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87946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导语: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下列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忙。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驰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所写的小说?骆驼样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驰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

2、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则,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边学习边领略。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课文,同时自己查字典、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略内容和脉络。1.在初读课文的根底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

3、水。四、细读、分析课文。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办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1.第1自然段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拟,又与他刚才离开的伦敦比拟,再与热带比拟,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这段的比照方式,是一种“波折行文的手法。这段课文总

4、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高低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第二课时(继续细读、分析课文)2.第2自然段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

5、的可爱。作者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拟人的办法写城:“在天底下晒太阳,暖和安闲地睡着;写山:“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明静、和煦和舒适的特点。济南人由于身在和煦冬天而引起对和煦的春天的联想,但眼前春天并未到来,他们却又“并不着急,而且“脸上含笑,“有了着落,“有人依靠,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3.第3自然段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则,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议论后在全班交流。明确: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树尖上顶着一髻儿

6、白花,好似日本的看护妇,是对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似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小雪后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似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了粉红色,用拟人的办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4.第4自然段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晴、“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在这段文字中,“山坡上卧着

7、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卧字,和文章的什么地方相照应明确:“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闲地睡着,心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似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照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5.第5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

8、水的清亮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人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大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在此铺垫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斥激情的句子“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五、引导学生小结课文的写作艺术。1.让学生再将课文默读一遍,要求边读边找出作者的各个察看点。明确:作者在不同的察看点上,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济南冬天的特有美景;第二段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第三段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后的山景;第四段从城内往城外,写雪后山村的景色;第五段由俯视到仰视,写出整个济南的形象。作者正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的察看,才生动形象地写出冬天济南“温晴的这个特点。2.学生再议论,归纳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明确:用作者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北京、伦敦),与济南比照,从而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使人们的确感到它是“宝地。作者不仅细致察看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告诉读者,以此来感染读者,使读者有如临其境的感受。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办法,把冬天的济南写得脉脉含情,把作者感情融入了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六、反复朗读课文。朗读前要指导学生怎样读出感情来,如朗读课文时可根据文中描写的景物展开想象,脑海中映现作者描绘的画面。七、指导学生作文。可带着学生外出,实地察看某处的景物特征,仿照课文,写一篇题为?X X的冬天(春天)的短文。更多相关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