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导学案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881258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子使楚》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晏子使楚》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子使楚》导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晏子使楚导学案南湖小学 杜金兰【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 “侮辱、规矩、柑橘”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3.了解晏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学习重点】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学习难点】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学习过程】播放情景剧导入。一、尝试自学(课前独立完成)1.课文写得非常

2、有吸引力,我认真地读了( )遍。2.我会圈出文中的生字词语,正确地读下面的生词。侮辱 敝国 囚犯 淮南 柑橘 枳 盗贼 赔不是 临淄国势强盛 实话实说 得意扬扬 面不改色 水土不同 安居乐业3根据意思写词语。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大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我还能写出几个表示人多的成语:_4. 通过阅读、查资料,我了解到晏子:_。5默读课文,填空,并尝试给课文分段。晏子使楚的“使”意思是_。晏子使楚的意思是_这篇课文是按照_顺序写的。先写事情的起因:_;接着写事情的经过,写了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三次反驳楚王的事;最后写事情的结果:

3、_。二、课内小组交流三、大展示二、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一、课文写了晏子反驳楚王的几件事?分别发生在什么地方? 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一) 城门口的较量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课件出示,师生共同完成。)(1)我能读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2我能找出晏子反驳的句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这句话的含义是:_(3)晏子会怎样地说?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气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4)我会用这些词夸夸晏子的计谋:_。(5)有感情的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二)楚王宫殿里的较量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小组合作完成)(1) 我能

4、找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 反复品读我知道楚王的话意思是_,这里的“人”指_。(2)晏子反驳的句子“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_(3)“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这句话的含义是_(4)我能和同学合作声情并茂的读一读这一段。(三)宴席上的较量读第五自然段,完成练习:(学生独立完成)(1) “_”划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划出晏子反驳的句子。(2)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

5、,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这段话中,第一个“水土不同”是指_,第二个“水土不同”是指_。(3)晏子的话中,把“淮南”比为_,把“淮北”比为_;把“橘”比为_,把“枳”比为_,是为了说明橘之所以变为枳是因为: ,齐国的人到了楚国就做了盗贼,是因为: ,讽刺了楚国 。(4)我能和同学合作声情并茂的读一读这一段。三、通过阅读,我能用这样的词形容晏子:_ 四、 课堂达标照样子完成表格练习楚王(侮辱)晏子(反驳)结果第一次(进城门)钻狗洞访狗国开城门第二次(见楚王)第三次(赴酒宴)【板书】 晏子使楚

6、楚王 晏子 ( ) ( ) 尝试自学(课前独立完成)1.课文写得非常有吸引力,我认真地读了( )遍。2.我会圈出文中的生字词语,正确地读下面的生词。侮辱 敝国 囚犯 淮南 柑橘 枳 盗贼 赔不是 临淄国势强盛 实话实说 得意扬扬 面不改色 水土不同 安居乐业3根据意思写词语。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大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我还能写出几个表示人多的成语:_4. 通过阅读、查资料,我了解到晏子:_。5默读课文,填空,并尝试给课文分段。晏子使楚的“使”意思是_。晏子使楚的意思是_这篇课文是按照_顺序写的。先写事情的起因:_;接着写事情的

7、经过,写了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三次反驳楚王的事;最后写事情的结果:_。课堂达标练习。照样子完成表格练习楚王(侮辱)晏子(反驳)结果第一次(进城门)钻狗洞访狗国开城门第二次(见楚王)第三次(赴酒宴)学案(二)楚王宫殿里的较量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小组合作完成)(1) 我能找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 反复品读我知道楚王的话意思是_,这里的“人”指_。(2)晏子反驳的句子“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_(3)“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

8、,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这句话的含义是_。(4)我能和同学合作声情并茂的读一读这一段。(三)宴席上的较量读第五自然段,完成练习:(学生独立完成)(1) “_”划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划出晏子反驳的句子。(2)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这段话中,第一个“水土不同”是指_,第二个“水土不同”是指_。(3)晏子的话中,把“淮南”比为_,把“淮北”比为_;把“橘”比为_,把“枳”比为_,是为了说明橘之所以变为枳是因为: ,齐国的人到了楚国就做了盗贼,是因为: ,讽刺了楚国 。(4)我能和同学合作声情并茂的读一读这一段。三、通过学习,我能评价晏子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