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88459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一天只有一次清晨号手的金喇叭已经吹起,小鸟也唱着甜美的歌儿叫你。别再贪睡了, 别再留恋着梦里。你可知道,一个美好的日子等着你。花儿露出鲜艳的面孔向日出敬礼,树上的松鼠也正欢欣地跳跃。别再贪睡了,别再留恋着梦里,你可知道,一个清新的日子等着你。请记着一一一天只有一次清晨,别让这可爱的时刻,像水消失在沙里。你,为什么不和太阳比赛早起?(1)下面的词语怎样搭配合适?用线连起来。 一轮明亮的日子一面鲜红的镜子一个清新的太阳(2)诗中“,”两句重复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3)读了这首诗,你受到什么启发?2.

2、课内阅读。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这是一首_(题画诗 写景诗 咏物诗)。3诗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诗人想到的?请把相关诗句摘抄下来。看到的:_想到的:_4全诗写了竹子、_、_、_、_、_等景物,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3. 古诗文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_,文中“九月九日”的意思是_。2“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意思是:_。3下面语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诗中的“异乡”意思是他乡。B.重阳节有登高、插戴茱萸和吃

3、月饼的习俗。4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古诗一)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古诗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诗三)望 洞 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在古诗一中,诗人之所以用西子比西湖,主要是因为( )。A.“西子”与“西湖”都有一个“西”字B.“西子”与“西湖”都在同一个地方C.“西子”与“西湖“都很美,“淡妆浓抹”都合适2古诗二描写的是西湖_季的美丽景色。在这首诗中,我最喜

4、欢的两句诗是:“_,_。”3古诗三的前两句写了_和_互相映衬。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根据以上三首诗,结合你平时的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对于西湖和洞庭湖,我更喜欢_,因为_。5. 课外阅读。早晨,鲜亮鲜亮最后一颗晨星掉进荷塘,山村的早晨鲜亮鲜亮。大路从梦中醒来了,撒出鸟叫撒出脚印撒出喧嚷。我背着书包,好沉好沉哟,背着爷爷的希望爸爸的梦想;爷爷和爸爸的童年,背着粪箕背着文盲背着惆怅。路边,水牛叫水磨转水车摇晃,路边,电子琴流行曲立体音响,不协调的音韵组成和谐的晨曲,啊!美丽的山村我的故乡。我的脚步像架子鼓,踢踏踢踏响在上学路上,把昨夜的梦折叠起来,去追寻金色的辉煌。(1)这首诗

5、歌一共有_小节。写天亮了,山村变得热闹起来的是第_小节;写山村在朝现代化发展的是第_小节。A.四、一、三B.三、四、一C.三、一、四(2)“我”的童年是背着书包去上学,而爷爷和爸爸的童年是背着农具去地里干活。“我”觉得书包“好沉好沉”是因为( )A.书包里装了很多很多的书本。B.我的年龄太小,力气也不大,感觉到书包沉重。C.“我”上学这件事寄托着爷爷的希望和爸爸的梦想。(3)“踢踏踢踏”的脚步声写出了“我”上学路上_的心情。A.不自由B.欢快C.难受(4)“去追寻金色的辉煌”表明了“我”有一个美好的_。结合诗歌内容,你认为“我”的梦想是_。( )A.梦想;不辜负爷爷和爸爸的希望,努力学习,长大

6、后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能造福社会的人。B.心愿;去追寻金色的辉煌。C.梦想;长大后离开故乡,去追寻更好的明天和未来。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枫(fnfng)桥夜泊(bp)月落乌啼(dt)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mnmin)姑苏城外寒山寺(ssh)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上“”了,错的打上“” (1)“枫桥夜泊”的意思是“枫桥夜晚停留在湖泊”。(_)(2)“霜满天”是说作者看到霜布满了天空。(_)(3)“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说江边的枫树对着渔船上的灯火发愁。(_)(4)这首诗字里行

7、间都包含了作者深深的“愁”绪。(_)3在诗中作者写了种景物,分别是。这些景物的特征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乞巧七夕今肖看碧霄,_家家乞巧望秋月:_。(1)把古诗补充完整。七夕今肖看碧霄,家家乞巧望秋月:。(2)七夕是指农历的,是传说中鹊桥相会的日子。(3)“乞巧”是指向织女乞取意思。这时,人间女子常会对着用五彩线穿针。(4)如果你正在向织女乞巧,你会乞取什么呢?快来写一写!8. 读诗歌,回答问题。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1)请翻译整首诗。(2)“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9. 课内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

8、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课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那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来回答。(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语速要(慢 快), 声音应稍(低缓 高昂)。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88读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内容回顾(1)望天山门是代诗人所写,古诗描述了一带的秀丽景色,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2)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一个比喻句是。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的赞美之情。10. 读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

9、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屐(j)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f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1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了“游园不值”的“值”意思是(_),“怜”的意思是(_)。2下面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表现了主人不好客与冷漠。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C.这首诗写了诗人兴致很高地去拜访

10、园的主人,但却吃了闭门羹,所以情绪低落。D.这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的意境很接近。E.前两句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11. 课内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代作者( )_,_。_,_。(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哪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2)题目中的“忆”是( )的意思,你能从诗中找一个词来解释吗?( )(3)诗中的“佳节”指的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诗人“倍思亲”?(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 )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速度应稍(快慢),声音应稍(低

11、缓高昂)。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诗:,。(5)我们学过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还有:(请写出两首诗的题目)12. 按照古诗内容填空并作答。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诗人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_。A.西施B.王昭君(2)诗人主要描绘了西湖的天和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13. 课内阅读。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诗歌以_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_,“_”“_”二字突出了诗人强烈的感觉。3后两句中动词“_”写出了燕子的繁忙;“_”写出了鸳鸯的闲适。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动态的景物有和。(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