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材分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88319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教材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 全册教材说明一、教学内容全册教材共7个单元,2个实践活动,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三个领域整理了一个表(见教参P1)数与代数有5个单元,包括: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四、11-20各数的认识,五、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六、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从教学时间看占63课时中的52课。由此可见:1、数与代数在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作了较大改革。(1)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2)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要求,注视情境体验,过程方法;(3)注重自主活动,培养发现规律,探求模式(实际数学实际

2、解释)的能力;(4)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5)降低计算难度和速度的要求、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图形与几何有:三、分一分 认识图形,结合简单的初步的分类,感受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内容少只有5页,时间少,只用3课时。2、将以往的“几何”拓广为“空间与图形”(1)按照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与证明四条线索展开。(2)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动经验、结合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进行分类,结合分类辨认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3)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直观体验,认识基本图形。并强调长度等量的实际意义,强

3、调测量过程。(4)加强对周围环境和实物的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5)注重内容的相互渗透、逐步深入、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综合与实践:在第一单元前安排了“上学了”,为学生进入小学数学学习做准备,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在第二单元安排了数学文化“0的故事”在第四单元安排了数学文化“阿拉伯数字的由来”4、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在知识与技能领域设置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的机会。(1)有助于改变传统学习造成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局面。(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直接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切实感

4、受调查分析、预测推理、检验论证等数学过程与方法。(4)从小接触数学内容的现实性、问题性、综合性和探索性。(5)体验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四步)“生活情境,发现问题动手实践,观察研究得出结论,解释论证表达陈述,汇报交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第一册主要是初步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正确并逐步达到熟练进行10以内,20以内加减法计算;直观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直观认识象形统计图、表。(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2)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3)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不仅包括“客观性知识”,还包括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经验的、不那么严格的

5、、可错的);(4)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学习知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2、数学思考它应该涉及以下内容:(1)结合数的认识,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民抽象思维;(2)结合形体认识,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结合统计初步,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理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4)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5)数学的思考是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但它却不以掌握数学知识为标志。3、解决问题什么是解决问题?(1)初

6、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始具有初步的问题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几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第一册是最初步、最简单的)(5)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解决问题并不等于同于传统的解题活动。它可以是纯粹的数学题,也可以是解数学题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核心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份的活动才能解决的;4、情感与态度首先在认识上,情感态度目标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要求,体现合格公民的许多素质是可以通过数学课堂活动来培养,使数

7、学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怎样体现呢?(1)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3)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果的确定性;(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四个方面的目标呢?或者说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有什么关系呢?(1)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2)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

8、其它目标的实现),不能孤立进行;(3)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4)注意处理好“目标的达成、目标渐进、目标渗透”,不能一刀切,有的不是立竿见影;三、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具体体现了以下五个特点:1、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1)教学内容的现实性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有直接经验的;(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用具体情境引入数学问题,用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思路,用具体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总之,教学内容要做到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2、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

9、考与合作交流。(1)数学知识不宜以定论的形式出现,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2)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搭建认知平台;(3)体现开放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4)把合作交流作为学习行为与学习要求。3、内容呈现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多彩。(1)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教材基本上以卡通、漫画、图片、表格为主,文字很少且以对话出现;由于教材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直观,从实验区反馈意见,学生喜欢数学、喜欢数学书。(2)有利于学生“(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3)课堂活动(本教材的独创);作用: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的机会;主要形

10、式:操作、游戏等,不同于做一做、练一练。课堂活动与教学活动、练习活动的联系与区别;4、实践活动,特色鲜明实践与综合应用在三个学段分别为实践活动、综合应用和课题学习,它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1)联系实践,综合应用,探索为主,形式多样;(2)分散安排与集中安排结合,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分散个体进行的小活动至少有三次;集中全班性活动也是三次;(3)题材多样,贴进学生生活,注意适用性与开放性;(4)展现过程,有一定的操作性。5、体现学法,利学利导(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2)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11、;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儿童的思维过程;允许儿童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3)认真听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仍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6、注重数学文化、培养数学兴趣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参P7P8)五、课时安排建议(教参P89)第二部分 单元教材分析准备课:上学了(P2P6)应把握以下几点:(1)在看、数、说的活动中,使初入学儿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克服陌生、产生愉悦;(2)不要求儿童是否会数数,是否会认数字。注意让学生在感受110各数具体的情境中说一句含有数字的话;(3)在数与说同要尊重儿童的自主选择,教师要注意根随学生的兴趣与思维组织教学活动。(4)室内

12、外结合,看校园与看主题图结合。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二)单元教材说明(1)10以内数的认识分为15、0、610三段,突出5、0、10;(2)10以内数的加减法有分有合,5以内的加减法是分开安排,610加减法是混合安排;(3)数的组成不作为知识点加以学习;(数的组成与加减计算是同一知识平台;数的组成不是加减计算的唯一基础)。单元教学建议(1)重视建立初步的数感:什么是数感数感是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数感是具体的结合生活情境、在数学活动中、学习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数与运算,并对结果作出解释。(2)联系生活实际,切实感受计算的必要性;(3)提供算法多样化:让学生有自

13、主选择算法的空间,增大探索不同方法;怎样体现?加法:顺数、合起来数、合并等;减法:倒数、分开数、以加助减等;尊重、宽松、交流、选择。(4)操作与表达的有机结合;(5)关注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第一个课题:15的认识(P7P9)(1)五个例题的层次例1 情境化、数与说;例2学具化,数与认;例3 概括性(抽象化);例4综合性(比、涂、读、写);例5:通过摆分5根小棒,认识5的分解和组成。(2)数、读、写数是基础;读(认)是重点,写是难点(3)操作(数、说、圈、摆)中加深数的认识,并体验合与分。(注意圈法的多样化)P1416练习一16题,特别是P15第2题的圈法第二个课题:0的认识(P10P

14、11)(1)三个例题的作用:例1 没有用0表示:例2 0是起点;例3 0的读写;有条件的可结合温度计认识“0 ”。(2)经历体验,从有与无的对比中认识0;(3)注意P11第3题,P15练习一第5题,抓住“你发现什么?”注重学生的合情推理。第三个课题:比较(P12P16)(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重视直观操作活动,充分调动生活经济;(2)符号是数学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作;(3)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比较的过程和结果,这对发展学生符号感十分重要;(4)如果学生数与比的过程与教材呈现的顺序不一致,要尊重学生,尽可能按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活动。(5)在数的比大小之后

15、,调动学生的经验,比较物的大小、高矮等。第四个课题:5以内的加减法(P17P22)1、5以内的加法(1)三个例题的作用例1感悟加法;例2探索算法及算法多样化;书写算式;例3一图二式(2)体会加法的意义结合生活情境。生产计算需要,确定计算方法,录求计算结果。(3)算法多样化接着数、合起来、加1再加1(4)对计算的速度暂不宜提出统一的具体的要求。(5)注意课堂活动与练习中的开放题处理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结合教学,结合看图,由教师给学生介绍;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由学自己来讲故事;让学生围绕“阿拉伯数字”收集资料,举办图片展览等等;2、5以内数的减法(1)四个例题的作用例4用两幅连续性画面,从动态中让学生感悟减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