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仿古祭蓝釉论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883744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仿古祭蓝釉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毕业设计(论文)仿古祭蓝釉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毕业设计(论文)仿古祭蓝釉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毕业设计(论文)仿古祭蓝釉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毕业设计(论文)仿古祭蓝釉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仿古祭蓝釉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仿古祭蓝釉论文(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本课题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到无光和有光两个系列的仿古祭蓝釉,适于景德镇13101330、还原气氛液化气气烧梭式窑烧成。实验中对仿古祭蓝釉的制作原理与方法、基础白釉、着色剂品种和用量、釉料制备工艺、釉层厚度等因素对仿古祭蓝釉呈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中,首先确定最佳的有光、无光基础白釉,外加适量氧化钴制成单色祭蓝釉,然后分别加入24种着色氧化物(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铬、氧化锰等)制出一系列复色祭蓝釉,从中得到了呈色效果比较好的仿古祭蓝釉配方,并制作出了艺术效果比较好的样品。关键词:有光釉 无光釉 仿古祭蓝釉 着色氧化物 施釉厚度 I abstractThrough a series of e

2、xperiments,the subject gets glossy and unpolished two series of the archaize sacrificial blue glaze,which are suitable for JingDezhen 1310 1330 、fired in the reducing atmosphere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gas burn spindle type kiln. In the experiment,I studied the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colour gene

3、ration of the archaize sacrificial blue glaze such as the produc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the archaize sacrificial blue glaze、the bass white glaze、the colorants varieties and the dosage、the glaze materials preparation technology、the glaze layer thickness and so on. During the experiment, firstly

4、I confirm the glossy and unpolished bass white glaze,then add defined amount of cobalt oxide to make some self-colored sacrificial blue glaze.Then separately add twofour kinds of color oxides(cobalt oxide ferric oxide chrome oxide oxidation manganese etc) to make a series of compound colour sacrific

5、ial blue glaze,from which obtaines the good color effect archaize sacrificial blue glaze,and make out someartistic effect better samples.Keywords:Glossy Unpolished glaze Archaize sacrificial blue glaze Color oxide Glazing thicknes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前 言12. 文献综述22.1祭蓝釉的历史发展22.2相关工艺资料33. 实 验53.1实验目标及

6、方案53.2实验原料53.2.1原料的选择原则53.2.2原料的选择53.2.3各种原料在釉中的作用73.3实验用仪器与设备73.4工艺流程83.5工艺控制93.6釉料配方实验93.6.1有光祭蓝釉系列93.6.1.1有光基础釉的确定93.6.1.2有光基础釉逐量添加CoO实验93.6.1.3有光祭蓝釉样品G3配方逐量添加Fe2O3实验123.6.1.4有光祭蓝釉样品G3配方逐量添加MnO2实验133.6.1.5有光祭蓝釉样品G3配方逐量添加Cr2O3系列143.6.1.6有光祭蓝釉样品G3配方逐量添加Fe2O3、MnO2、Cr2O3正交试验153.6.1.7有光仿古祭蓝釉施釉厚度试验183.

7、6.2无光祭蓝釉系列183.6.2.1无光基础釉配方试验183.6.2.2有光祭蓝釉样品G3配方逐量添加Fe2O3、MnO2、Cr2O3试验203.6.3仿古祭蓝釉最优配方的确定213.7烧成234. 结果分析与讨论254.1着色剂加入量对仿古祭蓝釉呈色的影响254.1.1 Fe2O3含量对釉呈色的影响254.1.2 MnO2含量对釉呈色的影响254.1.3 Cr2O3含量对釉呈色的影响254.2工艺因素对釉面效果的影响254.2.1施釉方法及厚度对釉面的影响254.2.2釉浆比重对釉面的影响264.2.3快球磨时间对釉面的影响264.3影响坯釉适应性的因素264.3.1膨胀系数对坯釉适应性的

8、影响264.3.2中间层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265. 结 论276. 经济分析286.1釉用主要原料价格(元/吨)286.2成本核算286.3 收入计算296.4市场前景分析29致 谢30参 考 文 献31附 图3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 前言 1. 前 言传统祭蓝釉属于高温颜色釉,以氧化钴(CoO)为呈色剂,又称“霁蓝釉”、“霁青釉”,是一种石灰碱釉,生坯施釉,1280133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无纹理,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清末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说:“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

9、后人称其为“祭蓝釉”,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传统祭蓝釉的呈色,主要是由于釉内钴的氧化物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时候氧化钴利用二氧化硅作为媒介物生成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硅酸钴。硅酸钴具有高温不稳定性,分解生成的CoO极易与基础釉中AlO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CoOAlO尖晶石。在钴铝尖晶石中Co处于四配位,以CoO四面体形式存在,能级分裂的结果使得基础釉中呈现蓝色。本课题主要研制在13101330、还原气氛下烧成的呈色比传统祭蓝釉深沉、具有古香古色韵味的仿古祭蓝釉。实验从基础釉光泽度和颜色调试两个方面进行,样品在景德镇里村某陶瓷作坊的高温还原气氛梭式窑中搭烧,釉用原料全都为普

10、通陶瓷原料,价格低,完全贴近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开发应用价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2 文献综述2. 文献综述2.1祭蓝釉的历史发展釉是在玻璃质晶状体的发现基础上发明的。商周时期,窑炉已有很大的发展,烧成温度已高达1200,甚至更高。窑火温度的提高,给釉的产生和人们发现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为在这样高的温度下,不少窑具有中、低熔融温度的物质就有可能转变为玻璃态物质。例如其中一种情况是高温窑炉经长期使用后,在窑的燃烧口处和窑内四壁、顶部表面会产生一层玻璃态物质,俗称“窑汗”,还有就是古代烧窑都是以树木柴草为燃料,燃烧后的草木灰落在窑内的坯体上,在烧成温度达到1200左右时,

11、这层草木灰也会与坯体表面的硅酸盐氧化物作用熔成玻璃态物质而附着在坯体的表面;当制品与火焰或气流直接接触时,气流中夹带的草木灰也有可能与红热的坯体表面相接触而生成玻璃态物质。古代陶工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观察到上述这些现象得到启发而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运用,进而通过研究这些玻璃态物质对配方进行调配,控制稳定的烧成温度和釉面发色,将釉施于坯胎表面烧制成釉,祭蓝釉就在此基础上产生发展和逐渐成熟。青花、彩瓷、颜色釉是元、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三大主流产品,其中尤以颜色釉瓷器深受宫廷厚爱,许多品种甚至为皇家所垄断,渗透着浓郁的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愈显其华丽富贵。与青花、彩瓷相比,颜色釉瓷器更能体现土和火的艺术真

12、谛,少人工匠意而富天然韵致,去雕饰之美而以其媚人的色彩名世。以钴为呈色剂的蓝釉在中国始见于唐三彩陶器,而用于瓷器,则始创于元代景德镇窑。自元代以后,宣德蓝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后人评论宜德瓷器,将白釉、红釉和蓝釉称为宣德官窑的三大“上品”。除祭蓝外,宣德还新创一个品种,即“洒蓝”。其工艺是将钴料均匀地吹于坯上,然后再罩透明釉。康熙时洒蓝釉再度生产,自康熙以后历代都有洒蓝生产。宣德以后历代官窑都有祭蓝釉瓷器生产。嘉靖时因皇帝笃信道教,祭蓝釉产品数量增多,除传统祭蓝釉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其色泽淡雅。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官窑、民窑均有,装饰手法及釉色上没有创新,以青金蓝和天蓝最为引人注目。

13、青金祭蓝釉是雍正时发明的,是唐英仿钧成功后,利用其窑变原理,使用景德镇原料新创烧的一个品种。其釉面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中,闪烁有黄褐色金星点,极类青金石,故得名“青金蓝釉”。祭蓝、回青和洒蓝的钴含量均在2左右,如果降低钴含量在1以下,则可烧成天蓝色的高温颜色釉。钴作为呈色剂,融在釉中即可烧成,呈色十分稳定。但呈色鲜艳的钴蓝釉,除釉色纯净外,蓝釉尚须有洁白的胎质映衬方能显现出蓝如宝石的理想釉色.民国时期,历经长期战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景德镇瓷业严重衰退,各种艺术瓷也呈严重滑坡的趋势。新中国建立以来,景德镇瓷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际贸易的增

14、多,国内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艺术瓷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这一优美的传统色釉大放异彩,除装饰陈设瓷以外还广泛地用它装饰茶咖具、餐具、酒具、文具等日用瓷,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称赞。2.2相关工艺资料传统祭蓝釉属于高温颜色釉,以氧化钴(CoO)为呈色剂,又称“积蓝釉”、“霁蓝釉”、“霁青釉”,是一种石灰碱釉,生坯施釉,1280133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无纹理,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其呈色主要是由于釉内钴的氧化物在还原气氛中烧成时,氧化钴利用二氧化硅作为媒介物生成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硅酸钴,硅酸钴具有高温不稳定性,分解生成的CoO极易与基础釉中AlO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CoOAlO尖晶石。在钴铝尖晶石中,Co处于四配位,以CoO四面体形式存在,能级分裂使得基础釉呈现蓝色。瓷器产品在整个烧成过程中的理化反应大致如下:室温300排除坯体中的残余水分。300950是分解氧化阶段、火氧性质为氧化气氛,大约在800左右,釉料中的CaCO分解。9501200为还原焰,1200成瓷温度(一般为1350)为中性焰。在950成瓷温度这个区间内,坯体内的分解氧化反应继续进行,形成液相及溶解固体,形成结晶,且有晶形转变。在1050左右,釉料中开始产生液相,在此之前必须使坯体中的碳素燃烧千净。在1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