图、读表、读题分析能力差,基本概念不清,容易混淆,迁移能力差、探究能力差、学习习惯差。(3)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少数同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过关,说明平时训练力度不够。(4)能力与方法问题。综合性强的试题、联系实际的试题、信息迁移题、开放性试题、主观题的得分率较低。答题不准确,不严密、不完整、不全面。除了双基存在问题外,主要原因是: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自学迁移、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很不熟悉。三、今后的工作策略和方法1、继续深化对新教材的研究在总结以往

3、对新、旧教材对比研究基础上,还要注意教学中要以教材上的双基为载体,重视教材中的书后习题。教材中的书后习题是所有练习题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课本习题的过关情况,全班同学必须完全掌握课本习题。2、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教给学生具体的做题方法。读题时画出关键字词,帮助理解题意;图形题目要求学生作图帮助解题;计算必须有过程,教师要查看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等。3、课堂中要多提问后进生,让中等生和后进生演板,及时暴露课堂中学生不懂、不理解的学习问题。教师要认真记录课堂反馈,做好课后反思。4、强化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使实验简单化、微型化、直观化和生活化。挖掘实验的能力培养价值,把验

4、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能力,培养实践、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具有更能充分发挥其生动、形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特点,为化学教学注入了活力,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5精简习题设计精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灵活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特别要重视设计一些主观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加强解题规范训练,培养分析表达能力。6、抓基础,重应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更实在、有效。要加大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