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观平课活动记录(梁晓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87761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下观平课活动记录(梁晓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线下观平课活动记录(梁晓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线下观平课活动记录(梁晓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下观平课活动记录(梁晓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线下观评课活动记录模板省广东省区域、学校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宏基小学学科语文活动名称诗歌研讨时间2014年2月20日星期四主题、问题绝句 古诗(第一课时)形式课例研讨主持人罗汉雄参与人员宏基小学全体语文老师活动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诗2、填句3、揭题,谈谈诗人杜甫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读2、同桌互读3、指名读,4、齐读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范读并思考2、看图思考3、师生共同质疑4、看图读文,想象大自然美好景象。四、活动激趣,记诵诗句。1、读对应词语2、师说生读3、读词连诗4、情境背诗5、集体背诵五、识字写字,练习。1、听写2、抄写3、说方法4、范读5、练习。主要结论与建议黄老师

2、本课时教学目标明确,体现课改理念,引导学生读诗,悟诗,层层紧扣目标,不足之处是在识字教学时时间仓促,效果不明显。活动反思与改进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快炙人口的诗词,全诗采用对偶句式,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临窗而望看到的窗外美丽的景色。理解诗意对二年学生来说,不用太深,黄老师让学生结合书中的插图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把描写的景物用“三角号”标出来,这样就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就一目了然了。诗中采用了对偶句式,教学中要渗透给学生。课后练习中也有这样的训练,在课堂上就更应该落实。“两个一行”、“黄鹂白鹭”、“鸣翠柳上青天”。在第三、四句中,“窗门”、“西岭

3、东吴”、“千秋雪万里船”让学生在读中悟出相对词语中的关系。课后的“背一背”中相对的词语,进一步让学生相对词语之间的关系优秀的古诗,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悠远,讲究平仄,讲究格律、押韵、对仗,显示着无限的魅力,是陶冶学生情感,增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好教材。我爱读古诗,也鼓励学生多读古诗,但是一直不知如何去教古诗。尤其是讲公开课时,遇到古诗教学,总是尽量避让,不敢选择古诗。这一次接受教研中心的视导,我勇敢地向自己发起挑战,准备了古诗绝句的教学。绝句是诗圣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杜甫一生历经丧乱,颠沛流离。社会的现状使得杜诗充满了“沉郁顿挫”之感。除了他的“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外,绝句应当算得上是一首表达老杜喜悦心情的千古绝唱了。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去理解诗人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难点定位于“含”字的理解上。课讲完了,效果还算理想。审核意见情况属实学校(区域学科管理员)::宏基小学姓名 :罗汉雄 日期:2014年2月20日星期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